-01
爱和筹码,是两个维度的东西
认知的维度。
你跟对方的感情,可以分成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激情期
无论是生理吸引也好,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的情投意合也好,当你们俩确定关系,激情会在最短时间迸发出最强烈的黏性。
你为了对方,愿意毫无保留付出自己的一切;
对方为了你,也愿意提供最多的“稀缺性”。
你们恨不得为了彼此摘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耗尽钱财和岁月,只想陪着对方一起浪费时间。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大概会维持在18个月以内;
少数人的激情期,会维持在半年以内。
在这个阶段,你们给彼此许下最多的承诺,仿佛“承诺不要钱,免费批发”一般。
毫不怀疑彼此的忠诚度,因为你们恨不得24小时腻歪在对方身边,没有焦虑,没有患得患失,没有对忠诚、不确定性这些客观因素的质疑。
这个阶段,让对方为你做什么傻事,付出大量的成本,你们也是愿意的。
第二阶段:冷静期
该爱的,爱了;
该做的,都做了;
该体验的,也都体验差不多了。
当激情逐渐消耗掉,理智的水平就上升了,这个阶段称之为“情感冷静期”。
那些激情时许下的承诺,现在觉得“有些荒诞”;
那些激情时为对方付出的大量成本,如今也觉得“有些多”;
一切都朝着冷静的,理智的,开始谈判的方向走下去。
谈什么?争什么?
比如:
付出多少,谁为感情投入多少;
回报多少,是否得到了最基本的爱、物质和尊重;
对婚姻的期待如何;
双方的条件,筹码,价值多少,是否匹配。
这一点,将直接决定关系的走向和相处模式。
大多数人在谈婚论嫁这一步都崩了,从“激情,感性”变成“绝对理性”。
为什么?
因为一方想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条条框框,每一个筹码价值都拿到牌桌上,一点点比较;
另一方就混淆不清,一边谈感情,谈感性,一边又回避该博弈的筹码。
到这一步,忠诚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换句话说:
到了这个阶段的情侣,是否忠诚根本不取决于你们在一起多久,不取决于爱不爱对方;
更多取决于各自能拿出来的价值和筹码,两个人能为彼此提供多少。
越是模糊不清,越是想混淆概念,避重就轻,越不利于感情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时候,说清楚了,感情是感情,筹码是筹码,大家开诚布公,反而能让关系更紧密。
-02
打破幻想,拥抱现实
这是所有关系最终的归宿。
有两类感情,很难走到最后。
第一类:特别爱对方
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必须要浓度极高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纯粹的爱情;
每天想的都是情情爱爱,都是你必须爱我,是你眼里只能有我。
这样的感情,短期内会让人很上瘾,沉浸式体验爱的浓度;
可时间久了,必然有一方“脱离出去”。
一个人沉浸绝对爱,绝对浪漫的感情中;
另一个人就回归现实,拥抱现实。
就像《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入戏太深走不出来,段小楼却能很快拥抱现实。
两个人的追求,意志,感情模式,追求爱的浓度完全不一致,必定是割裂的。
越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越痛苦;
无法谈婚论嫁,更无法接纳现实的,真实的,回归到柴米油盐的生活。
第二类:无法为对方提供价值的关系
爱又能怎样呢?
成年人的关系,爱只负责前期,后期只靠现实,靠价值,靠互换。
你爱对方,对方也爱你,这样看上去挺好挺稳定;
可某一天你们发现,无法为对方提供相应的价值,怎么办?
你想吃,想去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对方不喜欢;
你想买,你有更多的购买欲,你有物质的需求,可你的收入有很多部分都用来“救济对方”,你能接受吗?
很难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于是,当价值不均,当付出与回报不均,当两个人对接下来物质、价值的追求不一致,感情就到头了。
你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所有情侣的必经之路;
你不能混淆爱与现实,情感与价值筹码,因为这不冲突。
忠诚是年轻人看待爱的标准,契合,筹码匹配度,才是你应该去考虑的事情。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