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爱闪耀宝石,中国人钟情温润玉石,这背后是怎样的审美逻辑

桥蕤看文 2024-10-25 14:11:34

在全球范围内珠宝和玉石的选择上,东西方审美差异显得尤为突出。中国人钟爱温润典雅的和田玉,而西方人则更偏爱璀璨夺目的宝石。为什么在珠宝的选择上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这个有意思的议题不仅仅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习惯和历史背景,也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经常有粉丝问我:“大叔,为什么咱们中国人偏爱温润内敛的和田玉,而老外却钟情于闪闪发亮的宝石呢?”这个话题每年大叔都要回答,每次回答都有新的思考,背后折射出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深层差异。

网上对东西方文化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西方文化就像大海,开放奔放;东方文化则像内陆,含蓄内敛。这种文化基因决定了审美取向的不同。西方人崇尚个性张扬,所以偏爱闪耀夺目的宝石。而中国人讲究“大巧若拙、大美若拙”,更偏爱温润内敛的和田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一种精神符号。《礼记·聘义》中“君子比德于玉”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玉的特殊情怀。“温润而泽为仁,廉而不刿为义,垂之如队为礼...”这些品德寄托,让和田玉成为了中国文人心中的君子之器。

中国文化向来以内敛、低调为尊,讲求“含而不露”的美学思想。尤其是新疆的和田玉,天生具有温润的质地和含蓄的光泽,这与中国人崇尚的内敛文化高度契合。在中国人的眼中,佩戴黄金或钻石等耀眼的饰物,往往会给人一种过于张扬、炫耀的印象,而这种炫目感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温雅”背道而驰。

玉石柔和的光泽和细腻的质感,完美地诠释了“低调中的自信”。中国人认为,佩戴玉石不仅能够提升气质,还能彰显出一种不事张扬的优雅。正如古语所说:“君子如玉,人淡如竹”,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君子应当像玉一样温润、坚韧、正直。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玉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种人格的象征。而这正是为何中国人钟爱和田玉的核心原因之一。更别说中国人喜欢通过雕刻的技艺,赋予玉石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所谓“工必吉祥”,雕刻的图案往往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例如,鱼象征年年有余,蝉代表长寿或者高中,竹子象征平安和坚韧。这些雕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文化的载体。

与中国的含蓄美学不同,西方文化自古以海洋文明为基础(说人话就是自己没有就开船出去抢,从美洲非洲的劫掠,到黑奴贸易和东印度公司),崇尚自由、开放与野性。西方的珠宝审美更倾向于追求外在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那些光彩夺目的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璀璨光芒无疑更契合西方人张扬、自信的个性。

西方社会对炫目的宝石情有独钟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崇尚。在欧洲的历史中,宝石往往象征着权利和王权。许多贵族和皇室成员都会通过佩戴大克拉的宝石来彰显自己的尊贵身份,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宝石依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相比之下在大劫掠时代,西方人刚好没有见过和田玉,因此没有这种社会化的传承。

还有一些社会层面的因素,中国人买玉既看重其文化价值,也看重其投资保值功能。所谓“乱世黄金、盛世藏玉”这句古话,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投资理念。近百年,钻石等宝石也具有投资属性,但人们更多将其视为奢侈品消费,较少考虑其保值增值的功能。而且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多产于南美、非洲等地,传入中国较晚。宝石的大规模流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逐渐受到部分国人的喜爱,但依然无法撼动玉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玉石的历史渊源深厚,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认同之中,而宝石在中国的影响力较弱,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外来奢侈品存在,更别说在全球化基础上宝石的大规模开采,已经不再是多么稀奇,大家没见过的东西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的审美也在相互影响、融合。和玉大叔最近几年感受到年轻人开始接受多元化的珠宝选择,既可能佩戴传统和田玉,也会选择时尚的宝石饰品,而金镶玉的作品更是让许多人趋之若鹜,这其实就是文化的融合。只能说和田玉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仍然是其他珠宝无法替代的。

作为新时代的玉石爱好者,我们要做的,是既传承中华玉文化的精髓,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欣赏不同文明的珠宝之美。

0 阅读:1

桥蕤看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