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卫健委和医保局合并了!

壹眼观察 2025-02-09 23:44:29

热议再起:旧闻为何成焦点

最近,医疗领域一则旧闻在自媒体上掀起波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河北省黄骅市将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和医疗保障局(医保局)合并,成立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 ,这一事件虽是 2022 年 8 月 24 日就已正式揭牌的旧闻,却在近期热度飙升,成为医疗行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按理说,两年前的事件在信息飞速更迭的今天,本应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此次却再度翻红,不禁让人好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是当前医疗改革的大环境让人们对机构合并有了新的思考?还是黄骅市在这两年间取得了某些突破性进展,从而引发了新的关注 ?

合并背后:机构职能与改革脉络

(一)前世今生:职能大起底

在深入探讨二者合并的意义与影响之前,我们先来全面了解一下卫健委和医保局各自的职能。

卫健委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众多关键职责。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它就像是一位严格的 “大管家”,负责审批医疗机构的设立,确保其具备合格的场地、设备、人员等条件,从源头上把控医疗服务的质量门槛 。同时,对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出现过度医疗、违规操作等现象,保障患者能在安全、规范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在公共卫生领域,卫健委则如同一位守护大众健康的 “卫士”,制定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像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推广、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制定与执行等都离不开它。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比如,通过社区宣传、媒体合作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知识。

医保局的职责同样举足轻重,其中医保基金监管是其核心工作之一。医保局就像是医保基金的 “守护人”,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防止医保基金被滥用、骗取。对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费用进行审核,排查虚假报销、过度诊疗套取医保资金等行为,确保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真正为参保患者服务。在医保政策制定方面,医保局又像是一位 “设计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费用变化等因素,制定和调整医保政策,确定医保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缴费标准等关键内容。 比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药品的出现,适时将一些疗效确切、费用合理的新技术、新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参保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改革浪潮:从分治到融合

回顾历史,2018 年是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节点。在这一年,国家机构改革的浪潮涌起,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它整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 。这一整合,就像是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拼图碎片重新拼接,形成了一个统一、高效的医保管理体系,为实现 “三医联动” 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医保局能够更全面地统筹医保基金,统一管理医保政策,避免了之前因职能分散导致的政策不统一、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黄骅市在 2022 年的合并举措,更是在基层医疗改革领域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在正式合并之前,黄骅市卫健和医保就已经开始了 “亲密合作”。从 2022 年 8 月 2 日起,当地每周公布 “卫生健康和医保工作周报”,这一举措就像是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医疗、医保领域工作相关部门能够统一行动、分工协作。在周报中,详细记录了双方在各项工作中的进展,如医保基金的监管情况、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升措施等,通过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同解决。这种提前磨合的方式,为后续的正式合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合并后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

赞成之声:合并的诸多利好

(一)“三医联动” 新引擎

卫健委和医保局的合并,为 “三医联动” 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推动医疗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引擎。以往,医疗、医保、医药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壁垒,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墙,阻碍了信息的流通和政策的协同。在药品采购环节,医保局希望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轻医保基金压力;而卫健委则更关注药品的质量和临床使用效果,二者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形成合力 。这种部门间的不协调,使得医疗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患者就医成本居高不下,医疗服务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黄骅市的合并举措则打破了这一困境。合并后的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能够对医疗、医保、医药进行统一指挥。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不再是医保局独自摸索,而是与卫健部门紧密合作。根据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治疗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对于那些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的医疗机构,给予更高的医保支付比例;反之,则适当降低支付比例。这样一来,既激励了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又能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整合医疗服务和医保管理,黄骅市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些慢性病管理项目中,医疗机构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医保信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医保报销也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二)民众福利再升级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卫健委和医保局的合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升级。在公共卫生与医保协同方面,合并后的部门能够更好地统筹公卫资金和医保基金,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以前,公卫资金和医保基金各自为政,在一些疾病预防和治疗项目上存在重复投入或投入不足的情况。在慢性病预防方面,公卫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但由于缺乏与医保部门的沟通,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的医保报销政策不够完善,导致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不高。现在,合并后的部门能够从整体上规划资金使用,将公卫资金用于疾病预防,医保基金用于疾病治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保障链条。

在惠民政策整合方面,也让患者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红利。以往,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的惠民政策分散,患者很难全面了解和享受。卫健部门的一些免费体检项目,与医保的门诊报销政策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患者往往需要分别办理不同的手续,十分繁琐。合并后,这些惠民政策得到了整合,患者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了解和办理相关业务,大大提高了政策的可及性。在报销流程上,也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以前,患者在就医后需要分别向医保局和卫健局提交报销材料,等待审核的时间较长。现在,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患者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完成医保和卫健相关费用的报销,大大缩短了报销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医疗从业者的新机遇

对于医疗从业者而言,合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合并后的部门能够对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避免了重复工作。以前,医保局和卫健局都会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叠,这不仅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现在,统一的检查标准和流程,让医务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疗服务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医疗服务标准化方面,也将得到有力推动。合并后的部门可以根据医保政策和医疗质量要求,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在药品使用方面,明确规定哪些药品是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以及药品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了过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务人员的收入结构也有望得到调整。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按病种付费等方式逐渐普及,医疗服务性收入在医务人员收入中的占比将逐渐提高。以前,医务人员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品和检查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医疗的现象。现在,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能够激励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

质疑之音:合并面临的挑战

(一)协同而非合并?

在一片赞成声中,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卫健委和医保局更需要的是协同合作,而非合并。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原副局长徐毓才就明确指出,卫健主要的职能是提供医保服务,从医疗机构的设立审批、日常运营监管,到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开展等,都是为了给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而医保的主要职能在于购买医疗服务,通过医保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为民众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购买到性价比高的医疗服务 。这就好比一个是产品的生产者,一个是产品的购买者,二者角色不同,职责也不同。如果强行合并,可能会导致角色混淆,影响各自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如果卫健和医保合并,可能会出现既当 “运动员” 又当 “裁判员” 的情况,不利于医保基金的公正监管。

(二)与医改方向相悖?

从医改的大方向来看,当前正大力推行的三明医改模式,强调的是医疗、医保、医药 “三医联动”,各自发挥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018 年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就是从三明医改中吸取的经验,将原本分散的医保职能整合,加强了医保在 “三医联动” 中的核心作用。医保局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为医疗机构节约了成本,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同时,医保局还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不断探索,推行按病种付费等方式,激励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如果卫健和医保合并,这与当下三明医改 5 年内全覆盖的思路显然是不一致的,可能会打乱现有的医改节奏,影响医改的整体推进。

(三)基层试点的局限性

目前,卫健和医保合并的尝试仅停留在基层,如黄骅市这样的县级市。这也反映出这种合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市县级医保局的现状来看,它们基本不出政策,主要工作是抓政策落实和依法监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执法手段有限,加上熟人社会等因素,导致监管力度不够,医保基金监管存在漏洞。在一些地方,医保局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往往只能进行轻微处罚,无法形成有效的震慑。尽管目前医保仍然是市级统筹,但从长远来看,实现省级统筹是大势所趋。在省级统筹的背景下,市县医保局的角色和职能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专家提出,像药监一样,医保只设立到省一级,市县只成立一个事业单位医保经办中心负责经办服务,这种情况下,市县医保局与卫健局合并的意义就更加值得商榷了。

0 阅读:306

壹眼观察

简介:新媒体编辑+期刊编辑 分享最新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