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董必武的长女董良翚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她弟弟董良翮的事,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弟弟两次入狱被捕的情况。
就因为这事儿,不管是当时还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人也好,外人也好,都不知道董良翮为啥入狱。从来就没人给个说法,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只晓得他不明不白入狱,又稀里糊涂出狱了。
董良翚被问到这事的时候,沉默了一小会儿,然后慢慢说出了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既出乎大家的意料,却又好像在意料之中。
当年董老病得很重的时候,有一回跟女儿说起以前的事。提到二儿子董良翮在那个时候两次入狱是咋回事呢,一滴浑浊的泪,就这么偷偷地从满是皱纹的眼尾流了下来,他说:“他是为了我才坐牢的啊。”
那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成为别人手中的“刀”】
董必武董老爷子是开国元勋,他一辈子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叫董良羽,大女儿叫董良翚,小儿子叫董良翮。
董必武对大儿子和大女儿要求特别严,搞得这俩孩子都有点怕他,就对小儿子董良翮不一样。
董良翮在1945年出生,当时董必武都快60岁了,对这个小儿子特别宠溺。
董必武年轻的时候是个秀才,特别爱看书。后来参加革命了呢,就一直做着比较重要、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啊,他家的“书房”一直是外人不能随便进的重要地方,董家人都很看重。特别是那些还没上学、调皮捣蛋破坏力很大的孩子,董必武和他的夫人都再三叮嘱,不许这些孩子进书房,像董良翮的哥哥和姐姐就被这么要求。
但到了董良翮这儿,这个规定就被破了例。他有了能自由进出父亲书房的“特权”,可以在书房里随便翻腾,把父亲的印章、镇纸、眼镜盒啥的拿来当玩具玩。就算玩坏了,只要董良翮露出无辜的小眼神,快要发火生气的父亲马上就没了火气。
有时候玩得累了,就直接在书房里睡了。因为父亲工作回来得晚,会把他轻轻抱回房间去。
而且,只要父亲在家不工作,已经学会走路的董良翮就像回到学走路之前一样,整天被父亲抱在怀里。
这些跟他哥哥姐姐比起来,那可就是“父亲的宠溺”啊。就因为这个,小董良翮常常收到哥哥姐姐投来的羡慕眼神。
后来哥哥和姐姐都陆续离开了家,基本上就董良翮一直待在父亲身旁长大的,一直到开始“上山下乡”的时候。
董良翮上学之后,由于调皮爱玩儿,成绩老是不太好。他爸就算再生气,也不会当面呵斥、教训他,而是让他姐姐来管他,这实际上又给小儿子行了个方便。
董老爷子专宠小儿子这事儿,革命队伍里好多人都晓得,林彪这个曾经的十大元帅之一也知道。
1966年5月起,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就进入了长达10年的动乱时期。在这期间,林彪一伙走上了跟共产党背道而驰的道路,背离了革命的本意。并且,他们还把目标对准了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
董必武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当年“红船会议”的13个人里,除了毛主席,就只有他这个老革命家坚持到了最后。
曾经到了知命之年,拄着一根拐杖,徒步走完整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就因为一块烧饼,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还构建了新中国的司法制度。
这位是个功臣,想抓他把柄,主动上门挑刺儿,那只能是事倍功半,搞不好还得不偿失呢。要想达到目的,就得让他自己乱了阵脚,主动蹦出来。
那时候啊,林彪也好,江青那四人小团伙也罢,整人的手段那叫一个脏,还净是些花样,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的人来使不同的法子把人给整倒呢。
有用武力来揍人的,有在吃饭这事儿上搞鬼的,还有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言语来羞辱的。他们能想到的对付董必武的法子,就是精神上折磨他,从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入手,让他受不了这种折磨,自己站出来。而他们选中的这个人呢,就是董必武从小疼到大的二儿子董良翮。
【两次无故入狱】
1966年下半年起,中央弄了个活动,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搞革命文化交流。当时,那些有坏心眼儿的人借着这个机会,把北京城的秩序弄得乱七八糟的。
他们派人到各个地方去挑事儿,特别是那些举着“破四旧”旗号的学生,就盼着天下大乱呢。北京火车站让这帮人弄得乱七八糟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为了维护秩序,组建了一个“西城纠察队”,这队伍里大多是当时北京四中的学生。那时候的四中算是高干子弟学校,董必武的小儿子董良翮就在四中上学,他在“西纠”里是“二把手”。
这本来是一支维持秩序的队伍,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却把它当成“反革命”的,想尽办法挑刺儿,想找出这支队伍背后的指使者。
1967年1月上旬的一个凌晨,中南海里有个小院,在漆黑、寒风呼啸的夜里沉睡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电话里都不敢问原因,当面就更没那个胆儿问了。就这么着,21岁的董良翮迷迷糊糊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牢狱生涯。
当时被关着的人可不少呢,好多都是参加过“西城纠察队”的。男女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三百人,十来个人一组被关在号子里。
看到这情形,哪怕董良翮再迷糊啥都不懂,也能差不多猜出为啥大半夜的被带到这儿来了。“西纠”就只是个引子,那些人真正惦记的,是他们这些学生背后的人。其实,一个月前就有兆头了。
把两位老人急成啥样了呢,大晚上的就给女儿董良翚打电话,让她一定得陪着弟弟一块儿去,去瞅瞅酉生(董良翮的小名)到底闯啥祸了。
按要求,董良翮将自己从这个特殊时期起一直到现在,所有的行动、话语,不论大小都汇报了一遍,只差把每天吃喝拉撒的事儿也交代出来了。
完事儿之后,正等着宣判呢,结果收到了“回家”的指示。原本以为是闹了个误会,可现在看来,就是那些人搞的一场心理战术。
董良翮他们被关了将近4个月,到列宁纪念日那天晚上才被放出来。董良翮一回到家,看到年老的父亲,哽咽着喊了一声“爸”。
可那时候的董老啊,就因为小儿子平白无故被关押起来,心里特别煎熬,也明白这事儿跟自己是有关系的。在这种双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他的听力变得比以前差多了,原本高高大大的身子,也变得佝偻了不少。
经过这件事,本以为林彪他们能知道“拿儿子威胁父亲”这招不灵,以后会收敛些,哪知道他们反倒更过分了,才过了一年,又玩起老把戏了。
和上次不一样,这次他被关进了单人间。除了能听见外面的鸟叫,晴天的时候从高高的监狱窗口漏进来一点阳光外,就剩他自个儿了。
没人跟他搭话,也没人陪他聊天,仿佛在这世上,除了自己,啥都不存在了。心里的绝望、恐惧一点点涌上心头,冲向脑袋,只有通过自残,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才能把那快要崩溃的情绪宣泄出去。
儿子又入狱了,老父亲想阻拦,想把儿子从坏境里拽出来。可一想到背后还有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呢,伸出去的手就只能无奈地缩回来了。
到那年年底,董良翮才被放回家。这时候,他父亲的听力问题更严重了,要是不戴助听器,基本上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董良翮这次入狱是为啥,从来都没个定论,也没有人出来解释过。
【在父亲的支持下“下乡插队”】
1969年,董良翮从学校毕业了。当时正提倡“上山下乡”,应届毕业生很少会被国家安排就地工作,大多都直接被“下放”了。
当时父亲都84岁了,长子和长女都没在身边。董良翮是小儿子,按规定他能留在北京工作,这样照顾老爷子也方便。可父亲就是不答应,他说董良翮既然是国家干部的子女,是革命的后代,那就更不能搞特殊。
董良翮刚结婚不久,他爸非要他带着媳妇去河北晋县贺家寨生产大队插队落户。董良翮听了他爸的话,就去了,这一待就是快10年。
刚开头的时候,对农活一窍不通,老是闹笑话。就拿筛苗来说,常常把壮实的苗给筛掉,反而留下瘦弱的苗。就因为这个,董良翮没少听冷言冷语。有人说他是从城里来的大佛,农村这小庙可装不下他;还有人讲,像他这种城里人,到农村也就是做做样子。
但董良翮一直不放弃,他始终记着出发前父亲交代的话,让他在农村好好做事,多听老农和队长的话,做一个合格的农民。
不会的话,那就学,一直学到会为止。他经常找老农询问田地里的各种事情,啥时候耕种、啥时候锄草、啥时候施肥,这些他都一点点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
日子久了,董良翮就成了周围人都知道的“农事通”。春耕夏种、犁地耙地这些活计,他全都在行。不管啥脏活累活,他都争着去做。就拿“沤肥”来说吧,这活儿连老农都不愿意干。得先把猪圈里的猪粪铲起来堆一块儿,让它自己发酵成有机肥,再用到庄稼地里。
那味儿啊,根本没法用话来形容,在路上碰到过“运猪车”的人都明白。
他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村民提升生产技术。那些起初瞧不上他的大哥大姐,全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才一年多就入了党,之后还成了民兵连的指导员呢,1972年,又被推选为贺家寨的党支部书记。
在北京的父亲得知儿子这么有本事,心里又骄傲又欣慰,特别高兴,成天笑得嘴都合不上。不过他还是写信提醒儿子,可别有点成绩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务必要戒除骄傲、避免浮躁,不管做啥都不能刚试一下就停,不然最后啥都干不成。
1975年,董良翮的父亲病得很重。董良翮好多年都没回北京了,这次回来照顾父亲。可父子俩就在医院见了一回,董良翮就被父亲打发回工作岗位了。他父亲说:“你是领导干部,可不能随便离岗。工作上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一个人请假,其他人就得受累,你还是回去踏踏实实地工作吧。”董良翮听了父亲这话,只能含着泪回晋县去了。
父亲的言传身教成了董良翮一辈子的座右铭。后来,就靠着这样的信念和意志,他创办了“天信担保有限公司”,帮很多地方上的中小型企业渡过难关,这些企业可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70岁的董良翮被查出来得了白血病。他一直都积极地接受治疗,可病情老是时好时坏的。2017年4月11日,72岁的董良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带着父亲的期望,过完了那个年代的人所独有的一生。
董良翮他哥、姐、弟三人的名字里都有个“羽”字,这是他们老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为国家发展出份力,带着国家向前蓬勃发展呢。
伟人们一个个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不过他们骨子里的那种革命信念肯定会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只要咱们一起努力,国家肯定会变得越来越繁荣昌盛。
《董必武清正廉洁的故事》——陈立旭,刊登于《世纪风采》期刊。
期刊是《中国民族博览》,有篇文章叫《董必武之孙:爷爷教诲我们“世为农人好”》,作者是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