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生练习手术时的稳定性,用腹腔镜写《兰亭序》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3-29 10:40:43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芮 王艾冰)手术室内,腹腔镜器械游走于纤细的血管间;休息室内,同样的器械却在宣纸上勾勒着《兰亭序》的飘逸笔锋。这种看似跨界的组合,正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方勇旺为提升双手稳定性所创新的“手部瑜伽”。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方勇旺用腹腔镜写《兰亭序》

“医生做手术,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书写的过程中训练手术技能,随着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作为医生仍需回归对‘手’的敬畏与雕琢。”3月27日,方勇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坚守妇产科临床一线20余年的他,主要经手的妇科腔镜手术涉及血管处理、输卵管修复、卵巢缝合等精密操作。“就像卵巢缝合,力量太大可能撕裂组织,太轻又会导致渗血不愈,这与书法运笔的刚柔相济可以说异曲同工。”

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包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病症的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它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但要求医生具备“隔瓶绣花”般的空间感知力。“就像用两米长的筷子穿针引线,手抖1毫米,体内偏移可能就是1厘米。”方勇旺解释,在腹腔镜手术中,稳定性直接关乎术中出血量和组织损伤。

拥有六年书法基础的方勇旺,每周都会抽时间,用腹腔镜器械练习书法3次,每次2小时,书写范围仅指甲盖大小,复杂笔画需反向运笔10—20次。经过半年的不停练习,方勇旺表示,由他主刀的手术平均出血量明显下降,其中32岁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周女士术后6小时即能下床,“肚脐褶皱里的疤痕几乎看不见,现在穿比基尼都毫无压力。”不少同行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尝试通过书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修养。

2月16日,方勇旺为患者进行腔镜手术。潮新闻 图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兰亭序》时,喜好书法的方勇旺说:“《兰亭序》的21个‘之’字各有风骨,就像人体千变万化的解剖结构,既需把握整体气韵,又要雕琢每个细节;与此同时,把中国书法艺术结合到医学手术中去,也是医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1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