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到处都藏着秘密历史。大司空遗址的事情,就从一个普通日子说起。1958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来了一群特别的人。当时,推土机轰隆隆响,正准备建棉纺厂。第一铲土刚翻开,断裂的牛肩胛骨和青铜戈矛就冒出来了。谁能想到,这片黄土下面,竟藏着改写商朝历史的关键东西。殷商“卫星城”的神秘面纱,就这么被揭开了。六十多年过去,这儿的考古发现还留下好多解不开的谜。
大司空东地归安阳市纱厂街道大司空村管。在安阳市西北差不多3公里远。在殷墟遗址东北边,往西500米和小屯村宫殿区隔着条河。东边挨着京广铁路,北边靠近洹北商城南城垣。专家们发掘了快3100平方米。发现了5条殷墟时期的道路、4座房址、1眼井、309个灰坑、156座墓葬,还有些晚段遗迹。大司空棚户区改造区工地,面积快1500平方米。发现了1条殷墟时期的道路、9座房址、30座墓葬、3座车马坑、203个灰坑、2眼井,也有少量晚段遗迹。
刨出军火库
老考古队员回忆说,推土机挖到三米深时,发现了人骨和铜戈。这一发现让大司空村成为焦点。2004年,考古队在这里清理出354座墓葬。其中一座中型墓M303没有被盗过。这个墓里有30件铜戈、38支铜矛和97枚铜镞。这些足以武装70名士兵。而墓主人右手边还攥着把兽首短刀,刀柄刻着草原风格的狼头纹。
神秘马危族
M303出土了32件青铜器,所有青铜礼器上面有“马危”铭文。“马危”铭文属于复合族徽,很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名号。商王曾经攻打马方、危方。墓主人或许是那些敌对邦国的后代,生活在晚商时期。这俩字在商朝可比现在将星肩章还金贵——能养三百私兵的家族,够格在殷都当个“军区司令” 。
商朝人打仗讲究“出钱出力”。王陵大墓里埋着商王亲兵的兵器,动辄几百件。可大司空村这个“马危族”的军备规模,愣是商王的十分之一。要是殷墟有十几个这样的家族,商王随时能拉起两万大军。难怪《史记》里说纣王“发兵七十万”。虽说水分大,但养兵的钱粮怕是多半摊派到这些“马危族”头上。墓里还藏着猫腻,居然有三把铅铸的戈矛。铅器软得砍不了人,纯属陪葬充数的“面子货”。专家推测,这家族可能刚打完仗伤了元气连陪葬品都得省着用。世事艰难呐 !
而真正的“彩蛋”出现在2018年。距洹河仅500米处,考古队挖出一个深1.6米的袋状坑,里面堆叠着165片牛肩胛骨与龟甲。令人费解的是这些甲骨竟无一字刻痕!对比殷王专用的甲骨,这些骨片四角截锯粗糙,卜兆排列散乱。为什么呢?专家推测它们属于商代贵族“练手”的失败品——但为何要专门掩埋?是否暗含某种神秘仪式?至今成谜 。
大司空遗址,简直就是本缺页的史书。每一铲土挖开,都可能把咱们老早的认知给推翻咯。地下深埋的甲骨、兵器还有骸骨,它们是殷商文明的一小部分,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古老证明。说不定啊,咱们每个人的血脉里,都带着某个“马危族”战士的基因呢。这就是考古最让人着迷之处,破解历史谜团时,也让咱们琢磨自己打哪来。话说回来,那DNA分析结果到底是啥样呢?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