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25/3/4:弘景光电301479--光学镜头及模组

熊慢慢超 2025-03-04 12:05:21
一段话点评: 公司主营光学镜头(消费级)及组件;近年拓展汽车领域,这一块增速较慢,招股书中大篇幅描述相关业务,营收占比20%左右;刻意淡化与影石的深度绑定关系:影石2015年成立初(科创板IPO已过会),就与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也是2015年开始有了业务,股东2016年全换了),21年后公司约一半的营收来自影石(23年来自影石订单的产品单价下降一半以上,从22年的单价94元下降至44元),报告期内公司的高速发展与影石高度相关;只能说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机器视觉的概念太香了。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高速增长,21年营收2亿、净利1500万的低基数,也是因素之一;公司有影石这个发动机+模组业务(低毛利,快速上规模)。募投项目计划新增产能是现有产能的1倍,现有产能3200万颗,新增3500万颗(影石的订单高增长能否持续,汽车相关能否放量)。同行业已上市的光学公司有20多家(公司的规模较小),大部分在21~24年或增收降利或收入净利双双下滑;近期借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概念的风,基本都修复到PE50以上了。 公司本次发行股数1588.6667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万股,发行价41.9元,募集资金6.66亿元,超募1.78亿元(“涨幅”27%);对应发行后总市值26.63亿,PE16。建议申购(板块情绪较高,估计200%涨幅起步,中签当日卖出),一般关注(与消费电子相关性较大,汽车领域放量能否持续)!更看好工业级光学镜头的上市公司茂莱光学。 弘景光电(301479)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 弘景光电(股票代码:301479)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广东中山,专注于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的研发、设计与生产,产品覆盖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等领域。公司于2025年3月11日启动网上申购,计划募资4.88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2.89亿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近年来,其营收从2021年的2.52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7.73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76%,展现出显著的高成长性。 二、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1. 新兴消费领域主导增长 公司近年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新兴消费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尤其是全景/运动相机产品。2021-2023年,该板块营收占比从5.85%增至46.29%,其中全球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贡献了超99%的细分收入,2024年上半年对其销售额占比达46.94%。此外,公司亦为亚马逊智能家居品牌Ring等提供镜头,海外客户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 2. 智能汽车业务增长乏力 尽管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扩张,但弘景光电的智能汽车板块收入自2021年起停滞在1.4亿元左右(24年2亿,汽车摄像模组营收从21的3700万下降至24年的2200万),毛利率从32%降至26.8%,市场竞争加剧及产品同质化是主要原因。 三、财务表现与风险分析 1. 高速增长的财务数据 营收与净利润: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84.9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76%;2024年预计营收10.5-11亿元,净利润1.6-1.75亿元。 毛利率异常: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28.1%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0.8%,与行业均值(25.95%)背离,主要得益于海外高价订单占比提升及生产自动化优化。 2. 潜在风险点 客户集中度过高: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48.8%升至78.4%,影石创新单一客户依赖显著,若其需求下滑或合作生变,将直接冲击公司业绩。 应收账款激增: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从21.6%增至44.4%,总额达2亿元,坏账风险上升。 研发投入不足:2021-2023年研发费用率(6.29%-6.65%)低于行业均值(8.59%),且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仅60%,低于同行(约53%)。 四、治理与资本运作争议 1. 估值激增与股东关联交易 2022年8-10月,公司估值三个月内从8.62亿元增至11.52亿元,增资价格差异显著(19.8元/股 vs. 25元/股)。客户关联方(如德赛西威、华勤技术)入股后交易额骤增,引发利益输送质疑。 2. 对赌协议与上市压力 公司与投资方签订的对赌协议要求2026年前完成上市,但此前因业绩未达标多次解除协议,监管层对其合规性提出问询。 五、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1. 机遇:政策与市场需求 智能家居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 募资扩建产能后,公司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尤其在智能汽车领域若突破技术瓶颈,或打开新增长点。 2. 挑战:技术壁垒与竞争加剧 与欧菲光等对手在智能汽车、家居领域直接竞争,影石创新与联创电子等供应商的博弈亦存不确定性。 客户拓展能力待验证,若无法分散大客户风险,高增长或难持续。 六、结论与建议 弘景光电凭借新兴消费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光学行业黑马,但其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研发投入不足及财务数据矛盾(如与影石创新购销数据差异)构成主要风险。未来需关注: 1. 客户多元化进展:能否拓展新客户以降低对影石创新的依赖; 2.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在智能汽车领域; 3. 资金链管理:优化应收账款周转,缓解流动性压力。 短期看,公司受益于行业红利仍具增长潜力,但长期需警惕客户集中与创新不足的双重风险。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其IPO后募资使用效率及市场拓展成效。
0 阅读:168

熊慢慢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