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基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投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村的整体面貌。然而如何确保这些基础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效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明确管护责任,确保“有人管”。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管护,是实现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然而当前一些地区在基础设施管护方面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导致管护工作难以有效落实,设施运行状况堪忧。因此必须建立起清晰的管护责任制度,确保每一项设施都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要明确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在基础设施管护中的职责分工。县级以上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乡镇政府则应承担起具体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责,确保管护工作有序开展;村级组织作为最基层的管护单位,应负责具体管护工作的实施,确保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同时要建立健全管护责任追究机制,对管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管护责任落到实处。
分类施策,解决“如何管”。农村基础设施种类繁多,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网络等,不同类型设施的管护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针对性的管护策略。
对于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应承担起主要的管护责任。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管护工作,提高管护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加强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运行中的问题,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对于有经营收益的设施,如农村电网、通信网络等,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运营企业自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管护。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管护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考核,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管护工作。
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设施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责任人,负责该网格内设施的管护工作。
创新资金筹措,解决“经费来源”。管护经费的不足是制约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创新资金筹措形式,建立和优化资金保障机制。
要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应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投入。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管护经费的优先保障和及时拨付。
要拓宽管护经费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增加管护经费的投入。同时要鼓励农民群众参与设施管护的投工投劳,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支持。
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使用者付费”制度。对于部分有经营收益的设施,如农村自来水、农村电网等,可以实行使用者付费制度,通过合理定价和收费机制,确保管护经费的可持续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有效的管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分类施策,创新资金筹措,真正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行,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果。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得好、管得好,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