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有关清朝的影视剧很多,大多数清宫剧都围绕着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展开,其中很多剧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将某一段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有一些剧只是借用了某一个时代的背景或人物,从而构造出一个全新的故事,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还珠格格》。
在这部影视剧中,刻画出乾隆很爱夏雨荷,但是为何多年不去济南找她呢?翻开史书我们才能知道答案。
乾隆游济南《还珠格格》以小燕子为帮紫薇送信物,在围猎场被永琪一箭射中,从而阴差阳错进入皇宫作了格格为背景展开。在帮紫薇认亲的路上并不简单,他们面临的是欺君大罪。
在第一部的最后,紫薇在说出“磐石是不是无转移”后令皇上大吃一惊,这句话再次勾起皇上心中沉寂已久的人。他与紫薇的母亲相识于济南,在相处的时候,他为夏雨荷写诗,又为夏雨荷作画,俨然是个才子。有才情,相貌佳,又体贴,这些都使得夏雨荷动心,就这样便有了夏紫薇。
但是在巡游结束后,乾隆却没有带夏雨荷走,不禁让人怀疑乾隆对夏雨荷的爱。有人说没有带夏雨荷走,是因为夏雨荷是汉人,在当时满汉是不能通婚的,但《还珠格格》中的令妃也是汉人,这个怀疑不攻自破。
而翻开史书,我们知晓乾隆是去过济南,但是并没有夏雨荷这个人,而是和他的妻子富察皇后一起去的。富察皇后是乾隆的挚爱,但是她的两个儿子相继夭折,给了她很重的打击,经常郁郁寡欢,乾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天,富察皇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碧霞云君,这碧霞元君庇佑众生,于是富察皇后便决定上泰山祭拜,乾隆便答应了。乾隆十三年,乾隆巡游齐鲁,富察皇后也一同随行。
据乾隆的诗歌记录,富察皇后在泰山处的行宫时就有生病的迹象,乾隆在发现富察皇后不适后,便决定暂缓既定的计划,就在附近的济南府停下歇息,这样方便皇后调养身体。
富察皇后十分的贤良,与乾隆更是夫妻情深。她不愿因为她而耽误了国事,一再劝乾隆启程回京。富察皇后在济南休息了数日,确实有了一些好转,于是乾隆便下令三月初八回京,但没想到富察皇后在回京的途中于11日在德州病逝了。
而且富察皇后的丧仪规格就清朝而言,实属空前。在此期间,天下臣民皆要为国母服丧。实际上,从富察皇后的丧仪规格就能看出乾隆对她的珍视。
母仪天下说起这位乾隆最爱的女人,从她的谥号中就能看出她的品性。富察皇后出身高贵,是满洲镶黄旗。雍正五年,她与弘历在重华宫举行典礼,婚后两人常一同去给长辈请安。
此后乾隆在《新正重华宫》中写到:“与富察氏在一起后,感受到了《关雎》中男女爱情的美好,由此可见乾隆对富察皇后的喜爱,甚至到乾隆80多岁时,也时常会想起与妻子一起生活的情景。
乾隆曾赞叹富察皇后的贤良淑德,对她十分珍视,这与我们印象中皇帝与皇后之间权利交叠,利益牵绊等关系大不相同,实际上在古代这种爱,莫说是皇帝,就是寻常人家都是十分罕见的。
而受到皇帝如此珍视的富察皇后,本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乾隆曾将治国的功劳分给皇后一份。他从不吝惜夸赞富察皇后的美德,他认为正是因为富察皇后的贤良淑德,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才让他无后顾之忧的处理政事。
实际上并不光是因为乾隆爱她,所以对她有滤镜,而是富察皇后本人就是如此。她侍奉皇太后并深得其欢心,本人更是举止大方,善良体贴,后宫诸人,莫不对她心悦诚服。
她出身高贵,但却十分节俭,并不像别的嫔妃那样戴着华丽的饰品,通常都是戴着通草绒花。有一年秋季乾隆前往关外,对富察皇后提起以前的旧俗,说到先祖创立大业之时,身上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缝在袖口的,不像现如今各种金丝银线,由专人精心缝制而成。
听到乾隆说起此事,富察皇后深知皇帝心中所想。于是便特地用鹿尾绒毛做了一个燧囊献给他,借此告诉他,没有忘记满洲的传统以及先祖创业的不易。皇后深知帝心,乾隆又怎会不知皇后的良苦用心呢?他将富察皇后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乾隆九年时,富察皇后带领后宫嫔妃行亲蚕之礼,祭祀先蚕始祖。并在众人面前演习养蚕织丝之术,此后蚕丝变多,富察皇后生性节俭,不忍让其丢弃,便将它们染上颜色,自己织成御衣,献给皇上。乾隆在看到这些御衣时,更加赏识皇后的品性,并下令大臣们一律崇俭。而皇后织的御衣,他在祭祀时也时常穿着。
据大学士阿桂说:“乾隆曾患疥疮,而后身体十分虚弱,太医嘱咐他要静心修养,在此期间皇后就住在他的寝宫外面,时刻照顾他直到龙体痊愈,足有百日”。
两人少时结发为夫妻,共同扶持一起走过了很多年。最知悉皇帝心思的莫过于皇后,而最理解皇后苦心的莫过于乾隆。两人没有我们认知中的虚与委蛇,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互相理解与相敬如宾。这在皇家是难以想象的事。
在乾隆治理的国事中,最令他忧心的便是降雨情况。富察皇后则与其同忧同喜。这样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不仅深得乾隆的爱护,更得天下人的爱戴,她的离世不仅是乾隆的痛,更是百姓的痛。
乾隆关于乾隆的故事,除了他对富察皇后的情感外,作为皇帝更不得不提他的政绩。弘历自小聪颖,据传弘历长至十岁时,祖父康熙皇帝于雍正王府见到他,尤为喜爱,便将他养在宫中,亲授功课。
康熙皇帝驾崩时,胤禛即位,因弘历曾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故而使他在夺嫡中颇具优势,加之当时弘时性情乖张,骄纵放肆,所以他便将弘历作为自己心中储君的人选。
因胤禛忙于夺嫡之争,所以弘历相较于其他皇子,受启蒙教育的时间晚,而雍正即位后,因将弘历作为心中的储君人选,所以加强对弘历的教育。因弘历聪颖,所以几年时间文才武略便已精通。
彼时弘时被削宗籍,对弘历皇位产生威胁的人已经不存在了。雍正皇帝为了更好的培养他的能力,便让他参与重要的军务。他的表现十分出色,因此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
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至此历史走向乾隆时代。不同于父亲的严苛,在他执政初期,他的治国理念以儒家思想为主。为了缓解皇室内部的局面,他对前朝留下的诸多案子进行了妥善的处理。
清代自康熙时起便举行木兰秋狝,其目的在于增强军队的实力,并联络诸部的感情。历经两朝,这项活动于初衷相比,已经相差甚远,军队也异常涣散,于是乾隆六年,再次举行这项活动,对各种萎靡现象进行整治。
中国人对土地有着十分不同的情感。乾隆皇帝即位后,为了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他一面重视农业的生产,一面积极鼓励垦荒,鼓励百姓种植高产的作物。在他的政策之下,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国家的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
在解决国内的情况后,他便对周边的叛乱进行压制。乾隆十五年,西藏的地方贵族叛乱。乾隆皇帝意识到,在离京城较远的地方,如若某些贵族的权利过大,很不利于统治。便在平叛之后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加强清朝对西藏的管控。
乾隆中期时,国家强盛,社会显著发展,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农业方面,粮食的产量明显提高。在文化方面也是欣欣向荣,国家藏书大大增多。整个国家强盛且祥和,强大的中国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乾隆皇帝中年后,祥和的局面开始出现波动。导致波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乾隆皇帝在晚年时十分宠幸和珅。整个社会处于乌烟瘴气之中,加之国内各阶级矛盾,导致乾隆执政后期,社会极其动荡。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九月藏于裕陵,至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对于这样一位经历复杂的人而言,短短数言,道不尽他的一生,而对于他的功绩或昏聩,自有后来人评。
总结现如今清宫剧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的时候,为了凸显人物的某一特点会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对于古人的评价,还是要以史书为主,在全盘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以后,会有自己的见解,也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品评人物。
他的一生有功有过,但是简单的评论功过不足以描述出他跌宕的一生,而在这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富察皇后是他珍视的人。少年夫妻,互相扶持,直至晚年也会时常想起她。如若说皇帝的长情是难能可贵的,那么一夫一妻的朱祐樘则更为珍贵。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男女平等,他只娶过一位皇后,每天与张皇后一起生活,在古代,纵使是寻常夫妻也难以做到。他与张皇后是患难之交,更懂得体贴夫人。这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特殊的记载。在他的皇陵中葬着夫妻两人,从古至今都是绝无仅有的,为他的一生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我们都知晓皇帝是“博爱”的,他不仅要爱皇后,还要爱妃嫔,更要爱他的子民,在他众多的爱中分得一份,好像都是引以为傲的,而这份爱意能维持多久,好像全凭女人的本事。宫墙之下阻断的不仅是自由,更使每个女人陷入争夺的漩涡之中,有人在这里疯魔,有人在这里母仪天下。而无论爱与被爱,情投意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