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大蒜根腐病防治指南!

小马侃 2025-03-25 12:18:48

一、病害识别与危害

大蒜根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典型症状包括:

根部腐烂:初生根由根尖向基部腐烂,次生根相继受害,严重时"蒜母"腐烂,伴有腥臭味。

地上部症状:叶片褪绿发黄,沿叶脉纵向软腐,植株矮小,生长停滞,严重时死亡。

发病规律:4-39℃均可发病,高湿(尤其地膜覆盖地块)和地温15-20℃时易爆发,2月中下旬为高峰期。

二、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控

轮作倒茬

重茬地块需间隔3年未种大蒜,推荐与玉米、大豆、豆科/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水旱轮作可有效阻断土传病害传播。

土壤改良

播种前每亩施100-200公斤微生物菌肥+腐熟有机肥,抑制病原菌繁殖。

连作地块可用50%敌磺钠2-3公斤/亩或土壤重茬改良剂4-5公斤/亩消毒。

种子处理

拌种剂选择:11%精甲·咯·嘧菌酯(药种比1:200)或29%精甲·噻虫嗪(药种比1:200)。

伤瓣处理:播种前剔除烂瓣、无芽瓣,降低病菌入侵风险。

(二)药剂防治

发病前预防

播种后用30%精甲·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灌根,或随水冲施。

发病初期控制

灌根方案:30%精甲·嘧菌酯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混合液,间隔10天浇1次。

喷雾方案:30%甲霜·噁霉灵500-1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30-60克/亩,连续喷2-3次。

重症应急处理

拔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病穴,减少病原扩散。

三、关键管理要点

肥水调控

偏施氮肥易加重病害,需增施磷钾肥,配合腐熟有机肥。

雨季及时排水,干旱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0%-70%。

播种期优化

地膜覆盖地块建议气温降至20℃左右播种,避免早播引发病害。

四、注意事项

禁用未腐熟有机肥:易携带病菌且引发二次感染。

避免单一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易诱发病菌抗药性。

安全间隔期:灌根/喷雾后需间隔7天以上采收蒜头。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根腐病蔓延。若病害已大面积发生,建议结合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监测。

0 阅读:2

小马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