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红军北上的故事里,有人说徐向前和皮定均的对话就像一场寻常的路边闲聊,但这聊天里头藏着大学问,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暖心,好像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天气还没暖和,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们走在去夹金山的路上,每个人脸上都冒着汗,背着大包小包走得摇摇晃晃。
皮定均挑着担子走在最前面,他个子不高但是力气大,左边挂着一支盒子枪,右边扛着粮食,担子压得他肩膀都有点发酸。
队伍走得慢慢的,徐向前站在路边看着这些战士,眼神里带着关切,他看见皮定均走得最辛苦,却还坚持走在最前面。
休息的号声一响,大家都坐在路边歇着,徐向前这时候叫住了皮定均,想听听连队里的情况。
皮定均坐下来就开始说连队的事,学习怎么样,训练进度如何,每个人带了多少粮食,说得特别认真。
徐向前听着皮定均说话,脸上带着笑意,时不时点点头,显得很有耐心,好像在听一个老朋友讲故事。
行军号又响起来了,皮定均赶紧要起身,徐向前却说让他把话讲完,还叫人把自己的马牵过来。
徐向前让皮定均把行李放在马上,这样两个人可以边走边说,显得特别体贴。
徐向前看着皮定均,很随意地问起他以前在通信营当政委的事,说他管理严格,打仗勇敢,就是脾气急。
皮定均听了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老实承认自己现在还是会对犯错的战士发火,改不掉这个毛病。
徐向前语气变得柔和起来,说政工干部要像冬天的火,夏天的扇子,让战士感到温暖和舒服。
两个人就这样走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夹金山脚下的宿营地,徐向前还让皮定均骑马去追赶连队。
路上的这番谈话,让皮定均明白了做政工干部不是靠训人,而是要学会关心人。
徐向前用最简单的话说出了最深的道理,让皮定均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懂得了很多。
后来皮定均常常想起这次谈话,觉得徐向前不仅教会了他怎么做政工,更教会了他怎么做人。
这个故事说明领导干部要懂得体谅下属,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靠严厉的管理。
徐向前说话不喜欢绕弯子,他觉得跟战士说话就要直来直去,这样才能说到心里去。
他不是站在路边看热闹,而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个战士,这种关心让人感动。
皮定均后来常说,徐向前那天的话虽然简单,但是字字都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有时候最朴素的教导最容易记住,就像徐向前说的那些话,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很多人。
那天的谈话看似普通,但是影响深远,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