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由于当时信息不发达,加上南方有一些省市才刚刚解放,普通民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百姓,未能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湖南衡东三樟乡的老农彭友胜,也是在好几天后才得知共产党已建立了新中国,国家领袖是毛泽东主席。
彭友胜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照片,因当时印刷的技术以及纸张的质量比较一般,毛主席的照片有些模糊,他在仔细看后惊讶地说:这不是毛润芝吗?当年我就觉得他会有大出息,没有想到竟然成为了国家领袖。
彭友胜与毛主席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他是毛主席早年当兵时的副班长。彭友胜非常地激动和开心,只要遇到认识的人,都会说自己曾与毛主席共事过,还是毛主席的长官(副班长),无比地光荣。
一些老友知道彭友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兵,但对于他曾与毛主席共事过的经历表示怀疑:“既然你和毛主席那么熟,他怎么没有给你安排工作,或者接到北京……”
因为这些都是已过去几十年的往事,空口无凭,彭友胜解释不清,于是决定给毛主席写一封信。
1951年3月的一天,正在中南海伏案工作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从湖南寄来的信。
毛主席拆开信后,看了一下署名:彭友胜。这个名字,毛主席觉得很熟悉,在略加思索后,笑着说:原来是他呀。
彭友胜在信中表达了对毛主席的问候,同时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毛主席能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看完信后,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提笔就给彭友胜回信:
友胜先生: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此复,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三月三十一日
彭友胜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高兴地对大家说:“看,毛主席给我信了,我没有骗你们吧,他还记得我……”
那么,彭友胜为何会与毛主席有这层特殊的关系呢?
彭友胜是湖南衡东三樟乡人,生于1884年,这里的风景虽然很好,但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很容易干旱也很容易发生涝灾,经常不能得到较好的收成。
与此同时,彭友胜出生的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在列强的大炮之下,屡次割地赔银,朝廷没有这么多的钱,只能加大百姓的税赋,这让底层的百姓雪上加霜,彭友胜也是这个群体之一,好在这里临着湘江,平时可以去江里捕捕鱼虾,填饱肚子。
彭友胜15岁时,认为一直在家里种这点田,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无法改善家里的条件,于是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告别家人,到外面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在清政府摇摇欲坠的大背景下,什么都不好做,彭友胜也只能给人打打零头,赚不了什么大钱。
1907年,在长沙城内游荡的彭友胜见官府在招兵,想到自己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如果当上兵至少可以吃饱饭,还能领一些军饷,比自己在外面打零工强。
招兵的人见彭友胜是一个老实人,且体格看着也不错,就将其录取了。在当兵之后,彭友胜省吃俭用,将发的军饷都寄回了家,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时间回到1911年,此时的中国风起云涌,在黄花岗起义后不久,又在武汉爆发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武昌起义。
在武昌起义之前,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廷调集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这让湖北的革命党人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趁兵力空虚之机,发动起义。
10月10日晚,第八营二排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随后各部相继起事,终在天亮时占领了武昌。紧接着,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也纷纷开始行动,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革命党人取得如此之大的战果,引起朝野的恐慌,清政府的实际掌权人载沣紧急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并调集大军镇压起义军。
当时毛泽东正在湘乡求学,由于消息闭塞,在起义的几天后,他才得到了这个消息,毛泽东很兴奋,深知清政府马上就要完了。
一天,学校来了一个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军人,他慷慨陈词,痛斥了清政府的无能,同时又向师生详细介绍了起义的过程。这个演讲,让毛泽东更深一步认识了“革命”的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到武昌去参加起义军,一起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一时无法前往武昌,只能作罢。
与此同时,为得到支援,湖北的革命党人紧急来到长沙,要求湖南尽快做出响应。焦达峰、陈作新等人在商量后,决定在10月22日,率所掌握的新军攻占长沙城。
根据起义方案,湖南新军的起义部队分南、北两路同时对长沙展开进攻,彭友胜所在的部队负责北路。
彭友胜从小饱受艰辛,对清政府早已失望至极,一听要推翻清政府,他举双手赞同。在战斗打响后,彭友胜身先士卒,战至22日下午,基本占领了长沙。随着长沙的成功起义,湖南的各州县纷纷响应,脱离了清政府。
长沙起义后,毛泽东认为参加武昌起义军不成,到长沙参加湖南的起义军也可以,便来到长沙报名参加。
“长官,我想参加革命军”毛泽东对征兵的长官说道。
“你想参军,但必须有可靠的人担保,这是上面的规定,你的担保人是谁?”长官回答。
“我是一个学生,同学们都去参加学生军了,长官您就通融一下,让我参加吧”毛泽东恳求的说道。
“没有人担保,不能参军,这是上面的规定,谁也不能违反”长官强硬地说。
这时在军营内休息的朱其升听到外面有人在争吵,便走出来一看究竟,在了解情况后,原来是这个学生想到参军,但没人担保。
“兄弟,发生什么事了呀?”朱其升问道毛泽东。
见这个军人的态度比较好,毛泽东对他说道:“我是一个学生,想要参军,但是他说要有担保人,我的同学都去参加学生军了,去哪里找担保人呢?”
朱其升虽然识字不多,但交谈中,就能感觉到毛泽东谈吐不凡,将来定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于是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朱其升将毛泽东带入了军营,找到了我们前文提到的彭友胜,他当时担任副目(副班长)
“这个兄弟想要当兵,但没有人担保,我们为他担保可以吗?”朱其升问彭友胜。
毛泽东身材魁梧,下巴还长着一颗痣,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大家,彭友胜虽识字不多,但总觉得眼前这个人的气质很不一般。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彭友胜问毛泽东。
“报告长官,我叫毛润芝,湘潭韶山冲人....”毛泽东做了自我介绍。
站在一旁的朱其升也对彭友胜说:“这个兄弟是一个文化人,我们现在就缺这种人才,你能不能跟长官说一下,就把他安排到我们班。”
有了彭友胜、朱其升的介绍,毛泽东以“毛润芝”的名字参加了革命军。
军营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训练——睡觉,有时候还会无故受到长官的责骂,两点一线,日复一日,但是为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毛泽东咬牙坚持了下来。
彭友胜起初以为毛泽东也是来混口饭吃的,因为当时很多人就是抱着养家糊口的心态来当兵,就连他自己也是如此。
但与毛泽东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在训练之余经常会看书看报,不仅如此,还将每月的7块银元的军饷拿出5块用来购买报纸以及各类书籍,且博古通今,经常给战友们讲革命的形势,彭友胜越来越觉得眼前毛润之非等闲之辈。
因为彭友胜在攻打长沙时立下了大功,本来有机会晋升几级,但由于农民出身,比较不会拍长官的马屁,所以才原地不动;但即便如此,“功臣”彭友胜平时还是有点飘飘然,唯独对毛泽东是例外。
每次有什么事情,都会先问问毛泽东的看法,而毛泽东也尽自己所能,发表看法。
由于班里的人都是没文化的大老粗,如果有人要写信或者读信,都要来请毛泽东代笔或者代读,一来二去,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起初认为孙中山会和袁世凯大战一场;但由于袁世凯和孙中山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让清帝溥仪退位,就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他。
袁世凯手握大权,而清廷已日落西山,轻而易举的就逼迫溥仪退位,以最小的代价,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因为当时毛泽东还年轻,对“革命”的理解并不深,加上当时的目的就是要参与推翻清政府,如今清朝已灭亡,他认为革命已结束,决定回去继续读书。
一天晚上,毛泽东把彭友胜叫到一边:“大哥,现在革命已经结束了,我想退役,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彭友胜知道毛泽东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不可能当一辈子只为混口饭吃的大头兵:“润芝,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你和我不同,我只是一个大老粗,你有知识有文化,前途无量。”
“我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这段时间里,你们都非常地照顾我,我从心底感谢大伙儿....”毛泽东说道。
彭友胜提议全班的战友凑钱到饭店置办了一桌酒菜为毛泽东送行,在临走之前,彭友胜还塞了两块大洋给毛泽东做盘缠。
吃完饭后,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彭友胜、朱其升送了他很长一段路。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都别送了,我们后会有期......”毛泽东不舍的说道。
而彭友胜,则继续当兵,跟着部队南征北战。
毛泽东在离开军营后,就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虽然只当了短短半年的兵,但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1917年冬,北洋军阀的傅良佐在与广西的谭浩明作战时,被打得丢盔弃甲,准备从长沙逃回湖北;当时有一些北洋军的溃兵进入了长沙,抢劫百姓的钱财,因长沙没有部队,一时间十分的紧张。
毛泽东知道这些溃逃的败军根本没有太大的战斗力,而且也不知道长沙城内没有驻军,他组织学生军做好准备,准备应对随时出现的状况,同时来到了警察局,要求派了一些警察携带武器配合行动。
随后,毛泽东带着一百多个手持木枪的学生军和警察一起,偷偷摸到城外溃军的营地,占领了周围的山头。在做好准备之后,毛泽东让警察鸣枪,同时让学生军在山头放鞭炮。
山下的溃军听到周围“枪声”大作,以为是被包围了,一时乱了阵脚。
毛泽东让学生军大喊:“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快缴枪投降....”
这群溃军本身的士气已降到最低点,见被“包围了”,在与毛泽东进行谈判后,放下了武器。
毛泽东不费吹灰之力,智退北洋军,缴获了三千多支各式的枪支,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天分。
在五四运动后,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从此投身革命。
1924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很多党员都来到广州国民政府任职,毛泽东也根据组织的安排,担任宣传部的代理部长。
就在这时,彭友胜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来到广州附近驻扎,彭友胜也当上了排长。
偶然的一天,彭友胜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毛君润芝来穗讲学。
这是不是当年班里的那个毛润芝?彭友胜心中发出了疑问。
他决定到农运讲习所看看;在进门之后,发现果然是当年的毛润芝,两人激动地握住了手。
十几年未见,两人的变化很大;当时毛泽东担任着广州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长,是中央的高官,而彭友胜只是一个小排长。
两人坐下来,交流了这十几年的经历,毛泽东向他耐心地宣传革命道理,彭友胜非常赞同毛泽东的主张:“润芝,你的学问真的很大,从心底里佩服你”
“现在我身边正需要人,不然你就别走了,我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我去跟你的上级说”毛泽东说道。
彭友胜也想留下来,但考虑到自己识字不多,而毛泽东又是一个文化人,怕帮倒忙,说道:“润芝,你是知道我的,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只知道打打杀杀,你们都是文化人,我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忙....”
毛泽东知道这是彭友胜的真心话,便不强人所难,两人继续交谈,直到深夜,彭友胜才离开。
告别了毛泽东,彭友胜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不久后,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北伐军,彭友胜从广州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也因功升任副连长。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据了东三省,但蒋介石却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围剿红军上,这一切都让彭友胜大失所望,遂离开军营,回到了老家。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彭友胜得到这个消息后,自豪地对乡亲们说,毛主席曾经在我的手下当过兵。同时也感叹,当年在广州如果采纳毛主席的建议,留在他身边工作,现在恐怕也是在首都北京工作。
1951年的春天,彭友胜和家里人商量,等秋收过后,要背一袋自己种的大米到北京见毛主席。但他也在担忧,自广州一别已有25年,毛主席可能将他忘记了,于是委托村里的先生代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由于迟迟收不到毛主席的回信,彭友胜六神无主。“你也真的是,毛主席现在那么忙,你以为是当年在军营的时候吗,哪里有空搭理你....”妻子说道。
妻子的话,虽然像是泼了冷水,但仔细想想也有几分道理。
这年清明节刚过,乡里的邮递员给彭友胜送来了一封信,彭友胜大喜,真的是毛主席的回信。
在收到信后,彭友胜根据毛主席的建议,拿着信来到湖南省政府的驻地长沙,找到了省政府副主席程星龄。
见是毛主席的客人,程星龄亲自接待了彭友胜,并根据他的请求,给省委统战部写了一封信,说明彭友胜1911年曾与毛主席共过事,是一位革命老人,但因没有文化,年龄也偏大,已不宜安排具体工作,请按照一般工作人员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在毛主席的建议,程星龄的亲自安排下,彭友胜虽然回家继续务农,但却享受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每月都有30元的生活费。
值得一提的是,彭友胜得知毛主席有喝茶的喜好,每一年都将自己亲手做的茶叶送到北京给毛主席喝,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1969年,已85岁高龄的彭友胜卧病在床,无法给毛主席做茶了,这年11月的一天,彭友胜因病在家中去世。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往期文章:
叶挺飞机失事,周恩来坚信背后是阴谋,50年后主谋坦诚:是我干的
1956年,毛主席亲自下令:严查杀害古柏同志的凶手,他是谁?
山东农民牛宝正,解放后被接到北京,直接被提拔为国家干部,为何
参考文献:
《列兵毛泽东与副目彭友胜》 湖南档案 2002-05-25
《毛泽东与他的新军战友彭友胜》 湘潮 2008-10-05
《毛泽东与铁匠朱其升的交往》 湖北文史资料 1994-06-15
《湖南:湘军支援武昌力战清军》 文史参考 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