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行业首部《锂电池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

储能跨世代 2024-05-16 02:25:33

锂电池行业随着电动交通的兴起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市场迅速扩张,产量和销售额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竞争加剧,细分市场快速深化,锂电行业逐渐感受到了发展的瓶颈。在全方位的竞争中,具有“数字化战略”思维的企业快速高效整合企业的核心资源,并脱颖而出。

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入研究锂电池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成因和影响。大东时代智库(TD)、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发布《锂电池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并得到上海青翼工业软件有限公司、深圳芯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瀚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依柯力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大力赞助支持。本报告详细介绍了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及阶段情况,并就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重点建议。

01

强转型意识、高智能制造水平、可靠业务IT融合团队,深刻影响锂电池行业数字化发展

根据大东时代智库(TD)数据显示,现阶段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可以满足公司战略占45%,此比例比锂电装备、锂电材料高,侧面反映锂电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含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

大东时代智库(TD)认为,锂电池企业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可以满足公司战略比例相对较高主要有三个:

(1)头部锂电池企业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意识,初期信息化/数字化开展时间较早;

(2)一些企业打造了非常可靠包括业务与IT的复合型人才等的内部团队;

(3)电池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普遍较高。

02

锂电池TOP10企业已进入大数据及 AI 创新阶段,领先76%企业

生产常用及供应链软件:MES、WMS、QMS、APS、SRM、CRM、TMS 工具使用情况数据中台、产线级别数字孪生建设情况

03

“数字化模型”循环迭代链路打通,救锂电池企业逃出数字化转型“陷阱”

在本次白皮书调研中,大东时代智库(TD)发现,缺少必要的“数字化模型”,或是当前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的障碍。

这主要是企业与管理层对“数字化模型核心”产生真正的内生动力和匹配合适的工具及应用,进行实施赋能于实际业务的价值理解困难造成的。

这使得企业陷入了被动、救急式上线系统工具的误区,导致了“数字化模型”价值的严重低估,进而忽略了对这种内部模型的打磨。

大东时代智库(TD)通过对锂电池企业CIO和数字化专家调研进步一发现,形成“数据”、“数字化模型”和“工具软件”之间的循环迭代链路,是不断地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企业运营和决策的有效路径。

注:本文所指的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模型”是指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建立的模型和系统。包括不限于基于企业知识、业务、流程、制造过程而产生的预测模型、优化模型、风险模型、质量控制模型、决策支持模型、数据分析平台等。

本报告共计56页。

因篇幅限制,想要获取完整版PDF

关注大东时代工业数智公众号,免费领取白皮书。

报告目录

01 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体现

1 “一把手工程”

2 数字化转型进展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3 是否真正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

4 数字化转型牵头部门

5 数字化转型相关职位设置

6 锂电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人才分布

7 重要业务部门是否有“业务+IT”复合型人才

8 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投入挂钩方式

9 是否聘请数字化转型“教练”

02 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体现

1 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概貌

2 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决策分布

3 现阶段锂电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重视环节

4 锂电池企业生产及供应链常用软件工具统计

5 锂电池企业运营常用软件工具统计

6 研发常用软件工具统计

7 是否已搭建/正在搭建公司统一的数据中台

8 是否已搭建/正在搭建产线级别的数字孪生

9 是否已建成/正在建设智能制造工厂

03 锂电池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建议

1 正面对待锂电企业发展阶段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2 重新审视锂电制造数字化的深度

3 重点关注碳排放的管理及 ESG 治理

4 进入数字化时代必要“模型”

5 研发机理与数字化结合

6 材料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

04 智言录

智言录

关注大东时代智库公众号,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也欢迎访问大东时代(TD)官网:www.dadongtimes.com

0 阅读:0

储能跨世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