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平型关大获全胜,毛主席为何说“这样的战役不宜再打了”?

墨影娱乐 2025-03-13 14:55:5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大捷的背后,毛主席为何说“不宜再打”?

“大捷!”消息传来的时候,全国上下都沸腾了。

平型关一战,八路军狠狠地给了日军一个教训,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

可就在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的时候,毛主席却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这样的战役,不宜再打了。”

这可是八路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怎么就“不宜再打”了?这话听上去实在让人有点不解。

战争打响前,日军步步紧逼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日军的铁蹄席卷华北。

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华北的局势岌岌可危。

日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沿着铁路一路南下,把中国军队一口气吞掉。

日军的第五师团,也就是坂垣师团,沿着平绥铁路步步紧逼,直奔平型关而来。

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想要利用平型关这个咽喉要道,完成对国民党第二战区主力的包围。

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就守不住了,八路军115师接到命令,立刻赶往平型关前线,准备伏击这支嚣张的日军。

平型关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地势极为险要。

这里是晋北的门户,四周都是山,唯一的通道就是一条狭窄的山谷。

只要利用得当,少量兵力也能发挥巨大的战斗力。115师的指挥员们一看这地形,心里有了主意——这地方,最适合伏击战。

日军骄横,落入埋伏

坂垣师团的这支部队,仗着自己武器精良,行军时毫无戒备。

他们一路上横冲直撞,根本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9月25日清晨,他们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入了平型关一带,100多辆卡车、200多辆马车,载满了军需物资,沿着山谷缓缓前进。

可他们哪里知道,八路军早已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坡上,枪口早已对准了他们。

等到日军彻底进入埋伏圈,115师的战士们果断开火,几千条枪齐射,整个山谷瞬间被枪声和爆炸声淹没。

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车队当场被打乱,许多车辆被击毁,死伤惨重。

八路军的战士们趁势冲杀下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和白刃战。

一场伏击战,变成了一场血战。

装备差距,拼到最后一刻

虽然八路军占据了伏击的优势,但武器装备的差距却让战斗变得格外艰难。

日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就组织起了反击,他们趴在汽车后面,还利用地形顽强抵抗。

日军的武器比八路军先进,子弹充足,火力猛烈,而八路军的弹药极为有限,很多战士打光了子弹,只能拼刺刀,甚至用石头、木棍当武器。

战斗中,有的炊事员也拿起扁担加入战斗,战场上没有旁观者,所有人都在拼命。

由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优势明显,八路军想到一个办法——破坏他们的轮胎。

可怎么破坏呢?有人提议用铡刀。

于是,战士们连夜在公路上埋下锋利的铡刀,刀刃朝上,等日军的车队驶过时,轮胎被划破,行动受阻。

这个土办法,竟然真的起到了奇效,许多日军车辆因此抛锚,成了活靶子。

日军不投降,疯狂反扑

战斗持续了六个小时,日军损失惨重,可他们并不打算束手就擒。

深受“武士道”思想影响的日军,根本不接受投降的概念,他们宁愿战死,也不愿被俘。

八路军的战士们按照惯例,对伤兵进行救治,可日军伤兵却趁机反击。

有的假装晕倒,等救护人员靠近,就突然拔出匕首袭击;有的被背着撤离时,竟趁机咬住战士的耳朵。

这种情况,让八路军的战士们又愤怒又无奈。

战斗到最后,坂垣师团的一部分残兵想要突围,但八路军早已封锁了所有退路。

最终,这支日军被全歼,战场上留下了大量被击毁的车辆和武器。

毛主席的深思:“不能再打这样的战”

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开后,全国上下士气高涨。

八路军第一次大规模伏击日军,取得了重要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可就在这时,毛主席却冷静地说了一句:“这样的战役,不宜再打了。”

这句话让很多人不解,毕竟平型关一战,八路军大获全胜,为什么不能再打?其实,毛主席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胜利,而是整个战争的长远发展。

平型关战役虽然胜了,但八路军的伤亡几乎与日军持平。

日军伤亡1000余人,八路军自己的伤亡也接近1000人。

这样的胜利,实在是太惨烈了。

如果每场战斗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八路军根本撑不了多久。

更重要的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打一次伏击战可以取胜,但如果日军吸取教训,加强戒备,类似的战术还能成功几次?日军拥有强大的后勤补给,而八路军的物资极其匮乏,打一场消耗一场,长此以往根本撑不住。

毛主席深知,八路军不能跟日军硬拼,而是要打游击战,避实就虚,以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敌人,消耗他们的兵力和补给,而不是靠一场场血战去拼消耗。

战争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长期较量

平型关大捷,打出了八路军的名声,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也让世界看到了日军并非不可战胜。

但战争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打一场胜仗容易,打赢整个战争才是最难的。

毛主席的那句话,既是对这场战斗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战争方向的思考。

八路军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再打这样的消耗战,而是要用更灵活、更聪明的战术去对抗强敌。

平型关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但它也提醒我们,胜利的代价不能太高,否则,再多的胜利,也撑不到最后的胜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