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朱迅送别亡母,“母女情结”令人泪目,朱迅却留下了遗憾

宇全谈娱乐 2023-09-21 23:00:16

4月27日,有媒体晒出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送别亡母的照片。

照片中的朱迅手捧母亲的遗像,神情悲痛,在亲友的陪同下,正步入追悼会大厅。

从现场的人数来看,这场追悼会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现场的朱迅难抑悲痛,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恍惚,十分憔悴,身边时刻都有亲朋在安慰照顾她。

随着母亲的去世,两年前朱迅在某节目中大喊“妈,回家吧”的视频,也再次被网友关注。

自父亲去世后,朱迅的母亲赵瑞云就去了加拿大。朱迅多次求母亲回国养老,却一次次遭到拒绝。

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朱迅与母亲天人永隔,未能陪母亲安度晚年,也成了朱迅此生最大的遗憾。

朱迅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大姐朱迅红,二姐朱迅方。

父母原以为,有了两个女孩,第三个怎么都会是儿子了,因此,朱迅还没出生时,她就有了一个名字,朱迅东。

朱迅出生后,父母觉得朱迅东这个名字太男性化了,于是就把最末尾的东去掉,朱迅就有了今天这个名字。

朱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新华社国际部高级记者,母亲赵瑞云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是一所大学的老师。

只不过朱迅从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在国外,只有母亲一人拉扯着她们姐妹三人。

三姐妹在一起,调皮捣蛋的事自然少不了,妈妈生气时,就会举手打她们。

但每当这个时候,姐妹三只要谁说“等爸爸回来......”这句话, 妈妈的手就会放下去,而且这个方法几姐妹几乎百试不爽。

朱迅不知道,爸爸常年不在家,不仅她想爸爸,妈妈也同样想爸爸。

到朱迅上初中时,爸爸朱荣根被派驻到香港新华分社,这一次,妈妈可以随爸爸一起外驻了。

爸爸妈妈去了香港,朱迅首先想到的不是与父母分别的不舍,而是庆幸以后开家长会,不用再挨骂了。

而朱迅初尝爸妈不在身边的痛苦,还是上初三后。

那年暑假,朱迅被选担任央视一档节目的小主持人,一起同去的,还有好几位同学。

正式开场前,朱迅发现其他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到场支持,只有自己是孤零零一个人。

那一刻,她突然好想妈妈,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老师一看,以为她怯场了,急得不知怎么办好。

谁知开场铃一响,朱迅迅速调整了状态,笑容满面地登上了舞台。令一旁的老师目瞪口呆,连称朱迅有出息。

这件事,给朱迅带来的冲击很大,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她经常给父母写信,诉说着自己对他们的思念。

转眼,朱迅就上高三了,此时的她,不仅有主持经验,而且还主演了两部影视剧,完全可以报考电影学院或是传媒学院,将来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做主持人,前途都非常好。

但朱迅却铁了心想去留学,不是去欧美,而是去日本,原因无她,她想离父母近一点。

此时,周迅的父亲已是日本分社社长,母亲也随父亲常年驻日本。

但朱迅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哪怕是驻外人员,朱迅每年的学费, 也是父母无法负担的,更何况还有另外两个女儿在读书也要花费。

朱迅没有听父母的,执意去了日本。

只是她没想到, 6年的留学生涯,却让她时刻怀疑妈妈是否爱她。

初到日本,朱迅就要为自己的学费想办法。

她端过盘子,也扫过厕所,利用一切时间勤工俭学,维持她在日本的学费和开销。

父母在经济上不能给太多的支持,朱迅能够理解,可她不能理解的是,妈妈对她的爱为何如此吝啬。

有一次,朱迅生病住院了,妈妈来看她,还特意给她买了半个西瓜,这让朱迅心里很温暖。

可妈妈仅仅待了半小时,妈妈就提出要走。

妈妈走后,朱迅吃着母亲买来的西瓜,却因身体太疼连吐籽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把籽咽下去。

半夜里, 朱迅疼醒了, 她多么渴望此刻妈妈就在身边,可陪伴她的,却只有泪水。

她不理解,妈妈怎么就不能多陪自己一会,有什么重要的事,能比得过女儿吗?

可这些疑问,朱迅只能一直深埋在心底,而且困扰了她十几年。

1996年,朱迅考上了研究生,同时,也成了日本一家电视台专业主持人,主持一档叫《今晚》的节目。

如果说朱迅从前的主持都是小打小闹,那加盟这档节目,则是朱迅主持生涯的开始。

一档节目从立项到最后制作完成,朱迅都参与其中。

这些经验,为朱迅日后加盟央视打下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不义,朱迅母亲因身体原因,半年内开了三次刀。

作为幼女,朱迅放下手头的工作,请假回国照顾母亲。

为了给母亲解闷,朱迅就给妈妈讲主持后台的一些搞笑事,电视上播出什么节目,朱迅就帮妈妈分析,这档节目大概是怎么做出来的。

母女俩几乎无法不谈,让朱迅感受到了久违的母女情。

有朱迅的悉心陪伴和照顾,母亲赵瑞云很快恢复了健康。

和母亲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朱迅十分开心,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父母都已经退休正在慢慢老去,而她却远在异国,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她是鞭长莫及。

正好2000年底,央视开始招选主持人,得知消息的朱迅急忙报了名,并凭借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被央视录取。

就这样,朱迅放下日本的一切,回到了祖国。

朱迅回来是明智的,因为在2004年,朱迅的父亲又病倒了。

而且病情十分凶险,后来还是朱迅当时的男朋友王志找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医生手术,朱父才转危为安。

试想如果朱迅姐妹仨都在国外,从手术到护理,肯定都会差一截。

遗憾的是,到了2010年,朱父旧病复发,这一次,他未能挺过来。

父亲走后,朱迅担心母亲伤心过度,天天陪在左右,想办法让她开心。

可谁都没想到, 母亲赵瑞芳却决定去加拿大。

朱迅姐姐朱迅红在加拿大,母亲去加拿大,不用说肯定是想去陪女儿。

朱迅劝母亲就在国内养老,加拿大人生地不熟,而且姐姐在那边生活得也不错。

但老太太不听劝,执意登上了开往加拿大的飞机。

朱迅送母亲去机场,目送她走向登机口,可直到母亲的身影消失在登机口,她都没有回头看一下目送她的女儿。

那一刻,朱迅再一次感觉到,她这个三女儿,在母亲心中没有份量。

这成了她心中一个结,一个十几年都解不开的结。

直到母亲走到镜头前,诉说了与朱迅的点点滴滴。

朱迅才发现,母亲也有她的难处和无奈。而且,母亲对她的爱和关怀,并不会比两个姐姐少。

朱母在节目中说,我有三个女儿,朱迅有王志,王志对她特别好,小俩口很恩爱;

二女儿在日本,女婿基本上都什么都听女儿的,生活也十分幸福。

唯有大女儿 ,一个人孤身在加拿大,我放心不下。

因为放心不下,赵瑞云去了加拿大。

而为了不给大女儿增加负担,她选择了住在养老院,只为了离这个她认为最可怜的女儿近一些。

没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女儿,只是儿女多了,有时候一碗水难端平,厚此薄彼就不可避免了。

有儿女会有委屈,有儿女会觉得妈妈最爱的是自己。

对朱迅不能释怀的没在医院陪她那件事,母亲却道出了不得已的原因。

她是趁着工作时间偷偷跑出来看女儿的,作为外派人员,她们有严格的纪律,不能在外面过夜。

因此,她看了一眼女儿,就狠心地离开了。

作为母亲,看到女儿这样痛苦,她又怎么会不心痛。可母亲知道,只要一哭,她就走不了了。

经济的压力和工作的纪律,母亲只有狠心走,留给女儿一个无情的印象。

母亲的这番话, 彻底解开了朱迅心中困扰多年谜团,她开始心疼母亲的不易。

这次节目后,朱迅再回忆往昔的种种,也发现虽然远居异国,但对自己的关注却并不少。

母亲有和朱迅搭档的同事的微信,平时朱迅有什么动态,母亲看到了,都会找同事详细了解;

朱迅要上春晚了,母亲的担心,并不会比朱迅自己少。

和以前的老同事说起这个三女儿时,母亲的骄傲都写在脸上。

只不过,这些事都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冷漠”,被朱迅过滤掉了。

明白了母亲对自己的心意,朱迅也释然了。

但她依然希望母亲能回到自己身边,让她尽一尽做女儿的义务。

在有妈妈参加的节目中,朱迅动情地说:

从小开始,我就特别渴望多一点母爱,但是妈妈有自己的生活,我也尊重她......但妈妈一天天老去,也请理解女儿的惦记,如果在外面玩够了,就早点回到我身边吧。

朱迅说完, 早已泪流满面,朱妈妈看起来很有感动,她紧紧抓住朱迅的手,眼中含满泪水。

但面对女儿的盛情邀请,她却未置可否。

就如朱迅所说,妈妈有自己的生活,而对大女儿,她始终放不下。

她更想在有生之年,能够给孤身一人的大女儿多一些的关爱。所以,朱迅的请求,母亲并未答应。

拒绝回国的赵瑞云,陪着大女儿,也想着二女儿和三女儿。

在加拿大养老院期间,她拿起笔,写了一本自传《云cloud-写给我的三个女儿和她们的孩子》,靠回忆写下了三个女儿 的点点滴滴。

特别是对最小的女儿朱迅,母亲最用心。

母亲写的书,分别给每个女儿留了一本,在送给朱迅的扉页上是这样写的:世上几千年归宿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这句话,是在勉励朱迅,哪怕站在再高的位置,也要想着回报社会,提升自己。

母亲的勉励,对朱迅十分受用,她在节目中情不自禁地就聊起了母亲,聊起 了她送给自己的这句话。

2023年2月,在外旅居了十多年的赵瑞云,终于回到了北京。

女儿朱迅去接机,一见到母亲,母女俩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只是赵瑞云的身体看起来大不如从前,虽然戴着帽子口罩,遮得严严实实,但整个人看起来却瘦小了许多。

看到女儿扑向自己,赵瑞云早早就张开了双臂,母女俩十分亲热,没有一点隔阂。

盼了十多年,终于盼回了母亲,朱迅别提多开心。

只是母亲真的已经老了,她记忆力衰退,耳朵失灵,精力也大不如从前了。

朱迅能做的,就是尽量抽空多陪陪她。

母女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快乐 的,她们一起回忆曾经的时光,三姐妹的囧事。

与母亲在一起,朱迅觉得心安。

只是这样的日子太短了,母亲回来仅两个多月后,就撒手人寰了。

她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这是朱迅母亲一辈子的做人原则,哪怕是自己的女儿。

去加拿大时,大女儿经济不好,她选择住老年公寓;

去日本探望二女儿时,她从不住太久,顶多住一个星期就走;

回国后,她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大多数时候在医院度过,朱迅想接她回家住也不愿意。

站在老太太的角度,她一辈子活得自在,没有给儿孙添麻烦;

但站在朱迅的角度,给父母养老送终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可母亲却不需要她履行这个责任,由此留下了遗憾。

但站在老人的角度,能够随心所欲地度过晚年,这就是儿女们最大的孝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在父母尚在的年月里,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0 阅读:1

宇全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