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囚犯高智商越狱!靠勺子和雨衣逃出恶魔岛,给FBI上了一课!

安景阳阿 2025-03-21 15:59:32

阿卡特兹岛,这个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型岩岛,在1934年到1963年期间,作为臭名昭著的美国联邦监狱而为人所知。

该岛因主要用于羁押重刑罪犯,因此被普遍称为恶徒岛。

阿尔·卡彭,这位美国著名的黑帮领袖,与被誉为“中国火箭事业奠基者”的钱学森,都曾在同一处监狱留下过他们的足迹。阿尔·卡彭因其黑帮活动而身陷囹圄,而钱学森则因某些原因被暂时羁押于此。尽管两人的背景和遭遇大相径庭,但他们却在这所监狱里有了共同的经历。这段牢狱时光,对于这两位在不同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来说,或许只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这段经历无疑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并影响了他们后来的人生轨迹。

虽然这座小岛与热闹的旧金山隔海相望,但它的环境却显得格外冷清与严峻。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这座监狱的内部,揭开它的秘密。

监狱结构分为三层楼,每层设有两列囚室,它们被一条窄长的走廊分隔开来。

每位新来的囚犯都必须经历一项特定的流程:他们需要脱下所有衣物,在通道中以裸体状态穿行。

这一场景仿佛是按部就班的“例行事件”,总是激起相邻牢舍内老囚犯们的粗暴叫嚣与喧哗。

该监狱设有336间囚室,每间尺寸统一,宽度为5英尺,长度为9英尺,高度达到7英尺。室内设施简陋,仅配备一张床铺、一个独立的盥洗盆以及一个开放式坐便器。囚室内环境湿冷,囚犯们在此只能与蟑螂和老鼠为伴。

与此同时,监狱的管理规定相当严苛。1937年,当时的监狱最高负责人詹姆斯・约翰逊制定了一条规则:囚犯只有在吃饭和休闲活动时才允许交谈,其余时段则必须保持沉默。

尽管防范措施十分严密,每天都有囚犯尝试逃离监狱。

不过,逃离监狱绝非易事。小岛的每个位置都被狱卒严密监视,即便能避开他们的目光,还得应对周围寒冷刺骨的海水。小岛周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流速之快足以在瞬间吞没最健壮的泳者。更为可怕的是,这里是大白鲨频繁出没的区域,就算侥幸逃出,也可能成为鲨鱼的猎物。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依然心存顾虑,为此花费大量资金来构建防逃脱系统,并采取一系列严密的监管手段。比如,他们设立了监视塔,配备了高压电网,还增加了每日的点名频次至十几次之多,并且在夜间安排了不间断的巡查工作。

因此,采取了极为严密的安保措施,恶魔岛宣称其历史上从无罪犯能成功逃脱。恶魔岛的防御体系异常坚固,确保了没有任何一名囚犯能够突破重围,实现越狱。这里的看守严密监控,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牢牢把控,使得越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正是这样的严格防守,让恶魔岛得以自豪地宣称,从未有罪犯能够成功从这里逃离。

根据恶魔岛官方发布的信息,该岛历史上共记录了14次越狱企图,涉及36名囚犯。在这些事件中,23名囚犯被重新捕获,6名囚犯在越狱过程中被杀,2名囚犯溺水身亡,另有5名囚犯至今下落不明,官方推测他们很可能已葬身大海。然而,这座岛屿曾被视为无法逃脱的“传奇”之地,最终还是迎来了被打破的一天。

2013年,旧金山警察局收到了一封意外来信,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该信件声称作者乃恶魔岛逃脱的一名囚犯,关联到1962年一起美国政府未曾官方认定的越狱事件。

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让我们回到1962年,再次审视弗兰克・莫里斯的逃脱计划。当时的情况究竟如何?弗兰克・莫里斯精心策划了一场越狱行动。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事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2年,是这一切发生的年份,弗兰克・莫里斯的越狱计划开始浮出水面。

弗兰克・莫里斯才智出众,在监狱进行的智力评估中取得了133的高分。对于狱方管理人员来说,这类高智商的囚犯无疑构成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考虑到该测试能够揭示犯罪心理特征。五十年代末,他因银行抢劫罪被判处十年监禁,且在服刑期间曾尝试并成功越狱。

1960年,他再度遭到拘捕,随后被转移至恶魔岛进行羁押。

那时,警方曾讥讽弗兰克・莫里斯已陷入绝境,无路可走。但不出一年时间,莫里斯再次下定决心,要挑战恶魔岛的严密看守,企图从这个看似无法逃脱的地方溜走。

弗兰克・莫里斯认识到单独行动力量有限,因此他决定寻求帮手。他找到了约翰・安格林、克拉伦斯・安格林以及艾伦・韦斯特三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他们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认为与其在牢狱中度过余生,不如勇敢地尝试逃脱。

四人经过细致策划,制定了详细的逃脱方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千方百计地拓宽牢房的通风口。

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从食堂悄悄取来勺子,还四处搜集铁钉与锯条。他们将指甲剪、硬币等金属小物都派上了用场,甚至大胆地将偷来的吸尘器马达拆解开来,以此为基础,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电钻。

他们计划利用这些器具在水泥墙壁上开凿孔洞。

为了躲避狱警的察觉,他们利用每天的音乐时段,借由莫里斯弹奏风琴的音量来遮盖挖洞的声响,同时制作与墙壁颜色一致的纸板来遮挡洞口,以此瞒过了狱卒。然而,监狱的墙壁异常坚固,光是扩大通风口这一步骤,就耗费了他们整整一年的精力。

他们明白,逃出牢房仅仅是越狱行动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外面汹涌的急流以及潜在的危险——大白鲨的威胁。

于是,在成功挖掘出地道后,他们着手进行逃离恶魔岛的筹划工作。

他们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工作场所,它位于牢房顶部平台的隐蔽角落,鲜有人迹。在深夜万籁俱寂之时,他们悄悄通过一个小口进入这里,着手制作各类逃亡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包括一个由五十余件雨衣粘合而成的充气浮艇、用胶板削制的船桨、由废旧胶皮手套拼接的救生浮环、一个由旧手风琴改造的鼓风装置,以及最为核心的物件——一个仿真人头。

夜间,监狱管理人员会进行牢房巡查,一旦发现某个区域无人值守,他们会迅速采取措施加强警戒。

为了欺骗监狱看守,弗兰克·莫里斯策划了一个制作假头的方案。他们四人搜集了混凝土粉末、从浴室偷来的肥皂、牙膏等物品,甚至通过用粘胶的鞋底在理发店粘取头发。他们精心制作了与自己头部相似的假头,再将其放置在被子下,从外部观察时,仿佛真的有人在床上睡觉。

1962年6月11日夜晚,四人已完成所有预备工作,把一个仿制的头部放置在床上并用被子遮掩,随后着手开始挖洞。

然而,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韦斯特之前挖洞时用力过度,导致通风口周边的墙体变得不稳固。为防止被察觉,他采取了应对措施,用混凝土来加固墙体。然而,混凝土凝固的速度超乎预期,当四人计划通过挖好的洞逃离时,韦斯特发现洞口尺寸已无法让自己通过。

其余三人别无选择,决定留下他,向监狱外部撤离。他们敏捷地翻越那道12英尺高的铁丝网,铁丝网上布满了尖刺,随后抵达了岛上发电厂旁的海岸区域,那里是巡逻队较少出没的地方。

他们在昏暗中安置好充气艇,利用便携式气泵为其充气,紧接着拿起桨开始划行,逐渐融入了深沉的夜色里。

次日清晨进行户外活动时,狱方人员察觉到异样,掀开被褥发现假人头掉落。随即,监狱启动了全面的追捕行动,动员了狱警、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及警卫队的所有成员。

在韦斯特被确认为共犯并透露越狱手段后,警方依旧未能追踪到其他三名涉案人员的行踪。

自此之后,那三名失踪者始终未能被缉拿归队。

这封间隔了半个多世纪,即51年的书信,似乎在质疑官方的决策能力。

一名自称约翰·安格林的逃亡者在信中透露,原本的三人小组中,仅他一人尚存人世,然而他罹患癌症,生命已近终点。

警方对信件实施了指纹识别、DNA鉴定及字迹比对等检验措施,但由于时间跨度极大,所得结果无法与过去的记录相吻合。

多年来,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案,频繁有目击者声称曾目睹三名嫌疑人逃逸。

据一位自称是弗兰克·莫里斯昔日同窗的人士所述,1967年间,他在马里兰州与莫里斯重逢。那时的莫里斯蓄有浓密的胡须,并已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安格兄弟的母亲每逢母亲节,总会收到不知何人送来的鲜花。到了1973年,母亲离世的那天,葬礼上来了两位高个子女性,她们妆容浓重,相貌独特;父亲后来去世时,殡仪馆里出现了两个陌生的大胡子男子,他们在棺材前悲痛地哭泣,随后默默离开。

1989年期间,有人在佛罗里达州目击到了这三位的身影。

针对多年来接连不断的举报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政府部门现已将该问题视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未证实理论。

虽然监狱管理部门持续声称三名囚犯并未越狱成功,但公众普遍猜疑他们可能已顺利脱逃。

三人逃逸的次日,警方于恶魔岛对岸的旧金山茅海湾区域,寻获了一艘被遗弃的救生艇及单支船桨。同天,当地一处海滩报告了一辆蓝色雪佛兰轿车的失窃事件。

随后,有位自称是安格林家庭旧识的人士,分享了一张摄于1975年的两兄弟合影,画面中的人物已显现岁月的痕迹。

一名面部识别专家对图片进行审查后,认为图中人物大概率是安格林两兄弟。

2006年,《真相探索》节目聚焦于这一知名难题,他们采用了相同材料的橡胶防水服,制作成一个充气艇。在夜晚时分,从恶魔岛出发,利用海流的力量,向着金门大桥的方向航行。

在行进途中,皮筏遭遇危机,几近倾覆,要求冒险者不断充气并排除积水。不过,他们最终在靠近金门大桥的地方安全抵达岸边。这一情况表明,这三人有很大可能性实现了越狱计划。

现今,恶魔岛上的监狱建筑已被拆除,不复存在。

1963年,由于资金短缺、设施陈旧且缺乏维护,该监狱被迫关闭。经过一段时间的闲置,这里随后被转变为一个旅游场所,对外开放供游客探访。在改造过程中,当年三名囚犯越狱的地点被保留了下来,供人参观。

据悉,支付30美元后,游客可在中文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此地。尽管现已无囚犯羁押,但那陈旧的灰色墙壁和牢室仍旧让人感到一丝恐惧。

1979年,一起非官方的越狱事件被搬上大银幕,电影名为《逃出恶魔岛》,由硬汉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担纲主演,该片随后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