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是一项大型输水工程,耗资2500亿,惠及4.38亿人,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累计输水超过586亿立方米,总长度达到4350公里。
这么一项史无前例,伟大的水利工程,等同于硬生生地造出一条水深3.5米-9.5米,宽度50米-70的封闭人工河。
这样一条活水的河流中,简直就是鱼类的天堂,除了有网友在南水北调中拍到成群结队的鱼,居然还首次发现野生红鳍鳈。
这种被誉为:自然中的珍稀精灵,在过去几乎绝迹,如今出现在南水北调中,可见这里的生态不一般,这不禁让网友产生好奇,南水北调的鱼究竟有多大?
成群结队的鱼2023年,河北保定一个网友在南水北调的大桥上无意间拍到成群结队的鱼在水中游动,至少有几十条大鱼,其中一条大青鱼的样子至少有几十斤中,肥的像小猪,后面几条鱼看上去就像是小蝌蚪一般。
要知道,南水北调的水毕竟到最后是给人喝的,水质肯定是有保障,所以在南水北调的引水闸当中都会有过滤网,体型较大的鱼肯定会拦在上游,只有一些小鱼才能顺流而下,这条大青鱼估计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干渠道。
没有天敌它,体型居然变得这么大,可见南水北调的水生态环境不一般啊。
青鱼成年以后的体长可以达到1米左右,还有一些体型庞大的,长度可以接近2米,在记录中青鱼最大的长度已经达到1.8米,体重超过200斤,不过这是人工养殖,并不是野生。
从这不难看出,青鱼的体型还是非常巨大,再加上青鱼并不是单打独斗,它们十分喜欢群居,因为在食物补给时,会遇见天敌的进攻,很容易遭受危险,所以在群体生活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青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普通的鱼类七八岁才能进入繁殖期,但青鱼三四岁就可以,每一次产卵的数量高达几百万颗。
野生的青鱼没有环境的束缚,一般都是野性很难驯的,如果在野外海域遇见,一定要远离这片海域。
所以看到南水北调现在出现青鱼,很多网友便想要申请出战,更有网友喊话:“别让它们泛滥……”
先不说能不能钓到青鱼,就南水北调两道加装的防护栏,足以说明一般人不允许进去,更别说钓鱼,这要是进去,帽子叔叔肯定第一个过去请你喝茶。
水里的生活田条件好了,就连红鳍鳈也来凑热闹。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近日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对调节池工程进行水生态状况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一条全身偏红的鱼类。
经过专家的鉴定,初步认定这是红鳍鳈,要知道,这种鱼已经快要绝迹,更不要说野生的。
红鳍鳈的生长环境非常苛刻,尤其是对于水质的要求,一般它都是在偏中性的软水中生活,野外的红鳍鳈主要生活在山涧小溪,河流湖泊中,一般在村子周围或者是城市周围很难遇见。
再加上工业污染等多种原因,野生的红鳍鳈几乎已经没有了,可以说,现在在南水北调中发现这种稀奇的鱼,再一次说明南水北调的水质。
其实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渠道中放的鱼也是经过非常严格筛选,而这些鱼的条件主要是一些适应性非常强,有利于生态修复的鱼类。
为了改善水质,南水北调水源按照非常严格的38:10:2的比例,放流150多条鲢鱼,鳙鱼以及草鱼,用来控制浮游生物和藻类的数量,从而防止水体出现富养化。
目前为止,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三类以上,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二类以上。
有人或许好奇,这么些鱼,难道不害怕鱼类泛滥吗?
殊不知,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我们担心,如果鱼类数量过多,管理部门会通过生态捕捞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这种捕捞的方式要比在水库,或者是湖里的捕鱼效率高的非常多。
不过,南水北调的生态系统也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防范外来鱼类的入侵。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打破水体间原有的生物地理屏障,同样也为一些外来鱼类提供了渠道,而这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当地的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非常的影响。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某个物种的壮大自己的群体,可能会对原本的长江口的咸淡水鱼类有很的影响,尤其是须鳗鰕虎鱼和双带缟鰕虎。
千万不要小看这两种鱼,它们的牙齿锋利,几乎没有天敌,可能会把当地的小鱼小虾一下子吃光,从而也就会给局部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度担心,一些工作人员会经常对鱼类数量和水质进行常态化的检测。
如果发现对水质或者是里面的鱼类产生影响,就会对某一种鱼类采取定向捕捞,所以说,水渠中的鱼类不可能让它们独大。
“南水”的重要性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北方受水区的生活、生态和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这杯“南水”为中线工程沿线1亿多人不再为饮水发愁。
许多地方更是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烧水壶结水垢的情况也不会再发生,一杯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至于南水北调里面的鱼长得又肥又大,足以看出水质的好坏。
参考资料
一杯“南水”的中国力量 国际在线2024-09-10 12:23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七年,调水量接近一条黄河 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环球网2021-12-13 09:32
南水北调:不只是调水,更是长远发展 2021-05-19
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首次发现野生红鳍鳈 (记者吴婷婷 通讯员龚晨)新京报2024-11-07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