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明朝最后的精锐部队为大明续命数十年,可惜被崇祯亲手毁掉

学渣阿飞 2025-02-06 09:26:36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在关外蹦跶,而朝廷内部又是各种内斗不断,整个大明王朝看起来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也就是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一支精锐的出现挽救了大明王朝,成功为明朝续命,可惜最后被崇祯亲手给毁了,这支精锐便是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的组建

关宁铁骑的组建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袁崇焕。袁崇焕进士出身,本是一名文官,结果却偏偏对军事情有独钟,他提出的“以辽人守辽土”的战略思想,这也是他组建关宁铁骑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这样说,在袁崇焕看来,辽东的百姓民风剽悍,熟悉骑射,而且受后金影响最大的是辽东百姓,因此辽东百姓对后金的痛恨程度最深,人人看见后金军恨得牙痒痒,袁崇焕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从辽东百姓中经过精心挑选,选出身强力壮者,同时重用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

就这样,在袁崇焕的精心打造下,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骑兵部队——关宁铁骑诞生了。

关宁铁骑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他们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和铠甲,再加上严格的训练,使得他们的战斗力爆表,远超一般的明军,堪称明朝末年的“特种部队”。

关宁铁骑有多强悍

很快,宁铁骑迎来组建后的第一场硬仗,宁远之战。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宁远城,此时的宁远城守将正是袁崇焕,在他的指挥下,关宁铁骑配合着宁远城坚固的城防给了后金迎头一击。

宁远之战,关宁铁骑充分发挥了火器的优势,三眼铳、火炮齐发,打了后金军一个七荤八素,努尔哈赤本人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不久后驾鹤西去,这便是宁远大捷。

这场胜利不仅保住了宁远城,也击破了后金八旗兵不可战胜的深化,关宁铁骑从此一战成名。

宁远之战后,关宁铁骑并没有松懈,反而更进一步,公元1627年,后金不死心,这次轮到皇太极来体验关宁铁骑的威力,皇太极带着大军进攻锦州,关宁铁骑在祖大寿的率领下与后金军硬碰硬,结果再次让后金军吃了瘪。

己巳之变,见识过关宁铁骑威力的皇太极率领清军选择绕过关宁锦防线,走远路进入了关内,直驱北京城下,危急时刻,又是关宁铁骑站了出来,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关宁铁骑在北京城广渠门外与清军展开了死战,在关宁铁骑的抵抗下,北京城得以保住,关宁铁骑第三次击败八旗兵。

关宁铁骑的分裂

然而好景不长,己巳之变发生后,崇祯认为袁崇焕“通敌”,就这样,关宁铁骑的缔造者就这样被崇祯给剐了。

袁崇焕被剐后,关宁铁骑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祖大寿随即带着关宁军返回关外,后来被孙承宗连哄带骗叫了回来,此时的关宁铁骑威力尚在,也打了不少胜仗,只可惜,随着崇祯的一番骚操作,关宁铁骑军彻底走向没落。

崇祯皇帝干了什么?他把关宁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还有一部分被调进关内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这一分,可就把关宁铁骑给分散了,战斗力大打折扣。

随后,祖大寿先是在大凌河城降清后逃回锦州,后来在崇祯的瞎指挥下在锦州被围困两年后再次投降皇太极,至此,曾经让清军吃尽苦头的关宁铁骑只剩吴三桂率领的这一部分了。

关宁铁骑的没落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挂东南枝,明朝就此灭亡,而此时掌握着关宁铁骑残部的吴三桂在小南明、李自成、清军之间反复横跳,最终选择投靠了清军。

吴三桂这一降,关宁铁骑可就彻底成了清军的工具,先是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随后带着清军入关横扫整个全国,最终成为了建立大清王朝的功臣。

不过,这“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吴三桂不可能不懂,康熙皇帝见天下太平之后,就开始逐步“削藩”,首当其冲的就是吴三桂,两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在公元1673年,吴三桂选择掀桌子,直接跟康熙翻脸。

关宁铁骑再次披盔戴甲为吴三桂而战,不过,这时的关宁铁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支精锐了,最终,吴三桂病死,三藩之乱”也被平息。

曾经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就这样在炮火硝烟中彻底归于沉寂。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5-02-08 16:14

    注意!关宁铁骑是家丁部队,不是朝廷军马!关宁铁骑消耗了大明太多物资,可是并没有杀几个女真人!关宁铁骑吹的那么牛逼,多年来都没有杀一个巴牙喇!杀良冒功的事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