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辆!敬告“一哥”:“德财配位”是正道!

愉观车市-沈欣然 2024-11-08 22:06:40

全网都在爆炒的BYD10月销量超过50万辆,成为首家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的中国车企,刷新了中国车企月度销量的历史纪录。

这值得庆贺,但在我看来,这次赢得并不光彩。

一个市场的领导者,如果是以低价占领市场,卡着国家的最低标准造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了众所周知的高压油箱“偷梁换柱”,一边拿着政府补贴,却没有起到正面的“带头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卖的越多,副作用越多。

劣币驱逐良币,在这样思路的低成本驱动之下,认真造车,坚持品牌向上,技术升级的车企,道路就更难走了。为了赢得竞争力,中国车企将进行新一轮的价格战,价格越来越低,压缩成本,不仅仅是主机厂亏损,供应链也将不堪重负------

企业没有利润,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能健康发展吗?我隐约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退回到30年前低质低价的老路------

这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品牌实现单月50万辆,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是应该为此欣喜的,但是,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20年的汽车媒体人,此时,更多的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担忧。

而写这篇文章,我更希望作为“一哥”,BYD能够配得起“一哥”的名号。

头部车企是被效仿的风向标

我始终认为,你越是规模大、实力强,越是行业的“一哥”,在担负荣誉的时候,也要肩负为使命,你一定要走正道,因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行业被效仿的对象。‍‍‍‍‍‍‍‍‍‍‍‍‍

中国汽车从低端起步,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已经成熟的夹缝中,从“一张沙发四个轮子起步”,不懈努力才走到今天,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年的汽车行业老大是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的。‍‍‍

在上一轮的发展中,上汽集团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大,不仅率先在自主品牌上采取了高举高打,将自主品牌的定位由起步阶段的五六万元,提升到与合资车企正面竞争。也正是从那个阶段开始,中国车企纷纷进行品牌升级,产品升级。这一晃已经近20年了。‍‍

虽然如今以上汽集团为代表传统汽车集团“四大四小”,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因为市场的变化,市场格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仍然不能小觑在过去近20年,头部车企的领头作用,包括上汽集团当年还推出了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也引发了国内汽车智能座舱的集体跟进。‍‍‍‍‍‍‍‍‍‍‍‍‍‍‍‍‍‍‍‍‍‍‍‍‍

但是反观比亚迪,至少目前来说,我还没有看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对比亚迪来说,高压油箱舆论风波尚未最终定论 ,近日,一个有关BYD多款车型最大载重只有375kg的话题引发热议。

最大载重量是指车辆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安全承载的最大质量,包括乘客和货物。

比亚迪多款车型的最大载重都是卡着国家最低标准的375kg,包括了秦PLUS、宋PLUS等,轿车和SUV全都有,而且就算高端豪华品牌的腾势也是榜上有名。

以一辆核载5人的车来计算,375kg意味满载的情况下每人分配到的重量只有75kg,因为还有行李的重量,显然这对较胖的人群不太友好,一家人出外游玩也要担心会不会超出最大载重。

国家规定的汽车载重量最低就是375kg,在同等设计载重量的情况下,载重越轻就能在加速、制动、碰撞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越小的体重也能提升车辆的动力和操控性能。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超载,就会出现刹车刹不住,加速放慢以及操控不灵活等各类问题。

从技术和成本上来说,更低的载重,技术上更容易实现成本也更低。

反观其他车企,很多都是远远高于国标,甚至直接采用欧标。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是给行业做标准。

其实,长期以来,以低成本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BYD做法,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也是业内最头疼的事。

去年5月份,长城汽车就公开举报BYD,将整个汽车行业在混合动力汽车上通用的高压油箱,换成常规油箱,两者成本差距近千元,缺点是常规油箱排放不达标。

之后,吉利、上汽等也纷纷力挺,特别是李书福,在多个公开场合公开呼吁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

虽然此事至今为止看起来有不了了之的意思,而BYD也在之后的车型上更换了高压油箱,并顺利拿到了新能源补贴,但此事,对行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头部企业可以靠不公平竞争获得想要的一切,那么其他车企一定是意难平的。

中国车企的竞争力不该再是价格优势,长期无益

从企业思路看,在成本上占领优势,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碾压竞品,成为全国最大,甚至在全球也是规模不小的企业,也不失为一种发展路径。

但我想说的是,这样方式的成功,对中国的汽车工业未必是好事。

中国汽车企业30年长河,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是非常不容易的。‍‍

据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发布的一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仅次于日本。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共售出1340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3%,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9%,而美国品牌销量为1193万辆,同比增长9%,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15.2%,而日系品牌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势地位,以2359万辆的销量继续领跑。

除了数量上,中国品牌在智能新能源上也已经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代表。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站在新的历史发机遇面前,中国车企正在实现数年前“弯道超车”的夙愿。‍‍‍‍‍‍‍‍‍‍‍‍‍‍‍‍‍‍‍‍‍‍‍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的是,在头部车企冲破50万辆的同时,大批车企亏损、失速甚至倒闭。‍

我赞同没有竞争力的车企被淘汰出局,这很正常。但当认真造车、真正实实在不断技术升级、踏踏实实走向全世界的车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的时候,难道对中国汽车工业真的是好事吗?

低价还要维持利润必然是建立在成本压缩的基础上,而在头部车企的咄咄逼人的降价态势下,其结果必然是大家为了生存都要降价。

“现在价格只要贵出2000元,市场销量。就会减少40%。”一位车企人员无奈吐槽。车企不断降价,加上消费降级压力下,消费者买车的导向也越来越倾向于低价。企业迎合消费需求,造车更低价的产品,只能亏损,而为了补亏,又只能降低成本,不惜降低品质。

成本包括:零部件的成本和企业运营的成本,后者包括员工的工资、经销商的利润、供应端的利润等等整个产业链。‍‍‍‍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为例,2023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仅为2292.7亿元,而丰田一家车企的营业利润就达到了约2517亿元。

我们知道,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但是,如果中国的车企都不赚钱,那还有谁会投入研发?前期的高端化、前期的产业链优势,前期的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高端品牌形象,都将功亏一篑。‍‍‍‍‍‍‍‍‍‍‍‍‍‍‍‍‍‍‍‍‍

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呢只留下比亚迪一家,而通过低价卷死对手,也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已经在对中国汽车征税,这也意味着,欧盟想把中国车企挡在门外,“你们自己去卷,我们不玩了”,无论中国车企如何自己卷自己,世界车企照样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良性发展,赢得他们的利润,良性发展。所以,从长期来看,BYD很可能是赢了眼下,但它并不能卷到国际去,人家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将你拒之门外。

也就是说,充其量BYD卷的只是中国汽车工业。

所以,在此,我再次提醒一哥:既然当上了一哥,就好好想想,你肩上肩负的重任,不是把中国车企卷到无路可走,只能跟着你一起降本降价,而是应该一起走上一条健康的道路,从质量、技术和品牌上,引导大家新一轮的提升,这才能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的市场,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

愉观车市

1 阅读:905
评论列表
  • 2024-11-11 13:51

    直接点,我来替你说:船夫哥,打钱。

  • 2024-11-11 19:56

    CC到底请了多少水军

  • 2024-11-11 17:34

    什么鬼逻辑?你去看看丰田本田在自己国内卖多少?看看比亚迪在国外卖多少?难道不要自己的企业起来?只买国外的高价货,给人家送子弹钱?

  • 2024-11-10 12:26

    感觉你的意思是中国人不配购买低价车吗?

    神马都是浮云 回复:
    他的意思是卖太便宜了,它主人的车卖不动了,急了
  • 2024-11-11 12:43

    怪别人卖的便宜,那当初12万起步的秦P是不是也是你们这群畜生说的买不起比亚迪啊?

  • 2024-11-11 22:53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效率=成本,规模=成本,规模大效率就高,良性循环,比如衣服,我做一件卖500赚400,有人为了抢市场,我就做10件卖1500赚500,但是我的规模上去了,省去了开模,裁剪,因为裁剪一件和裁剪10件是一样的时间的(做过服装的应该更加清楚),这就是各大品牌一定要扩大规模的原因,因为国内品牌本就没有溢价,不像劳斯莱斯这样卖一辆车抵你卖10辆车的利润(估计还不止,长城除外他们利润还是有保证的)

  • 2024-11-12 13:35

    车企有没有利润,不是我们买车的该考虑的事情 我们肯定希望越便宜越好,企业不会做亏本生意

  • 2024-11-12 00:24

    一个ota升级就能搞定的事,非要人家升级增加成本?:定期燃烧掉既不会浪费也可以达到环保要求。呵呵[汗]

    神马都是浮云 回复:
    社会上很多小人都是这种做法,你赚的钱不请客,不分点别人好处,就各种诋毁你,非让你破财不可,不想让你把钱装口袋里
  • 2024-11-10 08:06

    车界祥林嫂的影响不小

  • 2024-11-11 12:09

    小偏在中国汽车工业有什么成就和贡献,支持比亚迪干死小日本。

  • 孟哥 10
    2024-11-12 01:17

    比亚迪法务部表示,你已经被盯上了

  • 2024-11-12 05:27

    看来byd真挺不错的,就只有一个油箱这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被cc反复拿来做文章[笑着哭]

    关曦 回复:
    现在说载重了
  • 2024-11-12 17:23

    牛逼啊你,你的意思是所有车子买一万块,然后用50万的料才良心是吧?看到黑比亚迪有流量你也来是吧?卖太多了,你主子不高兴了是吧?你们自己举报人家,自己用常压油箱就可以是吧?人家五菱迷你没有安全气囊都可以你看不到是吧?日系把防撞梁换成泡沫你看不到是吧?你牛逼啊!可以啊,小心点,哪天抛尸荒野!

  • 11 5
    2024-11-12 18:25

    倭寇亡国之心不死,这作者可以拉黑了

  • 2024-11-11 17:34

    说的不无道理

  • 2024-11-09 15:14

    比如说,买自燃迪的车险,如果自燃迪的车出了事故,最终判定你车子超载(超过核定载重,不算人数)引发的刹车距离过远导致事故,会不会拒赔?

    A米老虎 回复:
    不会,按人数算的。

愉观车市-沈欣然

简介:入行10年的汽车财经记者与您分享汽车财经与旅行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