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分型更新:精准化诊疗进一步深化
术后分子检测强化
1、EGFR检测:新增术后IB期非鳞NSCLC的EGFR突变检测作为I级推荐,指导辅助靶向治疗(如奥希替尼)。
2、ALK检测:术后IB/Ⅱ/Ⅲ期ALK融合检测升级为I级推荐,支持阿来替尼辅助治疗。
3、HER2检测:上调HER2突变检测至I级推荐,新增HER2蛋白过表达检测(Ⅲ级)。
4、NRG1融合检测:推荐NGS技术检测NRG1融合(Ⅲ级),扩大罕见靶点覆盖。
意义
强调术后分子分型对辅助靶向治疗的重要性,推动早期患者个体化治疗。此外,罕见靶点检测的引入(如NRG1),也反映精准医疗的全面性提升。
二、可手术早期(IA-IIIB期)治疗策略调整
辅助靶向治疗强化
1、EGFR突变阳性患者:IB期术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纳入I级推荐(基于ADAURA研究)。
2、ALK融合患者:阿来替尼辅助治疗在IB/Ⅱ/Ⅲ期及ⅢA/ⅢB期中均升级为I级推荐(ALINA研究支持)。
新辅助免疫联合方案扩展
含铂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均升级为I级推荐。
意义
术前免疫联合化疗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长期生存。
三、不可手术局部晚期(IIIA-IIIC期)治疗更新
巩固治疗新选择
1、EGFR突变患者:新增奥希替尼(19del/ L858R)、阿美替尼作为同步/序贯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I级推荐(LAURA研究支持)。
2、免疫巩固治疗:新增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序贯放化疗后的I级推荐(PACIFIC模式延续)。
意义
靶向治疗首次明确整合到局部晚期EGFR突变患者的巩固治疗中,可能改善生存预后。
四、晚期NSCLC治疗进展
EGFR突变阳性患者
1、一线治疗:新增瑞厄替尼、瑞齐替尼(三代TKI)为I级推荐,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纳入I级推荐;三代TKI被列为优选。
2、脑转移:新增佐利替尼作为EGFR敏感突变伴脑转移的I级推荐(穿透血脑屏障能力更强)。
3、后线治疗:新增依沃西单抗(PD-1抑制剂)+化疗为I级推荐,免疫联合方案地位提升。
ALK融合阳性患者
一线治疗:新增依奉阿克(三代ALK-TKI),二代/三代TKI列为优选。
ROS1融合阳性患者
瑞普替尼、他雷替尼、安奈克替尼成为I级推荐,覆盖更广泛耐药场景。
其他驱动基因
1、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卡马替尼、赛沃替尼一线治疗推荐升级。
2、KRAS突变:新增氟泽雷塞、格索雷塞(KRAS G12C抑制剂)为后线I级推荐,删除索托拉西布(可能因疗效或安全性问题)。
3、HER2突变:德曲妥珠单抗(ADC药物)后线治疗推荐升级。
无驱动基因患者
1、非鳞癌:新增斯鲁利单抗(PD-1)+化疗为I级推荐,依沃西单抗(限PD-L1≥1%)为Ⅱ级。
2、鳞癌:依沃西单抗(限PD-L1≥1%)纳入Ⅱ级推荐。
五、其他重要更新
转移性病灶管理
多发脑转移患者新增“立体定向放疗(SRS)或全脑放疗(WBRT)同步卡瑞利珠单抗+化疗”作为Ⅲ级推荐,探索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潜力。
药物推荐动态调整
1、新增药物:如埃万妥单抗(EGFR 20ins)、芦康沙妥珠单抗(后线)、zenocutuzumab(NRG1融合)等,反映新药研发进展。
2、删除药物:索托拉西布(KRAS突变)可能因疗效或安全性证据不足被移除。
六、趋势总结
精准化与个体化:分子检测覆盖更全面(如NRG1),靶向治疗贯穿早、中、晚期全程。
免疫治疗深化:新辅助/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成为可手术患者标准,巩固治疗中PD-L1抑制剂地位稳固。
联合策略优化:靶向+化疗(如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双抗(埃万妥单抗+lazertinib)等方案拓展疗效边界。
脑转移管理升级:针对EGFR/ALK等突变伴脑转移的特异性药物(如佐利替尼)优先推荐。
临床实践影响:需加强多学科协作,完善分子检测流程,结合患者分期、驱动基因状态及PD-L1表达制定分层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2025 年 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在分子分型检测、各个分期肺癌的治疗(包括可手术、不可手术以及晚期肺癌)方面均进行了多项更新,涵盖了多种驱动基因突变类型的治疗方案调整,这些更新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