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延续增长态势;取得归母净利润3.5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来源:摄图网
从减亏到大涨,寒武纪业绩完美逆袭
2025年4月19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寒武纪;证券代码:688256.SH)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上涨65.56%,取得归母净利润-4.52亿元,与2023年-8.48亿元相比实现大幅减亏。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上涨4230.22%,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一季度,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归母扣非净利润随之由负转正。
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进行人工智能处理的核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的硬件计算资源,支撑该类场景下复杂度和数据吞吐量高速增长的人工智能处理任务。智能整机是由公司自研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提供核心计算能力,且整机亦由公司自研的服务器产品。
边缘计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计算范式,在终端和云端之间的设备上配备适度的计算能力,一方面可有效弥补终端设备计算能力不足的劣势,另一方面可缓解云计算场景下数据隐私、带宽与延时等潜在问题。
IP授权及软件产品线包括IP授权和基础系统软件平台。IP授权是将公司研发的智能处理器IP等知识产权授权给客户在其产品中使用。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是公司为云边端全系列智能芯片与处理器产品提供统一的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包含软件开发工具链等),打破了不同场景之间的软件开发壁垒。
公司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是将公司自研的板卡或智能整机产品与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结合,并配备公司的集群管理软件组成的数据中心集群,其核心算力来源是公司自研的云端智能芯片。智能计算集群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为人工智能应用部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客户提供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研发投入占比91.30%,抢抓市场机遇
寒武纪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处理器芯片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寒武纪研发投入10.7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30%。公司拥有741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5.61%,78.95%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在硬件方面,公司的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在软件方面,公司对基础软件系统平台也进行了优化和迭代。公司推理软件平台在大模型适配、开源生态建设及易用性优化、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寒武纪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将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以及垂直类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
公司持续投入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软件平台的研发,迭代更新了Megatron、Transformer Engine等业界主流的分布式训练组件,使训练软件平台能够支撑主流的大模型分布式训练需求,降低新模型的适配周期。
在生态方面,训练软件平台提供了Pytorch 2.1/2.3/2.4/2.5的支持,适配了FSDP、SDPA、Inductor、MLUGraph等重要功能,实现了Transformers、Accelerate、Deep Speed社区原生支持MLU。支持了Triton 3.0.x全部原生特性,性能接近Bang C手写算子。
在大模型方面,训练软件平台增加了对Deep Seek系列、Llama系列、Qwen系列等主流模型训练的支持。
在开源生态建设方面,公司深度整合了PyTorch生态系统的多个核心组件,并完成了对主流开源推理引擎vllm的全面适配。
在算子优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PyTorch第三方算子加速库,针对大模型关键算子实现了专项优化,使推理平台的算子计算效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发挥了产品性能优势。
市场方面,公司依托于智能芯片产品及其配套软件平台的技术领先优势,产品持续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应用场景落地。
在互联网及运营商领域,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金融领域,公司加深与银行、保险公司及基金公司的业务探索。除了为传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提供算力支持外,公司全面开展大模型的适配优化工作,帮助客户实现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在交通领域,公司成功参与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智慧停车、智慧高速业务,助力交通数字信息化发展。在轨道行业,公司在智慧货检、语音购票等方面与关键客户展开深入合作,推进铁路服务智能化升级。
此外,公司的智能芯片产品继续为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助力智慧矿山、智慧粮仓业务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