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亲自下令:严查杀害古柏同志的凶手,他是谁?

老点的包子 2024-12-14 00:10:44

1956年,公安部收到了中央办公厅传来的一份由毛主席亲自签署的命令:迅速查清古柏同志牺牲的经过,并严惩凶手。

由于是毛主席亲自签发的文件,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高度重视,因为毛主席很久没有亲自签发过这种命令了。

在查阅档案后,罗瑞卿这才发现毛主席命令中的“古柏同志”身份不简单,他竟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秘书,也是毛主席最信任的秘书之一,只不过在1935年离奇遇害,凶手至今没有落网,如今毛主席亲自下令彻查这件20多年前的旧案,足可见毛主席的重视。

古柏1906年生于寻乌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就对地主恶霸充满憎恨,深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古柏被父母寄养在外公梅洪馨的家中。古柏从小不仅乖巧,而且还很聪明,外公也很喜欢这个小外孙,在他长大后,就将其送到县城的一所新式学堂读书。

14岁时,古柏又在外祖父的帮助下,到梅县的广益中学就读,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古柏在这里大大增长了见识,受五四运动文化的影响,古柏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以及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五卅运动爆发后,全国各地的爱国学生纷纷响应,古柏也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一些共产党人,并在他们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踏上革命之路,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运动的领导人物。

在放暑假时,古柏回乡到基层农村宣传革命思想,当地一位颇有文化的老者见他如此“卖力”便劝说:“孩子,自古以来,每一个政党在刚建立的时候,都要牺牲不少人,这样才能实现所谓的主义,难道你真的想成为共产党的铺路石吗?”

古柏能理解这位老者说的话,但他坚定地说:“我愿意,如果没有人来铺路,怎么会有后面的康庄大道。”

从短短的几句交谈中,足可见年纪轻轻的古柏,已抱定参加革命的决心。

大革命失败后,虽然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地破坏,但这并不影响共产党人革命到底的决心,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下,上级党组织认为寻乌位于福建、广东、江西三地的交界地区,交通不便,反动派一直无法有效地管理这一个地区,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发展和保存一股革命力量。

想要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最合适的人选当属熟悉寻乌的党员;随后,上级命令古柏、刘维铲、刘维锷等寻乌党员秘密回乡,并成立了党支部,古柏担任支部委员。

同时,为了伪装身份,古柏在县城附近创建了一所中学,很多共产党都到学校任教,不仅可以隐藏身份,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发展新的党员。

古柏的掩护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寻乌的多个乡镇都开设了分校,巧妙地将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分散在寻乌的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为后续的“寻乌暴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入1928年后,上级党组织认为寻乌发动暴动的时机已到,命令寻乌党支部做好一切准备,并将暴动的时间定在3月25日。

为统一领导暴动队伍,在古柏的建议下,成立了总指挥部,由刘维铲担任总指挥,古柏等人担任副总指挥。

3月25日,随着一声令下,拉开了寻乌暴动的序幕,6路队伍同时开始行动,很快就取得暴动的胜利;古柏在庆祝大会上高兴地说:“这次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得继续战斗下去,解放全中国。”

寻乌暴动的胜利,震惊了国民党当局,随后便调集大军反扑寻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革命力量,古柏等人率起义武装退出寻乌县城,化整为零,根据上级的安排,古柏来到梅县工作。

不久后,他就回到了家乡,联络寻乌暴动的同志,恢复了已停止工作的农协,带着底层农民反抗地主的压迫,并组建了一支五六十人的游击队,利用阳天嶂大山的天然屏障,与反动派作斗争。

1929年,朱毛红军来到了寻乌县境内的葛蒲圩,古柏得到消息后,下山迎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这是古柏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在汇报完寻乌的革命情况后,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古柏的工作,为加强游击队的力量,毛泽东从红四军抽出部分同志以及枪支弹药留在寻乌,帮助古柏发展游击队。

随后,古柏将游击队与红四军留下的同志合编成红军21纵队;队伍壮大后,给寻乌附近的地主恶霸带来很大的威胁,他们联合反动派正规军,反复围剿21纵队。

好在古柏在寻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利用秘密交通站监视敌人的行动,只要敌军来围剿,古柏就带领游击队撤离。

敌人见“硬”得不行,只能来“软”的,改变过去的直接围攻的方案,派大军直接将阳天嶂大山包围,在所有上下山的路口全部设立路卡。

由于敌人的封锁,给21纵队带来严峻的考验,古柏的弟弟也在与反动派的作战中牺牲。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队员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认为“与其被困在山里,还不如下山与敌人拼了…….”

就在这时,朱毛红军再次经过寻乌,毛泽东得知古柏被包围后,立即指挥部队从背后攻击敌军,帮助21纵队解围。

古柏脱险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成立了寻乌县军事委员会以及中共寻乌县委员会,由古柏担任主任委员以及县委书记。

古柏在寻乌的工作成绩受到毛泽东的肯定,但会被他亲自调到身边做秘书,还与著名的《寻乌调查》有关。

1930年夏,朱毛红军第三次来到寻乌,赶走了城内的反动武装,建立了红色政权,在朱毛红军取得节节胜利之时,赣南、闽西的革命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一块块的根据地建立了起来。

为有效管理这些来之不易的根据地,毛泽东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农村社会调查;在选择调查地点时,毛泽东认为寻乌位于三省的交界地区,这里的情况与周边各县不会相差太远。

得知毛泽东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社会调查,古柏全力协助,首先召集11位在各个阶级都有代表性的人物,毛泽东与他们一一进行深入的交流,除此之外,古柏亲自担任调查会的记录,有时还要给他当翻译(因为方言问题)。

除了召开调查会,古柏还陪同毛主席实际深入各个阶层;在这次调查中,毛泽东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了“抽肥补瘦”的农村土地分配观点,并明确指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能完成这份调查,其中就有古柏的一份功劳,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明确说明:帮助我组织这个调查的,是寻乌党的书记古柏同志。

经过十多天的相处,古柏给毛主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完成调查后,就将古柏以及他的妻子曾碧漪调到红四军前委工作,两人都先后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

从下面这件事,足可见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在第一次反“围剿”期间,反动派为离间红军内部的关系,专门找了一位“大师”,模仿毛泽东的笔迹,给古柏写了一封信,称朱德、彭德怀等已经叛变,要立即处决。

虽然这封信很快就识破,但可见古柏当时的地位。

1931年,王明、博古取得了党中央的领导权,否认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提出要向大城市发展。

作为帮助毛泽东完成《寻乌调查》的古柏,深知他的主张才是最正确的,自始至终都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但也因此遭到打压,被“开除党籍”,调到地方工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准备开始长征,古柏奉命留守,担任闽赣红军游击纵队的司令。

主力部队离开后,中央苏区兵力空虚,蒋介石利用这个机会调集大军展开大清剿,苏区逐渐被反动派占领,古柏被迫率游击队进入深山中继续斗争。

但在1935年,古柏在前去广东联络游击队时,却在龙川离奇遇害,凶手迟迟未能落网,成为一桩悬案。

1956年,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了古柏的妻子曾碧漪;在交谈中,毛主席得知杀害古柏的凶手仍逍遥法外时,当即下令,要查清古柏牺牲的经过以及严惩凶手。

公安部在得到命令后,安排曾与古柏并肩战斗的副部长周兴亲自督办此事。周兴命令龙川公安局组成专案组,一定要将这桩20多年前的案件查清。

事情已过去过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专案组的同志根据公安部提供的线索,来到古柏牺牲的鸳鸯坑以及家乡寻乌等地,寻访知情人,并派人到北京,拜访古柏的夫人曾碧漪,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终于查清了古柏牺牲的真相,并上报给了公安部。

当时由于古柏所率的游击队大部分都已牺牲,只剩下不到10人左右,为保存革命的火种,古柏决定带着这些人回到自己熟悉的安远、寻乌一带活动。

在中途休息时,古柏打听到寻乌与龙川交界附近有红军游击队在活动,便派了几个人前去打探。

几天后,队员回来报告,称在龙川上坪附近有一支叫“五兴龙游击队”在活动,并已和他们取得联系。

当天晚上,古柏就决定到龙川联络五兴龙游击队;在行走了五六天后,古柏终于来到了上坪鸳鸯坑的一处破旧的竹棚,与队长刘国洲、队员刘邦开相见。

在了解后,古柏才得知游击队在前段时间敌人的围剿中损失惨重,这里曾是他们的秘密据点之一,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中央红军。

几天后,古柏与刘国洲、刘邦开一行人来到了赣粤交界的鸳鸯坑赤米畲纸厂,准备给这里的工人做思想工作,传播革命思想。

但不巧的是,几位师傅当天都下山回了家,只有一个叫王应湖的工人留守。

在漆黑的夜晚突然见到三个陌生人,王应湖难免有些紧张。古柏连忙说:“师傅,你不用害怕,我们只是路过的,白天赶路流了一身汗,想在这里冲个凉”

刘邦开也说道:“师傅,我是龙川本地的,是五兴龙游击队的队员。”

见刘邦开是本地人,又是游击队,王应湖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在当时的乱世下,抢劫事件经常发生。

古柏趁机向王应湖传播革命思想,几人聊到了深夜,王应湖还主动将他们送回了古柏的住所。

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却带来了“杀身之祸”。

王应湖表面上老实巴交的,实际上却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想到之前政府发布的举报红军有赏的公告后,第二天就到乡公所找乡长王敬卿密报了昨晚的情况。

“乡长,我发现了红军活动的踪迹,这几天经常有红军来纸厂洗澡,他们每个人都带着枪”王应湖说道。

王敬卿知道红军的厉害,乡里也没有这个实力可以“围剿”,便没有表态。

王应湖急了:“乡长,你可以让王保去,他身强体壮,可以趁红军不注意把枪夺过来....”

“现在先不要去夺他们的枪,你先照常去做纸,如果还有红军来,你再来报告”王敬卿说道。

见乡长不为所动,王应湖回家后又怂恿两个村民,但这两人得知要去抢夺红军的枪,立即拒绝。

王应湖在纸厂做完最后一批纸后,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当时刘邦开几人在这里洗澡,就问他:“做完纸,你还会回来吗?”

“会的,明天带你们到毛里良住”王应湖说道。

在回家的路上,王应湖遇到了地主王福均,将发现红军的事儿告知了他;王福均着急地说:“你快去乡公所报告,否则我就去告你与红军有牵连。”

王应湖再次来到乡公所汇报。

“上面有多少红军,有多少枪?”王敬卿问道。

“有十来人,枪的话,我看到的只有七八支”王应湖回答。

“我知道了,那里的地形你最熟悉,敢不敢带路?”王敬卿问。

“我敢,那里的地形有点类似于畚箕,只要人手够,往两边一包围,红军肯定逃不了”王应湖说道。

“那好,晚上你就不要回家了,我向县里报告一下”王敬卿回道。

当天晚上,王敬卿就叫来县警卫队的小队长黄居成、黄卓一起商讨“围剿方案”,在经中队长曾开华同意后,就开始了行动。

1935年3月6日凌晨,在王应湖的带领下,县警卫队的人已秘密将竹棚包围。

当时天刚刚亮,古柏起床准备为大家做早餐;这时哨兵突然大叫:“有敌人”。

紧接着,周围就响起了枪声;古柏知道被敌人包围了,马上回屋大喊:“大家赶快从后门冲出去”

见敌人不断压上来,古柏指挥大家边打边退,并主动留下殿后。

待大家都撤离后,古柏也起身准备撤退;就在这时,敌人的几颗子弹击中了古柏,鲜血瞬间染红了衣服,倒在了地上,壮烈牺牲。

因为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鸳鸯坑战斗后,附近的村民没有人敢到这里来,直到多年后,一位叫刘润旭的村民,上山时看到有一些人的骨头,才捡来树枝火化掉。

几年后,毛泽东在延安得知了古柏的噩耗,提笔写下了:“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共达自由解放之目的!”

案件的来龙去脉已查清,龙川公安局认为古柏遇害案,是由王应湖告密,黄居成积极推动的结果,而黄卓也是同谋之一。

随后,龙川法院判处黄居成、黄卓、王福均三人死刑,立即执行;王敬卿判死缓,王应湖判处无期徒刑。

至此,这桩发生在1935年的悬案终于查清,凶手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进入80年代后,寻乌县政府在镇山公园修建了“古柏烈士纪念碑”,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其写下了“古柏烈士,永传不朽”的碑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