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林洙:34岁时嫁给61岁梁思成,忍受10年无性婚姻,她太会算计

暴躁车评 2025-03-18 11:25:14

1962年的时候,梁思成这位在学术圈里头摸爬滚打好多年的大佬,干了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你猜怎么着?他亲手给自家的资料保管员林洙写了封情书。这事儿可真够劲爆的。

这是一封一位教授写给工作伙伴的情意绵绵的信,展现了这位61岁老先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林洙直接在梁思成面前拆开了那封情书,并大声念了出来。没想到,梁思成听后竟害怕得像小孩子一样,躲到了墙角。

“我以后绝对不会再给你写这样的信了。”梁思成轻声细语地说,主要是因为他们俩岁数相差太大;再加上身边所有人都反对他们这段感情,家里的亲人、自己的孩子都不肯接纳林洙,都觉得她是想借着梁思成往高处爬,图的是名声和钱财。

多年后,梁思成走了,他的妻子林洙没选择留在他们的家,而是动手整理起梁思成的书籍。大家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她一直就像个资料保管员一样,默默管理着梁思成的东西。

这段情起初并不被大家所看好,但后来,当林洙真正理解了梁思成,大家也开始真正了解林洙了。对她的评价变成了:“她挺有心计的,算是个挺有特色的女子。”

【震撼世人的老少恋】

刚到清华那会儿,林洙才二十岁,她是梁思成老婆朋友家闺女。虽说常去梁家,可他俩头一回碰面,却是在清华建筑系的走廊上。梁思成一看她,就说:“这小姑娘长得真俊啊!”他俩压根儿没想过,之后命运会给他俩牵上线,让他们的日子来个天翻地覆的大变样。

林徽因走了之后,梁思成心里特别难受,整天想着老婆,连工作都提不起劲了。林洙这人不太会说话,但她还是费尽心思找些话题,就想让梁思成开心点。这么一来二去的,他们俩的感情倒是慢慢变好了。

林洙成了梁思成的资料助手,还得负责照料他的生活,比如盯着他按时吃饭吃药。在梁思成家里,他们天天见,聊着聊着,话题就越聊越宽了,从日常琐事一路聊到了婚姻大事。慢慢地,林洙开始对梁思成这位学者的风采有了些体会,觉得他真的挺不凡的。

感情这东西,慢慢地就悄悄萌发了,可林洙一点都没察觉到。梁思成呢,因为年纪问题,一直不敢跟林洙表露心迹。不过,后来事情有了转机,有个外地姑娘给梁思成写了封求婚信。梁思成收到信后,压根儿没打算拆,林洙倒是觉得挺逗,就自己拿起笔回了信,最后还让梁思成签了个名。

林洙回答说:“咱俩见面时,你戴条红方块巾吧,手里最好再捧朵花,这样我好认你。”梁思成故作恼怒地说:“你这么跟老人家打趣,当心挨巴掌哦。”

不一会儿,氛围就变得轻松愉悦了,梁思成很自然地聊起了自己再婚的念头,他直接说道:“我有再婚的打算。”不过,他还有一层意思没讲明,那就是他心里已经喜欢上了林洙。之后,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写了一封情书,暗暗找人转交给了林洙。

林洙当梁思成的面读那封信时,梁思成心里直打鼓。没想到林洙读信读着读着,眼泪就下来了,接着她一把抱住了梁思成。就这么着,他们俩算是正式“好上”了,紧接着就开始筹划结婚的事情了。

因为年纪和学问上的差异,梁思成再娶林洙这事儿,外面议论纷纷。林洙以前是个资料员,还离过婚,这些都是大家对她不满的地方。不少人觉得,林洙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名气,想当建筑界里的“第一夫人”。

那时候,梁思成总是安慰和支持着林洙,只跟她聊些生活中的开心事,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他从不提起,也从没问过林洙为啥要嫁给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外面那些对他们俩的各种猜想全都没成真。林洙并没像大家想的那样,一得到名和利就马上离开梁思成。那些闲言碎语总算是停了,林洙心心念念的和梁思成的好日子,眼瞅着就要开始了。

可后来发生的那场风波里,林洙莫名其妙地被扯进了一个让她特别丢脸的“贪钱事情”。那时候,清华里头出了一起贪钱的事儿。没过多久,那些沾边的人就都被处置了,巧的是,里头有个人和林洙是老乡。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瞅准了这个点,就开始瞎传话说林洙也掺和了那贪钱的事儿。

那时候,全校的老师学生,还有整个搞建筑这行的人,都觉得林洙铁定是个贪钱的人。大家拿这事儿来指责梁思成,说他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找了个不老实的女人做老婆,肯定会把自己的好名声给毁了。

这天,林洙干完活回到家,心里头直打鼓,不敢瞅梁思成,一溜烟儿钻进卧室,趴床上就哭了,眼泪把被子湿了好大一片。哭着哭着,她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抬头一看,梁思成就站在眼前,绷着脸,眼神挺严肃。

梁思成讲道:“我断定你没掺和这事。”这话一出,林洙的眼里顿时闪起了光。毕竟外面流言四起,虽说梁思成平日里足不出户,整天埋头在书房里钻研,可难免还是会听到那些闲言碎语。林洙心里直打鼓,生怕梁思成被那些谣言给蒙骗了。

不过梁思成接着表示:“只要你肯认错,就算犯了错,咱俩的关系也不会受影响。”他又着重说道:“我心里清楚,你压根儿没贪污,是有人从中捣鬼。”讲完这些后,梁思成又变回了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喊着林洙一起去吃饭。

林洙每次想到那天,眼眶就忍不住泛红:“那时候,大家都议论纷纷,说我肯定还干过不少丢人的事儿,笑话梁思成找了个有污点的女人当老婆。可他呢,一点都没在意,不光没疏远我,反而对我更好了。”所以,林洙心里打定主意,要为了这个男人倾尽所有。

爱情这东西,得两个人一起努力。梁思成对林洙那是深信不疑,而林洙呢,对梁思成也是啥都尊重。她心里头明镜似的,从没琢磨过要顶替林徽因在梁思成心里的位置。

某天,梁思成拎上了林徽因生前最爱的两盆花儿,去她的墓地看了看。回到家,才发现林洙已经准备好了一桌饭菜,等了他老半天。梁思成心里过意不去,连忙说:“我刚才上山祭拜徽因去了,本该也叫上你的。”

林洙讲道:“我够不上格去那边,你回来晚我也不会心里不舒服。我就是觉得对不起,光顾着咱俩的日子了,把林先生给忽略了,她以前教我英语可上心了。”

梁思成和林洙的日子里,经常能看到这样温馨的小场景,这些日常的积累,慢慢地让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点点积累到了彻底的转变。

【托付一生】

十年前那段混乱日子的一天夜里,几个胳膊上套着红布条的大块头,手里攥着手枪和小刀,闯进了梁思成的家。他们一进门就嚷嚷:“说你们是搞破坏的,想活命的话,赶紧拿钱出来!”

林洙跟那几个大块头争辩,说他们假借工作之名敲诈勒索。这话惹毛了他们,其中一个家伙拎起皮鞭,嗖的一下就抽到了林洙的脑袋上,她疼得立马倒在了地上。那家伙还不解气,又追上去继续抽打她。

梁思成一下子冲上前,紧紧抓住了那个大块头的手臂,生气地喊道:“你们不能动手打人!有啥理由打人呢?”由于上了年纪,梁思成的力气显然不如那个壮汉,不一会儿他就脸色苍白,喘不上气来。林洙看到这个情况,连忙大声呼救:“各位邻居,要出人命啦!”

那些人担心闹出人命,就丢下句狠的:“明天中午,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说完就赶紧溜了。第二天早上,梁思成就催着林洙离家出走,想自个儿对付昨天那帮人。可林洙却说:“我懂你的打算,但我不能走,我铁了心要跟你在一起。”

经过十年的风波不断,梁思成遭受了众多的磨难,一拨又一拨的举报和揭露让他忙得喘不过气,最终累垮了身子,从一位幽默风趣的学者变成了干瘪虚弱的老人。到了1979年,梁思成心怀不解离开了人世,他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

林洙讲道:“因为那段是非颠倒的时光,思成觉得他在西方国家学的那套都不对劲,他干的每件事都好像搞错了,但他又搞不清错在哪,感觉心里头空落落的。”

林洙心里当然很难过梁思成走了,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在梁思成离世后,默默动手整理他的书籍资料,就想把他的学问一直传下去。有人跟林洙感叹:“你真是不容易啊!”毕竟,她和梁思成才结婚没多久,就赶上了那段混乱的日子。等风波好不容易过去了,梁思成却又离开了人世。

对于这事儿,林洙是一点儿也不带犹豫的,她说:“我心甘情愿,选这条路我从来没后悔过,反倒觉得能当上他老婆,是老天对我的恩赐。”就像是一种深信不疑的承诺,他们俩就是靠着这个,一起熬过了那些苦得没法说的日子。

梁思成走后,林洙老想着他这辈子做的事儿,哪些是好的,哪些有争议。她觉得,老公留下来的那些学术书和报告,对以后的人继续研究特别重要。所以,等那些搞破坏的人都被处理了,林洙就给中南海写了封信。信里头说了两件事:一件是要给梁思成恢复名誉,另一件就是她想把这些遗著给整理出版。

中南海的大佬们迅速回应,给相关单位发了批文,组建了梁思成文集编辑团队,并明确了他们的主要职责。为了给文集配上合适的图片,林洙下决心读了梁思成写的那本22万字的《大同古建筑调研报告》。她一点一点地啃,硬是把这本书给读透了。不仅如此,她还弄懂了那本让学术界头疼不已的古籍《营造法式》。

给《中国雕塑史》配上合适的图片真是个大难题。这本书其实是1930年梁思成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一个大纲,里面全是文字描述,一张图都没有。林洙回忆说,她当时翻看着丈夫写的大纲,看到上面写的“参考某图”这样的标注,真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她无意间翻到了梁思成的笔记,里头有个“Oswald”的字眼跳了出来。她心里一盘算,觉得提纲里那个“O”肯定就是Oswald的简称。于是,她立马去了图书馆,想找位最有经验的管理员帮忙。她跟管理员说,自己在找一本外国书,但书的名字和作者她都不知道,只知道作者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是“O”,而且那书还挺厚的。

老先生一听,立马给林洙翻出了Oswald Siren写的《中国雕塑》这套书,一共有上、中、下三大本。林洙拿着笔记,一张张图片仔细对比,结果全都对上了。不过,这三本书不能带出去,所以她每天都会去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就这样,靠着这股子死磕的精神,林洙最终找到了梁思成提到的那些图片。

林洙下了不少实打实的苦功夫。以前,她给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些地方的管理单位都写过信,求他们帮忙拍点照片。后来林洙感慨地说:“真心感谢那些好心但不知道名字的朋友,给我寄来了既清楚又好看的照片,而且一分钱都不要。”

她讲起自己最感到遗憾的事儿,那就是1969年北京城墙被拆那会儿,梁思成像个小孩子似的,兴奋地说西直门那儿挖出个元代城门,求着她去给拍张照。林洙那时候想都没想,直接回了句:“你是想让人家把我这个挂着虚名老婆的帽子给摘了,当众羞辱一番吗?”

林洙心里一直记得,那次梁思成的脸突然扭曲了一下,看起来特别痛苦。那一刻,林洙觉得自己懂了他,但其实差得远呢。后来,梁思成走了,林洙再读他的书,才发觉以前自己对他的了解真的太少了。

经过好多年的琢磨,林洙总算是把梁思成给搞懂了。因此,每当聊起梁思成,她总是滔滔不绝,满脸兴奋。但要是说到自己,她就变得话少了。可能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那些,就是作为一个妻子应该做的,没啥好说的。

梁思成在临终前那段日子,因为病情严重,只能整天躺在床上。一直是那个年轻的她,也就是林洙,在细心照料。他跟朋友们提起时总说:“这几年,真是亏了林洙在旁照顾。”他是想让朋友们别再误会林洙,而林洙呢,从来都没为自己辩解过半句。

梁思成走后,林洙那年才四十四岁,她没再找人成家,而是一心一意照顾着梁思成的母亲,直到老人家活到九十多岁去世。从那之后,林洙的生活重心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替梁思成整理他的书籍和作品。

梁思成走了以后,林洙大多时间都待在女儿家,只是时不时才会回清华园,回到她和梁思成以前住的地方。她心里老想着,要是能再和梁思成在校园里一块儿走走,就算只是一小会儿,那该多好啊。

但说到这世上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生与死的距离。林洙拼尽全力推广梁思成的学术观点,就想让更多人见识到它们的精彩,但她自己却一直站在聚光灯之外。她所做的这一切努力,那些看似“费尽心机”的举动,其实都源自最纯粹的爱。

0 阅读:2

暴躁车评

简介:暴躁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