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他拍下了一张非洲女孩饥饿照传遍世界,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月月半夜 2022-10-17 10:48:52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战国策》

一片翎羽如此之轻,连承载者都感觉不到丝毫的压力,而当其积累过多时,便会将一艘船碾碎。如果只有一小部分的东西,那还好说,但如果太多的东西,那就会导致轮子断裂。

同理,舆论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连钢铁都能融化。

这只是一个比喻,但最近几年,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都看到了言语上的恐怖。网络上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喜欢用打字的人,他们不在乎事实,只在乎嘴上说说而已。

他们根本不知道,当他们开口的时候,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可能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夸大,所以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个真正的媒体,你读了之后,可能会对“言论自由”产生全新的认识。

当年普利策新闻奖(美国媒体大奖)在1994年度的年度特写摄影奖中,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获得了奖项。

评审们一致同意他的摄影报道是很有水准的,而且他的作品让观众产生了很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反思。

一个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的新闻摄影是怎样的?这是一幅名叫《饥饿的苏丹》的画,你可能在书上或者网上看到过。

饥荒、贫困、战乱,在非洲这个落后的地方,简直就是“正常”的代名词,而这个少女,就是生活在这种绝望的环境里,她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力气,她只能匍匐在地,垂着脑袋,仿佛是在接受自己的命运,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温暖。

她的肤色是黑色的,因为饥饿,她的脑袋比平时大了一圈,就像是一尊死亡降临,等待着她的死亡。在少女的背后,是一头嗜血的秃鹰,正盯着那个小小的生物,似乎要把她当成自己的猎物。

苏丹本来就是最不发达的国家。那年苏丹发生了内战和饥饿,人民过着艰难和绝望的日子,联合国发放的粮食成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惟一指望。

但是那时,许多人并不了解苏丹的处境有多么恶劣。在没有烦恼的时候,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这个世界上的苦难,像杜甫这样衣食不愁,还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卡特前往苏丹的时候,他捕捉到了那个在饥饿和虚弱中跪在地上的小女孩在等待救济品的过程中,他被允许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饥饿的苏丹》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苏丹的饥馑和内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卡特因此赢得了1994年度的“普里策市”专题摄影大奖。

但下一刻,他的攻势就到了。许多人都在想,卡特为什么还要继续拍摄,为什么不把那个女人赶出去?他就像是一个人在啃着一个鲜肉包,一个从一个少女身上踏过去的荣耀,这种人,就该被人鄙视!就算是卡特的记者们,也是如此,一时间,卡特被杀了。

卡特逃了出来,而他的同伴,则是在一次“意外”中丧生。这让卡特感到无比的煎熬,因为不管他如何辩解,都没有多少人会去听真实的故事,他们只是依靠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随波逐流。

卡特渐渐的陷入了绝望,在得奖两个月后,他承受不住自己34岁的生活,在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之后,他就自杀了,他的死亡让他的怒火得到了平息,一些人开始为卡特说话:

卡特拍摄照片的时候,她不是一个人在荒原上,而是在她的旁边,有一群人在等着她,还有她的母亲。她手腕上的戒指表明她曾接受过国际人道援助,而这只秃鹰的习惯是吃死人,所以它的婴儿不会受到威胁;

卡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将这一幕拍摄了下来,想要让更多的人注意苏丹的饥馑,在拍摄了一些照片后,他将那只大鸟赶了出去,当她离开的时候,卡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他的心是如此的柔软,但最终还是被那些自认为是“主持正义”的人给抹杀了。而这个非洲姑娘,也是在2007年年生病而死的。卡特之所以买下《饥饿的苏丹》,是因为他希望大家都能为这些流民提供更多的援助,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为此而损失惨重。

这也是我们反对精神错乱,仅凭情感来判定的精神上的劫持和网上的语言。

在人们的自我意识完全被一群疯狂的好斗所代替的时候,所谓的“正义审判”只是可笑的刽子手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毕竟人不是上帝,任何人都会有瑕疵。

“言论自由”并不是说说就没有限制;伦理,用来限制自己,而非评判别人。

0 阅读:17

月月半夜

简介:每日分享最新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