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揭秘北京地区常见毒蘑菇——溶血型&其他类型蘑菇中毒

文峻评健康 2024-08-29 21:17:00

5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蘑界杀手系列之溶血型蘑菇中毒

不采不食

野生菌

近期,北京地区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各种各样的野生菌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同时这也是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高发期。在此提醒大家: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菌,远离毒蘑菇保健康!

今天是我们揭秘蘑界杀手系列的最后一篇,为大家介绍北京地区引起溶血型中毒的蘑界杀手——卷边桩菇。卷边桩菇中毒的特征是:潜伏期较短,1小时左右患者出现胃肠炎症状,继而出现溶血。

蘑界杀手No.9 卷边桩菇档案

别名:

卷边网褶菌

危险等级:

Ⅰ级(高度危险) 北京地区引起溶血型中毒的剧毒蘑菇!

中毒高发期:

北京多发生于7-9月份。

杀手锏:

毒素成分目前尚不清楚。

识别要点:

卷边桩菇菌体的最大特点是靠近菌柄部分的棕黄色菌褶相互连接成网状,因此也叫“网褶菌”。它的个体中型至大型,有着棕黄色的脑袋,初期为半球形,内卷的菌盖边缘可以保护未成熟的菌褶,后慢慢平展,中部下凹呈漏斗状,湿的时候菌盖黏黏的,干的时候摸起来却有塑料感。菌褶用手按压两下能看到伤变暗褐色,切开之后会发现菌肉非常厚实,同时受伤的菌肉也会变成褐色。

生长环境:

常生于杨树等阔叶林地上。

中毒危害:

误食后一般30分钟至3小时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即出现溶血。推测是毒蘑菇中的某种抗原触发自身免疫系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攻击人体红细胞导致溶血。溶血的发展导致患者少尿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并引起贫血、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警示

卷边桩菇作为“条件可食用菌”隐藏很深,也许很多次吃都没事,突然有一次吃就中毒了,而这次中毒可能是致命的。卷边桩菇于1785年首次在法国发现并命名,是一种在欧洲经常导致中毒的种类,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中毒。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引起了中毒事件甚至死亡!

其他类型蘑菇中毒

今天为大家介绍北京地区引起其他类型中毒的蘑界杀手——鬼伞属蘑菇。鬼伞属蘑菇中毒的特征是:与酒同食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蘑界杀手No.10 鬼伞属蘑菇档案

有毒成员:

墨汁拟鬼伞 毛头鬼伞 晶粒小鬼伞 白小鬼伞

危险等级:

Ⅰ级(高度危险) 北京地区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毒蘑菇!

中毒高发期:

北京地区多发生于7-9月份。

表1 有毒鬼伞属蘑菇档案

墨汁拟鬼伞图

毛头小鬼伞图

晶粒小鬼伞图

白小鬼伞图

中毒危害:

鬼伞属蘑菇含有鬼伞素,与酒同食后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表现为全身性的反应,各个系统均有症状发生。

★ 患者可出现面部潮红、多汗、心慌、眼结膜充血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 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眩晕扽等神经系统症状;

★ 恶心、呕吐、腹痛、急性肝损伤等消化系统症状;

★ 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饮酒剂量相关。

警示

误将鬼伞属蘑菇与含乙醇物质同食后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发生迅速,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双硫仑样反应有诱发心肌梗死和致死的可能。

再次提醒大家:珍爱生命,勿采勿食野生蘑菇!

感谢 中国疾控中心 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李海蛟老师提供的蘑菇照片。

-参 考-

向上滑动阅览

1. 陈作红. 民间有毒蘑菇鉴别方法误区[J]. 森林与人类,2016(8):84-85.

2. 梁嘉祺,章轶哲,张宏顺,周静,司静,郎楠,钟加菊,吴安忠,李钟峰,李海蛟,孙承业,2024. 北京市毒蘑菇名录. 菌物学报,43(6): 230331.

3. 陈作红, 杨祝良, 图力古尔, 等.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M]. 科学出版社, 2016.

4. 陈雪凌,肖啸. 双硫仑样反应致死的研究现状及其法医学诊断[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35(4):426-429.

供稿:市疾控中心食卫所 王同瑜 马晓晨

编辑:Suki

0 阅读:2

文峻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