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博主郑少康说,很多厂商明明提前很久就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新品信息,不管是问界M8的规格价格,还是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甚至是兆瓦级快充的参数,其实早就在行业报道和供应链消息里透得七七八八了。
但有意思的是,大家似乎都默契地选择视而不见,非要等到对手正式发布那天,才突然表现得像被惊醒一样手忙脚乱地跟进。







朋友们,你们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汽车博主郑少康说,很多厂商明明提前很久就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新品信息,不管是问界M8的规格价格,还是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甚至是兆瓦级快充的参数,其实早就在行业报道和供应链消息里透得七七八八了。
但有意思的是,大家似乎都默契地选择视而不见,非要等到对手正式发布那天,才突然表现得像被惊醒一样手忙脚乱地跟进。
朋友们,你们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这不一样的,需要完整的组织机构,足够的开发人员,自上而下的决策以及体量,否则只能等待产业链的链条成熟。蚕蛹化蝶,鲤跃龙门背后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比亚迪高管大部分是985,很多呆了20年甚至25年,基本是自己培养的。比亚迪已经有12万研发人员百万员工,涵盖大部分产业链,大约已经有3万985毕业生。从前几年医疗产品,磷酸铁锂,插电混动至智能辅助驾驶等,无不展示强大的工业铺设能力,从研发至制造一条龙。
历史重新推演,涛声依旧。早期功率芯片,电池与电驱出于自建,至今搞定厂家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一己之力,挽磷酸铁锂狂澜之既倒,绝处逢生添新章;单枪匹马,扶插电混动大厦于将倾,柳暗花明又一村。高瞻远瞩的战略,深谋远虑的布局,锲而不舍的投入,甘之如饴的追寻。水滴石穿,一脉相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别个谁能坚持下来?迪子即使财务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依然连续十几年研发投入高于利润。千千万万车主真金白银的支持,国家与地方政府鼎力相助,也缺一不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毫末之木长成参天大树。蓦然回首,已在灯火阑珊处。
有的摸着石头过河,有的摸着友商过河,还跌跌撞撞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