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错过十个人才,有人令诸葛亮自叹不如,有人可令天下一统

墨影娱乐 2025-02-26 09:22:3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曹操,这位乱世枭雄,手握大权,坐拥无数英才,却依旧错过了十位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

有人本可助他一统天下,有人曾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到底是命运弄人,还是曹操自己亲手断送了这些可能的胜局?

刘备,这个总是“投奔—跑路—再投奔”的人,竟然也曾在曹操麾下待过一段时间。

曹操对他极为礼遇,两人出门同乘一车,入座共席而坐,甚至直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可惜,刘备骨子里就是个不愿受制于人的人,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结果呢?他不仅没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反倒成了曹魏最大的对手。

如果当年曹操能真正收服他,或许三国历史就会改写。

还有张松,这位益州谋士,原本是带着诚意想归顺曹操的。

但曹操看他其貌不扬,又举止放荡,直接冷脸相对,甚至连基本的尊重都没给。

张松一怒之下回到益州,极力撮合刘备入川,并亲手绘制益州地图相赠。

这一举动,等于把整个益州拱手让人,让刘备有了与曹操、孙权抗衡的本钱。

曹操的这次轻视,直接造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关羽,这位万人敌的猛将,曾经在曹操麾下短暂效力。

曹操对他极为厚待,不仅封赏,还送美衣、美食、美马,甚至为他表奏汉寿亭侯。

但关羽的忠义之心不可动摇,最终还是归回刘备麾下。

更讽刺的是,正是关羽日后镇守荆州,才让曹操在南方的扩张受阻。

如果曹操当初想尽办法留住关羽,局势又会如何?

沮授,袁绍手下的顶级谋士,曾提出一系列精准的战略建议,可惜袁绍并不听他的。

官渡之战后,沮授被曹操俘虏,曹操本想留他为己用,但沮授宁死不降,最终被处死。

曹操感叹:“若能早得沮授,天下不足虑。”这句话,道尽了他的遗憾。

刘巴,才华横溢,甚至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他本对曹操极有好感,曾主动前去投奔,但曹操并未重用他。

后来辗转归于刘备麾下,成为蜀汉的重要谋士,助刘备治理川蜀。

如果曹操当初能慧眼识珠,刘巴或许能成为曹魏的顶级谋臣。

吕布,这位战力爆表的猛将,曾经被曹操俘虏,跪地求饶,甚至承诺愿意为曹操效力,助他平定天下。

曹操原本有些犹豫,但刘备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明公还记得吕布是如何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吗?”曹操瞬间清醒,直接下令处死吕布。

虽然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但若曹操能好好利用他的武力,或许能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高顺,吕布麾下最忠诚的将领,也是陷阵营的统帅。

这支部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吕布败亡后,高顺被俘,曹操本想收服他,但高顺宁死不降,最后被处死。

这样忠义且能征善战的武将,若能为曹操所用,无疑会为他的军队增添一支精锐之师。

陈宫,原本是曹操的心腹谋士,曾助曹操夺取兖州。

但因曹操残杀九江太守边让,陈宫心生不满,转投吕布。

吕布败亡后,陈宫被俘,曹操极力劝降,但陈宫执意赴死。

若他未曾离开,或许能成为曹操麾下又一位荀彧、郭嘉般的智囊。

黄忠,蜀汉的老将,晚年依旧勇猛无比,定军山一战,亲手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

其实,他早年曾短暂归于曹操,但并未得到重用。

若当初曹操能识得他的才能,并加以培养,或许就不会有后来夏侯渊之死的遗憾。

王平,最初是曹操的部将,后来在汉中之战中归顺刘备。

诸葛亮北伐时,王平在街亭的坚守,避免了蜀军的全面崩溃。

他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长期镇守边疆。

如果曹操当初能识得他的才干,或许能在汉中之战中稳住局势。

曹操一生求贤若渴,但终究还是错过了太多关键人物。

这些人的流失,有的因曹操的傲慢,有的因时局所迫,也有的因他们自身的选择。

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曹操能留住其中几位,三国的格局是否会有所不同?有人说,这就是天命,谁也无法改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