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架从阿塞拜疆巴库飞往俄罗斯南部城市格罗兹尼的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近郊坠毁。这架载有67人的航班最终酿成38人遇难的惨剧,这本是一起令人痛心的空难事件,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发之初,外界普遍猜测这或许是一起鸟击事件——毕竟在航空史上,由于鸟群撞击导致飞机失事的案例并不罕见。然而,随着调查的推进,这一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阿塞拜疆方面的调查显示,失事客机的机身布满了弹孔,这显然不是鸟击能够造成的损伤。
在事故发生后的三天里,俄罗斯方面的表现着实让人费解。先是提出"撞鸟论",随后又抛出"机上气罐爆炸"的说法,这些解释在阿塞拜疆看来简直是"荒谬"和"不诚实"的。直到28日,普京才终于给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打来电话,对这起"悲剧性事件"表示歉意。
然而,普京的这通电话似乎并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好。虽然他承认客机在俄罗斯领空受到了"物理和技术干扰",但始终没有明确承认是俄方防空系统击中了这架民航客机。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在外交辞令中或许算得上是高明的话术,但显然无法让阿塞拜疆方面满意。
就在与普京通话的第二天,阿利耶夫便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事实是,阿塞拜疆的民用飞机在俄罗斯境内格罗兹尼市附近受到外部破坏,几乎失去控制。"这番话可以说是毫不留情面,直指问题的核心。
阿利耶夫进一步表示,虽然这不是一起蓄意事件,但俄方明显在试图掩盖真相。他向俄方提出了四点要求:致歉、承认错误、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以及赔偿。简单来说,阿塞拜疆要的是一个明确的说法和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含糊其辞的外交辞令。
大家都知道,在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作为独联体国家之一,曾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但现在,阿利耶夫敢于直接挑明俄方的责任,甚至不惜以强硬态度要求赔偿,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
其实,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就能看到这种变化的端倪。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军事实力受到质疑,经济也因制裁而承受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对俄罗斯唯命是从的独联体国家,开始逐渐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寻求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阿利耶夫这次的表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他一方面说这不是蓄意事件,给足了俄罗斯台阶下;另一方面又毫不客气地指出俄方试图掩盖真相的行为,并提出了明确的赔偿要求。这种既不过分激化矛盾,又坚持维护本国利益的做法,显示出阿塞拜疆在处理与俄罗斯关系时的自信与成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中的一个细节:当飞机遭到攻击后,竟然没有获得在俄罗斯境内任何机场的紧急降落许可,最终不得不飞越里海在哈萨克斯坦降落。这一点特别引人深思,难道在紧急情况下,连最基本的人道主义援助都无法得到吗?
如今的俄罗斯,显然已不再是那个能够号令独联体国家的"老大哥"了。这次空难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似乎有些手足无措的俄罗斯:既想维护自己的面子,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既想展现大国风范,又在细节处理上显得有些狼狈。
对阿塞拜疆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表态时刻。38条生命的逝去不容轻视,真相必须水落石出。而对俄罗斯而言,这也许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转折点:在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重建自己的国际形象,都需要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