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腊梅”香

鹰瞳的世界 2025-02-18 07:42:35

回北方探亲一个月,生活规律,基本居家,早晨跑步,晚上陪父亲散步才出门。

北方冬季的清晨▲

早上六点出门时天还没亮,鸟鸣嘹亮,人家爱犬睡意蒙眬地零星吠叫。

一路随机碰到家猫、流浪猫。一边跑,一边数几只狸花、几只橘猫、几只三花、几只奶牛猫,享受“开盲盒”的乐趣。天气温暖时露面的猫较多,反之牠们就“躲猫猫”,少见踪迹。

一路随机碰到家猫、流浪猫▲

在公园拉伸时,时常有好奇的喵星人强势围观,突然从假山旁、草丛里、树梢上“长”出好几只猫头来。

要是正巧碰上爱心人士餵猫,更是“盛况空前”,十几只猫挤在一处,埋头幹饭。还有“社交达猫”不怕生,跳到在公园长椅上休息的老人怀里,蹭蹭贴贴,让他们心花怒放。

十几只猫挤在一处,埋头幹饭▲

早晨是猫的天下,夜里则有不怕冷的“钓鱼佬”坚守岗位。

河边的垂钓者有时因为北风凛冽骂骂咧咧,但每晚必到,绝不退缩。走过去又看到放着音乐独自跳操的男女,看样子是中老年人,播放的却是情歌、劲歌,蹦跳舞动,热火朝天,给冬夜平添了暖意。还有上班族晚饭后出门遛狗,在小公园和“狗友”热络交流。

看到放着音乐独自跳操的男女▲

桥下新开的面店生意一般。人间真味,就在这日升日落,晨钟暮鼓的琐细日常中。

两位青年男女一年内把招牌从“港式边炉”换到“烤肉披萨”,又换到“宇飞牛肉面”,努力是努力的,就是不知生意还能支撑多久。生意真能在宇宙中飞起来吗?不得而知。旁边几家“托管”机构倒生意兴隆,每晚门口都停满了电瓶车、私家车,家长等着接回放学后又继续到那里补课、做功课的孩子。还有家便利店,跑腿取件的“骑手”忙忙碌碌,穿梭其中。

“宇飞牛肉面”饭馆▲

走走停停,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冬天的花就要落下帷幕。

冬季首先会想到梅花。其实梅花通常盛开于初春的二月中下旬,甚至迟至三月初。蜡梅(虽叫蜡梅,然非梅类)才是真正的冬花,开在腊月。如果腊月里没有雪、没有蜡梅,整个冬天也就没了依托,少了精神,缺了灵魂。

梅花通常盛开于初春的二月中下旬▲

水仙花也开在冬天,不过多摆在室内案头,是岁朝清供,属于文人的雅趣。

我曾去过福建漳州看到户外成片的“水仙花海”,但漳州毕竟是温暖的南方,不能代表寒冷之冬。山茶花冬天也开,但花期长,一直开到春天,说它是春花也没错。所以,代表冬天的花,首推蜡梅。

水仙花也开在冬天▲

蓝天下冬阳里,和好友在当地植物园走一走,蜡梅开得正旺。

人都被熏成了暗香,浮动且浮想,记起了一连串往事,都是香的。蜡梅似乎也闻到了“香的”往事,它越发激励自己,散发香气。那天,我们看到了素心蜡梅、虎蹄蜡梅、金钟蜡梅。又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株狗牙蜡梅(花瓣狭长形似狗牙),别看它名字不雅,品种也“贱”,其实狗牙蜡梅花瓣淡黄修长,朴实平凡,别有野趣。

终于找到一株狗牙蜡梅▲

以前常去苏州,在苏州园林的粉墙下,偶尔遇到一株蜡梅,真是欢喜,人一下子来了精神。

香气,有一种蛊惑的魅力,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令人兴奋。冬天去寺庙,也会在某个拐角遇到一株幽香的蜡梅,把善男信女吸引过去。腊月里,中庭的银杏,黄叶落尽,风光不再。寺庙偏僻一角的蜡梅竟唱起了主角,我会不由自主上前嗅嗅,拍个照。

苏州园林偶尔遇到一株蜡梅▲

一般来说,蜡梅枝干板直无态,缺乏韵致,格调不如梅花。

但也不尽然,苏州佛教居士林里两株蜡梅树就很有曼妙曲折之态。可见凡事都有例外。

赏蜡梅未必要在植物园、苏州园林、寺庙。有一年,我和好友去爬巢湖四顶山,山脚下农舍边有一棵高大的蜡梅树,正值满开,真是“香煞人”。我们在树下流连一番,然后离开。一边上山,不时回头,香气似乎一直跟着我们,把它带到了山顶。说来奇怪,那天我们上山格外轻松,似乎蜡梅的香气给了我们加持。这是我印象中最美的一棵蜡梅。

一棵高大的蜡梅树,正值满开▲

苏东坡、黄山谷(黄庭坚)最早咏蜡梅,并为蜡梅定名。

苏东坡在《蜡梅一首赠赵景贶》里写道:“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黄庭坚的《戏咏蜡梅二首》诗后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工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苏东坡赏梅图▲

南宋王十朋的《蜡梅》记载了苏轼和黄庭坚的定名之功:“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

诗里的“坡谷”即苏东坡和黄山谷。苏黄都因花色似蜜蜡,称之为蜡梅。蜡梅开在腊月,称腊梅也无不可。宋人推崇苏黄,执着于蜡字,用的是“蜡梅”而非“腊梅”。明清之后则腊梅、蜡梅并用。

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

《梅 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