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话喝粥

鹰瞳的世界 2025-02-03 06:10:35

我每次在外面吃完一顿丰富的午餐,晚上回家就只想喝粥。

内人善做营养粥,在粥锅加入莲子、百合、银耳、核桃仁等,味道很香,但我还是忘不了童年喝的那些充饥的粥!

营养粥▲

我外祖母在世的时候,物资比较匮乏,凭票供应副食品,春节时,标准会稍提高一些。

就这样,年夜饭还是精打细作,荤素结合,例如,她老人家做一鱼三吃,买来肉鲜刺多的土鲮鱼,剔肉剁泥调味,与骨一样煎成微黄,将鱼饼切条炒菜,刺儿剁碎了,并不扎口;鱼骨带头焖柚子皮,或用鱼头鲜芹煲豆腐汤或萝卜汤等,都是一味美羹。家里还想方设法买些毋须肉票的猪头肉,放八角、桂皮等大料滷熟,喷香软烂,是餐桌上的“硬菜”之一。外祖母说,猪头肉肥而不腻,很下饭,此是实话。故多年我好这一口滷猪头扒猪脸,如今年纪大了,为健康着想,才有所收敛。

鱼头豆腐汤▲

依稀记得,过了大年初一几天,家里总要熬一锅粥让我们吃。

外祖母说,粥可以清肠胃,避免积食。幼学之年的我很不情愿吃粥,大鱼大肉多好呀,哪里知晓长辈的一番苦心。

近二十年,物资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腰包也鼓起来,消费的方式有了变化,许多的家庭不再为年夜饭忙前忙后,搞得体乏神倦,而是打电话到酒楼预订,选择外出吃年夜饭,省时省事。既使在家做,买些半成品食材稍加工即可,不必一一拾掇了。我们家也一样,年夜饭去酒楼,按时入席就餐,饭菜按套餐批量烹製,上桌的速度极快,多为含喜庆意头的山珍海味,油荤肥肴。总的说来,大多数年菜平时也能吃到,故年夜饭重在一个亲情,全家围坐,边吃边唠,度过最温馨的一段良宵美辰。

酒楼年夜饭▲

这些年“破五”未到,我已对盘中的鱼肉没了胃口。

更要紧的是,嘴中起泡,舌尖发红,触食疼痛,大概是吃多了热气大的食物,上火了。外祖母早已离开人世,内人是家中的“大厨”,烹饪是她的乐趣。她笑瞇瞇端出煲好的一大锅白果腐竹丝咸肉粥,对晚辈儿们说,这餐吃粥和蒸萝卜糕,清淡些清肠胃。又开导像我当年不解的孙辈儿说,喝粥好啊,周周(粥)到到,细水长流呢。粥水有神功,我喝了两餐粥,口胃舒畅,竟然祛了火,饮食恢复正常。

白果腐竹丝咸肉粥▲

关于粥,《本草纲目》是这样介绍的:“煮米为糜,使糜烂也。粥浊于糜,育育然也。”

在北方粥是一种用粮食煮成的稠状物,有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之分,也可以按往粥里加入的食材不同分为青菜粥、扁豆粥、南瓜粥、萝卜粥、山芋粥等等。祖籍江南老家盛产大米,粥又叫做“白粥”。白粥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如膏状的物质,俗称“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中医认为,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清代学者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盛赞“米油可代参汤”。另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对于体弱多病者,常喝白粥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

《本草纲目拾遗》▲

我出生时“三年自然灾害”的阴霾还没有散去,每天人均还不到半斤杂米。

听母亲说,那时煮的粥,米粒儿就像虾米一样散落在菜叶上。断奶后,为了养活我,家里每顿都为从粥锅里捞出米粒而犯愁,后来只好抓一把米放在一只小小的搪瓷缸里,加入适量的水,置于灶膛里与大锅粥一起煮。锅里的粥煮好了,搪瓷缸里的粥也熟了。我头枕母亲的胳膊,躺在她的腿上,眼睛随着母亲手中的汤匙来回转动,直到吃饱喝足了才心满意足地睡去。

幼儿时期喝粥▲

到我记事时,虽然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见到一碗白粥,我还会眼睛一亮。

那时我每天都喝大麦粥。大麦粥与其说粥,不如说是面糊汤。在锅里加少量的米,等锅里的水沸腾了,将预先准备好的用大麦面和水调制成的糊状物慢慢地倒入锅里,一边倒,一边用汤勺搅动粥汤,再盖上锅盖慢慢地煮熟。大麦粥不顶饿,记得去上学路上,刚出家门不远,在道边儿上撒一泡尿,便又觉得饥肠辘辘了。有一年冬天父亲晚间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小麻袋玉米棒子,如获至宝,气喘吁吁背回家,高兴得唱起了小曲儿。他徒手搓下玉米粒儿,装进一只旧府绸缝制的袋子里,然后拿榔头砸碎煮粥。

大麦粥不顶饿▲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越来越好,我对喝粥倒没有什么感觉了。

后来生活富足了,更把喝粥当作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再后来参加工作,物质财富越来越多,招待越来越奢侈。有的人花公家的钱不心疼,越吃越精,越吃越奇,更有甚者鼓吹“吃什么补什么”,什么猴脑益智、鹿血壮阳、虎骨补钙,连野生动物都跟着遭殃,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曾经以粥充饥的时光。

蟹虾大米粥▲

现实中,许多名人都爱食粥。

近代散文家梁实秋原不是个好粥之人,自从喝了母亲熬的小薄铫儿粥,顿觉“甘之如饴”,对粥另眼相看,坦承“某些粥还是蛮好喝的”。他对加大把白菜心,撒上盐和麻油的“菜粥”,以及将嫩荷叶铺在熬好的粥上,粥绿荷香的“荷叶粥”尤为青睐。作家陆文夫喝粥不分贵贱,有一次,他与几位友人乘车到苏北采风,车在雨中抛锚。等待救援时,陆文夫不急不噪,走向路边雨篷下的粥摊,一连喝了两碗清粥,并对他人夸道:“不能放弃,好粥。”看来这寡淡清粥,不逊《美食家》中的姑苏美食,这是一种旷达的情怀和独特的体验。

陆文夫作品《美食家》▲

▲吾本凡夫俗子,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烹饪的基因,水准平平,却使煲粥这门厨技和执著后继有人。

菜干猪骨粥是我爱煲的粥之一,后来别出心裁,改良成菜干花生碎肉粥,油润鲜香,每次喝得锅底朝天。至于燕麦淮山大枣粥,爽牙耐嚼,是我家早餐的“标配”,隔三差五煲一次,不曾喝厌。

菜干猪骨粥▲

蛇年新春,按家中的老规矩,煲好一次粥给全家喝了,煲的啥粥你们猜?哈哈,猜对了!蛇羹粥。

蛇羹粥▲

《闲居》唐 白居易

空腹一盏粥,饥食有余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

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

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

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

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