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事务中,外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现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中,每个国家都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投身到全球化的建设中,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有利于本国发展。
在清朝时期,我国就吃过了闭关锁国的亏,因此自新中国成立起,我国就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
而在这之中,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对我国的态度都比较好,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盟友。

当然,对于俄罗斯而言,中国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盟友俄想要的,中国在不损害自身利益下都会满足,两国在这样互惠互利的情况下,才能一直保持这良好的关系。
而对于中俄的这种友好关系,很多国家都是看不顺眼,因此经常挑拨,想要破坏中俄的关系,所以中俄的建交其实也背负着众多的压力。

中国和俄罗斯的渊源,可以从明朝说起。1618年,俄罗斯使团访问彼时正由明王朝统治下的“大中国城”,这其实就是中俄之间外交关系的开端。
1653年,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派遣使节,要求顺治皇帝向其称臣,当时清朝还是觉得自己很强大的,哪里愿意,顺治返要求俄国沙皇前来北京朝贡。

1714年,俄国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开始常驻北京,除传道外,兼顾外交。
而后在1861年,俄国在北京正式设立公使馆。而在1887年,清政府才在圣彼得堡设立正式驻俄公使馆。
因为清朝的封闭,所以在和俄国交往的前期,地位根本不是处在一个水平,俄国多次侵占了我国的领土,清朝也不敢说话,只一的签屈辱条约。

自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当时为国际承认的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中俄声明文件》。自此,俄人势力开始入侵外蒙古。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为成功北伐,1923年,与苏联建立良好关系签订《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确立联俄容共政策但确定共产主义并不适合中国。
1946年,根据雅尔塔密约,苏联迫使国民党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侵害中国主权,划分势力范围。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哪怕苏联在某些方面对中国提供帮助,但也改变不了他也是在掠夺的本质。落后就要被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国在屈辱近代史中吸取到的教训。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觉得中国是块肥肉,想要吞下。
每个国家的外交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让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而那时候的苏联也只是做了最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事情。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苏联也算是为中国在国际的发展出了一份力,在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当时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
在建国初期,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苏联政府还帮助援建恢复经济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个重点项目。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苏联一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苏在边境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包括珍宝岛事件,两国一度处于核大战边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而后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恢复。

1991年,苏联解体,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旨在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9年,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21年,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结2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条约》延期。

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访的惯例。
而对于中俄这种友好的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多次搞小动作,想要挑拨。

北约国家经常想逼迫中国“二选一”,是选择与欧美以及其他印太国家的关系,还是选择与俄朝伊的关系。
北约32国还将中国称为俄乌冲突的“关键助推者”,对华施压力度一再增强,想迫使中国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

而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多次谈话中,美国发言人也多次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想要让中俄关系因此而有隔阂。
但中俄都不是任人捏的小柿子,都是有着自己判断的大国和盟友。所以在各种留言中,都会表明自己该有的态度。

“中俄关系树立了大国邻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胁迫!”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俄要保持高度战略互信,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国会继续与俄罗斯在国际上合作,共同应对世界局势。”
在面多北约多国的指控,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交底了对俄的政策,表明中俄之间这种关系并非冷战式的结盟,而是一种更为成熟、更具韧性的“大国友好”模式。

我国外交部长王毅的这番表态,不仅是中国给俄罗斯递上的一颗定心丸,更是对美国以及北约的回应。
而俄罗斯也没有辜负中国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在接受三位美国博主采访时,他直言:“美国人应该清楚,俄罗斯永远不会违反与中方在法律和政治上所应承担的义务”

而在进入2025年之后,面对普京最想要的中国能够跟俄罗斯深化战略层面的合作,中方也在暗示会中国有意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
中国对于尊重、支持中国的国家,一直都是抱着友好的态度相对。对于保持友好关系、已经建交75年的俄罗斯,我国也是不吝啬的。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世界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建交75年来,双方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中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成为两国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中俄关系良好发展,是利于俄罗斯以及利于中国的,所以中俄双方都会一直保持着这种良好关系。
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世代友好,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