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恩来接见方志纯,闲聊时询问:你和彭老总相处的怎么样?

敲响纪元的尾声 2025-01-06 18:19:08

1949年,搬到了河北西柏坡之后的中央军委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的胜利,同样也有政治上的胜利。

因为有相当多的国民党军在战役过程中选择起义,同样也有大量国民党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而后被我军收编,战争之后的政治工作相当复杂,可是我党依然能够井井有条地运行,也同样是因为始终如一的政治态度,让所有加入我军的国民党军都心服口服。

而在三大战役结束后,接下来的解放工作将只是一个进度的问题,或者说是和平或者战争这两种方式的问题,不再是“是否能够实现”的难题,所以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决定召开一场中央会议,这场中央会议,就是第七届二中全会。

第七届二中全会,是在解放战争之中唯一一场召开的中央全会。

这一次会议内容,将会谈到在目前以及未来阶段,我党我军将要完善的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外交方面,因为此时与国民党还处在谈判的关键阶段,所以这一次的会议内容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做到“保密但不神秘”,会议前的安保以及警卫工作,毛主席都委托周总理全权进行。

这个任务非常地重,参加会议的27个中央领导人,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绝对领导团体,人身安全以及会议内容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

为了保证这一切工作顺利进行,周总理找到了方志纯同志。

方志纯当时担任着中央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长,同样兼任着中央社会部二室主任,因为卫戍司令部的司令员杨尚昆和政委刘少奇都是参加这场中央全会的领导人之一,所以警卫以及卫戍工作,就只能交给方志纯。

作为一名老革命,方志纯的革命经验非常丰富,他早年前跟随着堂兄方志敏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的8月1日,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参加了南昌起义,所以他跟周总理已经认识很多年,是周总理非常看好的同志。

这一次安排任务之前,周总理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提出七届二中全会的保卫工作,而是先问了方志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方志纯同志,你跟彭老总的关系怎么样?”

听到周总理忽然这样问,方志纯也有些懵了,不过还是认真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我曾在彭老总麾下工作,关系一直是很好的。”

听到了方志纯的回答,周总理笑着点点头,于是乎,周总理进入了这一次谈话的正题,他把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秘密告诉了方志纯,方志纯,也成为了当时不与会人员中唯一得知这场中央全会即将召开的人。

周总理之所以会问到方志纯和彭老总之间的关系,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央警卫团,是由彭老总的西北野战军进行统一指挥。

早在彭德怀组建西北野战军之前,彭德怀一直都是中央警卫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后来因为胡宗南率领大军突袭陕北,为了保证党中央能够顺利转移,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在与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讨论之后,决定暂时与中央分开,率领陕北的两万多部队组建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亲自与胡宗南在陕北“交锋”。

所以中央警卫团的很多工作,都还是彭德怀负责,而这一次的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警卫以及安保方面的全面加强,就需要中央警卫团参与。

同样负责保卫中央工作的,还有中央卫戍司令部,方志纯此时又接手了司令部的基本工作,在周总理看来,警卫任务就需要方志纯一个人来全面安排,而方志纯如果想要安排中央警卫团,进行这一次会议的保卫工作,自然要和彭老总合作沟通,所以周总理才询问方志纯这个问题。

这是在革命时期,组织对于同志们工作的一种常规了解,周总理也是希望方志纯做好思想准备,也同样要知道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得到了周总理的一些工作提醒之后,方志纯就回去参谋这一次的保卫工作该如何进行,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全面保卫”。

首先,方志纯考虑到了情报工作。

情报是我党在多年革命过程中非常注重的一个方向,方志纯本身也在中央社会部之中担任职务,负责了中央的情报安全以及时刻了解国民党方面的情报,在知道了七届二中全会即将召开的时候,方志纯眼中的“国民党情报”就变得灵活起来了。

在平津战役结束之后,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国民党空军力量能够威胁到西柏坡,但是当年国民党曾经有过轰炸城南庄的经历,这就意味着,不管一堵墙多么不透风,都有可能存在人看不见的细小微孔,如果在会议召开期间,国民党军派遣飞机从南京出发轰炸西柏坡,那么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在收集了相关情报之后,方志纯针对着国民党有可能空袭击败坡的情况进行防空布局,在几个国民党空军有可能袭击而来的方向安排了大量的防空火力,这就能够瓦解国民党有可能的空袭计划。

其次,西柏坡位于山上,方志纯需要随时地方敌方特务的渗透。

这个工作其实相比起前者更难,因为敌人的特务渗透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出现,方志纯负责中央的警卫工作多年,就曾经见到过毛主席身边的“秘书”竟然就是国民党潜伏多年的特务,后来是因为一包烟的漏洞被毛主席发现了端倪,这才避免了后续不可挽回结果的发生。

事实上,周总理在对方志纯透露七届二中全会即将召开消息的时候,就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

“如果出现最坏情况,你们能阻击多久?”

面对这样的问题,方志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中央需要我们阻击多久,我们便坚持多久!”

方志纯的回答以及觉悟是让周总理感到满意的,不过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这种工作需要的不仅仅仅是决心,还有周密的工作安排,因为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以及解放军不再是过去那样子,需要拼命才能把敌人挡住,现在我们也有着一定的主动权,周总理不希望方志纯时刻抱着牺牲的精神。

周总理看着他们,略带批评的口气说:

“光有决心不够,要有切实的措施和精确的计算”。

所以,周总理就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敌人是骑兵突袭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方志纯沉思了一下,然后告诉周总理,为了防备敌人的骑兵,他会在相应的一些必经之路上布置大量的堑壕,这样能够有效地阻挡敌人的骑兵,也能保证敌人任何快速机动的力量不可能入侵到西柏坡,最起码在会议召开期间,敌人不可能接触到这个位置。

第二,就是敌人如果派出空军轰炸怎么办?

方志纯向周总理回答的答案,也同样是他在根据系列情报之后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国民党军现在能够利用的空军力量进行重点监视,一旦有哪个方向移动,防空火力全部转移到那个位置,时刻保卫七届二中全会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开始进行之后,方志纯一方面跟彭老总进行工作汇报,阐明了需要中央警卫团进行警卫以及保卫任务,对于方志纯,彭老总非常信任,因此让中央警卫团配合方志纯的工作。

制定完了计划,一切都按照原计划进行,七届二中全会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地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重要的决策性会议,奠定了在解放战争走进尾声,我党以及我军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坚实基础。

也同样是在这个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非常经典的“另起炉灶”,以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观点,这两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重要外交策略,就是这场全会的产物,这也意味着新中国未来的外交方向一定是独立自主的,摆脱了过去国民政府与他国的不平等外交关系,也同样预示着国内即将完成统一。

也正是因为有方志纯对整个会议的保护以及警卫,才让所有领导人能够心无旁骛地参加这场会议,才让这场会议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

新中国建立之后,方志纯很长一段时间都扎根在江西进行工作,他对江西非常了解,他江西担任过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委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其间兼任过省民政厅厅长、省政府秘书长、省政法委员会主任,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江西的所有党政军工作。

在他退休之后,他担任了《当代中国的江西》的编委会顾问,在他这位老革命同志的领导下,将江西人民多年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历史阐述了出来,方志纯也是江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代表和骄傲,是弋阳的骄傲。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