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最近有个事儿挺让人意外的——一家家政公司跑到211高校华南师范大学春招,开出8000月薪招家政员,要求就两点:会做家务、能做家常菜。结果你猜怎么着?100个名额,招满了!更扎心的是,深圳航空去中山大学招人,月薪4000也能招满。大学生现在这么不挑了吗?就业市场到底卷成啥样了?

一、家政进高校招聘,大学生为啥买账?
这事儿乍一听挺离谱,但仔细一想又挺合理。家政公司开8000,单休,比很多白领工资都高。有网友算账:“写字楼里坐班,到手6000算不错了,家政包吃住还能攒钱,不香吗?”
专家分析,现在年轻人更务实了:“不是工作挑人,是人挑性价比。”以前觉得家政“低端”,现在发现体力劳动反而更稳定,尤其疫情后,家政需求暴增,工资水涨船高。
二、深航4000招满人,国企光环还管用?
对比更明显的是深圳航空——国企,名头响,但月薪4000也能在中山大学招满。评论区炸锅:“图啥?就图个稳定?”“现在国企也卷,进去可能还不如送外卖赚得多。”
有毕业生坦言:“不是我们不想挑,是没得挑。文科生投了50份简历,回复的不到5个。”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逼得年轻人不得不“向下兼容”。
三、就业观变了:面子不如里子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清醒:“与其挤破头进‘体面’行业拿低薪,不如干点实在的。”网友@小陈晒工资单:“我做家政月入1万2,同学在广告公司加班到凌晨,到手5000。”
心理学家指出,Z世代更看重“工作生活平衡”——钱多事少离家近,占一样就行。家政时间灵活,没办公室政治,反而成了“反内卷”选择。
四、是真卷还是新出路?
有人焦虑:“连211都去干家政,学历贬值太严重!”但也有人反驳:“职业不分贵贱,凭本事吃饭有啥问题?”
其实,发达国家早就有高学历保姆、管家,时薪比程序员还高。国内家政行业也在升级,整理师、高端育婴师年薪20万+的不在少数。与其说“卷”,不如说年轻人正在开拓新赛道。
结尾点题:
211大学生抢着当家政,不是“堕落”,而是就业市场的现实选择。当学历换不来高薪,年轻人干脆换个活法——钱给够,干啥都行。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一定是年轻人最清醒的时代。
**互动:**你怎么看大学生当家政?欢迎评论区聊聊~
(声明: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