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恰似棋局,我们时常与不同对手在多样情境中展开博弈。尽管具体状况千差万别,但其中贯穿始终的谋略之道却有着共通之处。深入领悟这些从棋局中总结出的谋略,能助力我们在职场与商场中少走诸多弯路。

一、争先,确保占据主动权
“一招先,吃遍天。” 先手优势看似细微,在高手眼中却可被无限放大,进而掌控整场博弈的主动权。那么,如何实现 “争先” 呢?
1.先定计
比对手更早进入竞争状态,率先开动脑筋思考取胜思路与策略。在科技行业,苹果公司在智能手机研发初期,便前瞻性地洞察到用户对于便捷、多功能移动设备的潜在需求,提前布局研发,从用户体验、硬件配置到软件生态等多方面精心设计,为后续 iPhone 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2.先出招
先于对手将计策付诸实践,既能保证自身策略的完整性与可行性,还可能打乱对手思路。例如,电商平台 “618”“双 11” 等促销活动,部分平台会提前公布活动规则、优惠政策并开启预售,吸引消费者关注与下单。先出招不仅能提前锁定客源,还能依据前期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策略,让竞争对手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
3.先卡位
率先占据关键位置,迫使对手不得不 “绕路”,采取相对劣势的策略。在商业选址中,知名连锁品牌往往会优先选择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段开设店铺。这些关键位置能为品牌带来更高的曝光度与客流量,后续进入的竞争对手若想在该区域立足,要么付出更高成本,要么选择相对偏远的位置,经营难度大增。
二、集势,定向积累资源以形成优势
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商业成功与职场晋升大多是长期积累的成果。然而,同样工作多年,为何有人成绩卓著,有人却业绩平平?关键在于积累环节存在差异。
1.积累的方向要正确
个人积累方向应与自身优势和特点相契合。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者若从事销售工作,可能会因不适应工作特性而难以取得理想业绩。相反,若从事数据处理、文案策划等更依赖个人能力而非社交沟通的工作,便更有可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积累。

2.积累切勿三心二意
频繁更换赛道或行业,会导致积累中断,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许多职场人在一个行业稍有不顺,便匆忙转行,结果在每个行业都只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积累专业知识、人脉资源与行业经验,最终难以在任何领域崭露头角。
3.积累需要在一个可靠的平台或相对稳定的环境
频繁迁徙或跳槽,会致使诸多无形资源流失或失效。在稳定的企业环境中,员工能够深入了解企业业务流程、文化氛围,与同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与人脉资源。而频繁跳槽则使这些资源难以沉淀,影响个人职业发展。

三、查漏,注意经常检查自己的策略漏洞
李世民曾言:“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 很多时候,多年精心谋划可能因一个微小疏漏而前功尽弃。汉武帝早年的 “马邑之谋” 便是典型案例。汉武帝动用数十万人马,并有贩马人作为内线诱导,本期望将匈奴一举歼灭,却因一个小疏漏导致计划败露,无功而返。与之相反,赵国名将李牧则心思缜密,同样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却成功击败匈奴,使其十年不敢进犯。

在职场与商场中,定期检查策略漏洞至关重要。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复盘,审视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执行步骤是否顺畅、风险预案是否完善等。例如,企业推出新产品时,需密切关注市场反馈,及时发现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迅速调整优化,避免因漏洞影响产品推广与企业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是职场,还是商场,都如同棋局,争先可抢占先机,集势能厚积薄发,查漏可防微杜渐。深刻领悟并灵活运用这些从棋局中总结出的谋略之道,我们便能在人生的博弈中更加从容,少走弯路,尽早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