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一纸公告掀起波澜——全省16个化工园区中,15个通过安全风险等级D级认证(较低风险),唯阜阳颍上化工园区获评C级(一般风险)。这场省级安全大考,揭开了化工产业转型的残酷生存法则。

根据应急管理部《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级(高)、B级(较高)、C级(一般)、D级(较低)四档。此次通过安徽D级认证的15个园区包括:黄山歙县化工园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滁州明光化工园区、淮南潘集化工园区、阜阳临泉化工园区、马鞍山和县化工园区、滁州全椒化工园区、马鞍山当涂化工园区、滁州来安化工园区、宿州萧县化工园区、合肥庐江化工园区、宣城广德化工园区、合肥巢湖化工园区、安庆石化化工园区、合肥肥东化工园区。
唯一获评C级的阜阳颍上化工园区,需按照《导则》要求完善"一园一策"整改方案。D级与C级虽仅一级之差,却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实质性差异:D级园区可正常开展扩产招商,C级园区则面临项目限批压力。

从公开信息梳理晋级园区的共性特征:封闭化管理:合肥庐江化工园区等率先实现周界物理隔离+电子围栏双重防护;监测预警体系:马鞍山当涂化工园区建成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平台;产业链协同:滁州明光化工园区通过企业间原料互供,减少危化品运输量。而困守C级的阜阳颍上化工园区,据业内人士透露,或因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应急救援力量配置不足等硬伤扣分。该园区2024年曾因消防演练响应超时被通报。

获得D级认证的园区正形成资源聚集:合肥肥东化工园区2023年新引进4个十亿级新材料项目;宣城广德化工园区工业用地出让溢价率达35%,高于周边非化工地块。反观C级园区,据《安徽省化工产业规划》要求,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这种政策导向迫使企业用脚投票——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晋级D级后,三个月内吸引3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入驻。
这场安全评级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考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水岭。D级不是终点,而是参与产业高端竞赛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