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元年八月开始至汉二年六月,章邯在关中整整抵抗了汉军十个月,在此期间,他是屡战屡败,先是在陈仓迎击汉军兵败,后又在好畤被汉军打败,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魏王豹、常山王张耳等皆降了刘邦,只有他退保废丘,负隅顽抗,最后城破自杀。
世人多有不解,有前科的他为什么不归降刘邦呢?
章邯并不是一个愚忠之人,虽然他投降项羽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但并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巨鹿之战后,他尚有本部二十万兵马,项羽即便获胜损失也不小,就算赵高有猜忌甚至杀他之心,他也未尝没有力挽狂澜的机会。
且看陈馀是如何劝降的:“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
如果章邯真是忠义之臣,仅后面八字——“分王其地,南面称孤”,就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但他的表现却是“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偷偷的派人与项羽约定投降事宜。结果项羽不许,“约未成”,章邯才又与楚军在漳水南岸对峙、拉锯了半年多,后来章邯又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因粮少,才同意。
由此可见,章邯绝不愚忠。
对故国不忠,何谈对项羽忠诚?更何况项羽还坑杀了二十万秦卒,其中大多数还都是章邯的本部人马,另外项羽事先也没有与他商量,而是独与黥布、蒲将军计。
正是他乖乖听命,不吵不闹,才赢得了项羽的信任,被封为三秦王之一。
项羽此举的用意本就是让他去制衡刘邦,阻其北上,虽然不能说包藏祸心,但绝对有利用之意。
这一点,章邯不会看不出,他会对项羽忠心耿耿吗?
也有人说,他是因为被项羽打怕了,所以不敢背叛。这就有一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了,在史书中项羽力能扛鼎,万人之敌,一人足以横扫千军,但这主要归功于司马迁对他宁死不渡乌江,以及对刘家王朝刻在骨子里的鄙夷,对时人来说,项羽并不是神,否则刘邦就会甘愿老死汉中了。
再说,章邯何人?以一己之力覆灭陈胜吴广,揍得项梁满地找牙的牛人,会因巨鹿一战就被项羽打怕了?更何况巨鹿之战他只是旁观者,并非亲历者(王离之败与他脱不开关系)。
退一步讲,即便他真惧怕项羽,在生死关头,这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人说,他是因为看不上刘邦、韩信,才誓死不降的。这就更扯了,乱世之中,贵族身份算个球,陈胜吴广都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良这样的顶级贵族都知道选刘邦而弃项羽,章邯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再说,人家刘邦还当过泗水亭长,虽然不入流但也算是秦朝故吏,且是“长者”,有扶义之举,宽大之风,而项羽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一开始就致力于反抗暴秦的伟大事业,孰亲孰疏,章邯应该分得清。
至于说他被曾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击败,抹不开面子而不肯降,更非事实。因为定三秦的并非韩信,而是另有其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事在史书中并未记载,更没有说是韩信出的主意,其最早的出处是元朝的戏曲,汉朝发生的事居然是元人来编,怎么看都有些不合理。
即便真有,更大可能也是张良的计策,毕竟刘邦入汉中火烧栈道就是他出的主意。
再说,暗度陈仓的作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当时从汉中入关有四条道通,除了陈仓道,还有子午道、傥骆道和褒斜道,修一条还有三条。无论章邯重兵把守哪条道,刘邦都可以打另两条兵力薄弱的道,主动权和选择权都在进攻方手里。
如果章邯兵力平均分散把守,那么哪一条都挡不住汉军的进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攻守难易分配兵力,易守的,兵力配置少些,难守的配置多些,再留一支机动部队,哪里吃紧就支援哪里。
而章邯也确实做好了最佳的兵力配置。特别是雍兵塞陈,章邯在陈仓道的兵力配置足够多,借助地利优势,让刘邦差点放弃。要不是赵衍指了他道绕出,这仗还是没得打。
但即便从他道绕出后攻陈仓,仍然打的异常艰难,刘邦战死了两个功侯。
所以无论是传檄而定,还是突袭陈仓,所谓的韩信奇策都没起到作用。能起到作用的实际还是兵力数,和士气。
汉官方功侯表认定的定三秦主要功臣,并没有韩信,也没有曹参,要知道当时的韩信还没有被打落尘埃。此表可信。
定三秦的功臣其实是肃侯靳歙、景侯傅宽、令武侯吕泽、景侯郦商、武侯周勃、懿侯灌婴,以及樊哙。
功臣多了自然功归主上(刘邦还亲身参战),北上之前的韩信作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能不能压服汉军的这群悍将都两说,所以,时人眼中定三秦的就是刘邦。
章邯败于韩信抹不开面子,说不通。
实际上,从章邯被封于关中,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章邯身为秦人,身为被秦人寄予厚望最后的名将,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降贼,更不能“坐视”二十万秦卒被杀,他原来立的功劳有多大,他就有多么为秦人所憎恨,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章邯能力不弱,但为何会被刘邦轻易击败?不是因为“暗度陈仓”,是败于兵力跟士气。
刘邦十万军队,去巴蜀的实际只有三万,剩余七万,有的各有归属,如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都归魏了,张良送到半路就跟韩王成回故国了,王陵回南阳了,柴将军陈武,游击将军陈豨,梅涓也走了,吕释之回丰沛了……
刘邦十万军队,三万入汉,关中仰慕追随者一万,再加上项羽给的一万运粮卒,满打满算也就五六万人。
即便后来刘邦在巴蜀又搞来三万新卒,估计也就八九万人,至多十万之数。
章邯虽然仅有三万军,但要么是百战秦卒,要么是项羽留下的善战楚军,在防守的态势下却被名不经传的郦商、樊哙两战打了个稀里哗啦,原因就在于他在关中失去了秦人之心。除了他从巨鹿带回来的少量嫡系,再未补充过任何兵马,即便他强行招兵,招来的也是骑墙观望,甚至欲杀之而后快的赳赳老秦人。
刘邦虽然先入关中,但在萧何、张良的建议下,并没有对秦皇室清算,而项羽不但杀了子婴,还一把火烧了咸阳。关中之人心向背可想而知。
对此,章邯应该也是明白的。他与项羽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能独存。
即便他选择投降,刘邦为了安定关中人心,也会杀他祭旗。更何况,他降而复反,更会被世人认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司马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不过他比章邯多反复了一次。
刘邦兵出汉中,司马欣不学章邯以死抗争,而是和董翳降汉,其后项羽势大,他又投奔项羽,如果说巨鹿降楚还有章邯在前面顶着,恶名不显的话,这两次反叛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了。所以,项羽汜水兵败后,他也自杀。
但即便如此,刘邦也对司马欣表示出了异常的痛恨——“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在栎阳二次杀了他。
已死之人还悬头于故里,楚汉相争时对待诸侯这种事,刘邦只干过这一次,可见他对反复无常之人的憎恨。当年对待放他一马的丁公亦是如此。
章邯虽然没有前后眼,但也自知刘邦绝不会轻饶了他,与其投降受凌辱而死,还不如自杀来留个好名声,也为他巨鹿降楚做个好注解。
这才是他誓死不降的根本原因,其他都是胡扯,如果能留得性命,有几人会不想呢?
愚忠之货
阅
章邯带兵投降项羽,结果项羽屠了降卒,最后又把章邯等人封到三秦,等于把章邯放到火上烤。对于哪些被项羽屠杀的降卒家人和关中百姓来说,章邯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叛徒,而刘邦为了得关中人心,必然不能轻饶章邯。而从章邯本人的心理来说,在关中被乡邻指责也不好受,败了之后求死一了百了(这也是项羽封的三秦王抵抗刘邦时并不强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