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鉴定证书真的靠谱吗?看完这篇,你还敢迷信和田玉证书吗!

桥蕤看文 2024-10-31 14:10:54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和玉大叔最近在网上又看到很多人说证书没用了,这样的内容浏览量还超过,简直把新手玩家给吓坏了。在和玉大叔看来,那些鼓吹证书无用、号称只有靠自己眼力的人,大多别有用心。他们无非是想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大众市场圈到自己的小圈子里。美其名曰教你看玉,实则是为了自己说了算,方便圈钱罢了。这些人不是骗子也差不多,起码是在帮助行骗!

每一行都有值得钻研的经验,玩玉同样也是,毕竟玉器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理论和实践总有差距。看起来不起眼的玉器鉴定证书到底能证明什么呢?听和玉大叔聊一聊。

咱们不说证书,如果只从国标来看,确实,和田玉已经成为一个大类,包括新疆产的和田玉、青海料、俄罗斯料等所有含透闪石达标的玉种。它们都可以出具“和田玉”证书。问题是产地不同,材质不同,价格差异巨大。

因此在工作中,和玉大叔很理解咱们新手玉友特别在意产地是不是新疆,这对他们很重要。但现实是,但鉴定证书几乎不会标注产地(其实最近有部分矿口与国检甚至NGTC合作,后期会有越来越多的矿口料)。只能说对于产地绝对执念的人来说这个证书的确作用不大。毕竟证书不能证明是新疆的料子。

实际上大叔要说个更现实的问题,证书也无法识别大部分造假,譬如籽料二上皮,配上“籽料证书”是很常见的。从证书角度看是没问题的。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对于有皮色的籽料,鉴定机构通常不给出真假结论,只在备注里写“颜色成因未定”。很显然,如果检测不出来,那么也不会往上写。

证书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商家的“工具”,玉商经常说达到“羊脂白”就是典型的文字游戏,羊脂只能说明白度高,并不是达到了新疆羊脂的细腻程度。把颜色和玉质混为一谈的把戏在市场上很常见。一块玉能否称为羊脂玉,要看综合表现,不是一纸证书就能决定的。迷信这种所谓羊脂玉证书是最不靠谱的。

这么说来证书是不是根本没啥用呢?不对,因为证书能科学的证明这块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而不是石英、大理石之类。只是对具体优劣就没什么用了。和田玉的优劣是相对的概念,现实中不管是权威机构还是老玩家,都没有完全客观的科学标准,主要还是靠经验。咱们考虑证书问题也可以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理解。出具证书的机构是搞自然科学的,讲究数据和标准。但收藏明明是社会科学范畴的事。

收藏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却要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这就造成了矛盾。对检测机构来说,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在成分、硬度等指标上都差不多,自然就得出相同结论。他们的依据并没错,也是合法的。但科学是严谨的,地质部门关注的是物种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而工艺部门更看重表面性质和美感。把这种不加定义的鉴定结果作为艺术领域的最终评判,必然有所欠缺。

“宝玉石国家鉴定标准”主要从矿物学角度分析,对地质研究很有用。可惜在工艺美术行业的实际应用就帮助不大了。这是两个不同行业对同一物种的不同诠释。用科学标准定义艺术,会让艺术失去魅力。证书关键不在于成分的价值,而是市面上造假、套证情况不少。有些鉴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无良的小机构只要给钱就出证书。所以和玉大叔要教大家几招识别真假证书的方法:

查看证书上的标识。最顶级的证书上会有CMA、CAL、CNACL三个标识之一(第一个CMA是强制标准,必须要有)。登录证书上的官网查询。自己在家需要核对重量等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玉石证书也是一种基本保障。大多数检测机构对成分还是负责的,因为他们也怕惹上官司。

和田玉的检测过程其实不复杂,主要包括肉眼观察、放大观察、光谱分析、测重量和密度、看折射率等。对于普通样本,一般只需要肉眼观察、称重、光谱分析就够了。

不过和玉大叔提醒大家,买玉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问清是否支持复检,正规商家都会同意。对于价格不高、无皮壳的普通料子,一般商业检测机构就够用了。但价格昂贵、有皮壳的原石、特殊颜色的料子最好选择事业单位检测机构,比如每个省市都有地矿下属的检测单位,或者直接寄到和田玉国检甚至NGTC去做复检。

无论如何只要花了钱,大家一定要养成索要证书的习惯。和玉大叔始终认为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证书还是有必要的。它至少能帮你区分是不是真的和田玉,以及区分不同玉种。很多行家买原料的时候也一定要出证书以防上当。证书代表科学和严谨,对推动玉石市场规范化功不可没。

0 阅读:0

桥蕤看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