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就尿多,说明肾脏好还是不好?看完这4点,你或许就明白了

博喜谈健康 2023-06-13 13:38:02

王先生今年48岁了,是一名数学老师,平日里对待同学和蔼可亲,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也经常作为优秀教师代表进行发言讲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校长的意见箱中却收到了很多匿名学生对他的投诉。原来王先生班上的一些学生很不满他总是在上课期间跑厕所,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了解才得知,最近一段时间王先生的身体好像出现了异常,每次喝过水之后立马就感觉到尿意,很想上厕所。可是不喝水又不行,几节课下来口干舌燥的,不及时喝水根本没法进行讲课。于是,一节课下来,王先生几乎能跑4、5趟厕所,这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以为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想难道真的是身体出现了疾病?为了避免学生们的误解,王先生去了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医生告诉说他的肾脏上有一个肿瘤,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病因。这可把他吓坏了,可同时他很不理解,肾脏上有肿瘤还会与“一喝水就尿多”有关吗?

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医生就和大家好好的探讨一下。

一喝水就尿多,代表肾脏出现了问题?医生提醒:可能与这4个原因有关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一切的生物都离不开水的滋润,而人体中含有的水分更是很高的,一般从体重上来说,对于一个成年人,水占到人体的70%左右;而婴儿的占比更高,可达到75%甚至80%。这足以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也能够存活几个星期,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脂肪和蛋白质可以用来补充部分能量,直至被完全耗竭。但是如果一个人三天不喝水的话,体内却没有可以补体的物质,在短时间内人就有可能因为缺水而死亡。而在日常生活中,多喝水也确实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例如“多喝热水”这句话,仿佛成了“包治百病”的奇药,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脑热,亦或是来例假时的痛经,似乎它都可以解决。实际上,多喝水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的流通,促进血液循环,最后通过肾脏生成尿液,从而将体内的毒素和垃圾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却有一些人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一喝水就尿多,频繁上厕所,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就担心是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下面医生就给大家解释一下,看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喝水速度太快。

如果一个人喝水速度太快,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尿多的情况。尿液的生成与排出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来控制的,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物质,那就是抗利尿激素,它与尿液的生成是一种拮抗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时,尿液会减少。

所以,当人体在短时间内的饮水量过多的时候,由于全身的液体量大幅度增加,血液随即也得到稀释,肾小球血液渗透压降低,这个时候机体会收到反馈,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尿量增加。

膀胱体积过小。

膀胱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主要是对肾脏过滤出的尿液进行储存,当其中蓄积的尿液达到一定的量后,会通过刺激膀胱产生尿意,同时给大脑传递上厕所的信号。

可实际上,膀胱的体积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膀胱的体积是不太相同的,而膀胱的容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尿液量的多少。有的人膀胱容量大,因此可以憋很多尿,上厕所的间隔时间可以很长。而膀胱体积过小的话,那么上厕所就会很频繁,尿量也会显得很多。

炎症的刺激。

前两种情况讲的是在生理状态下的尿量多,还有就是如果出现了疾病,也可能会造成一喝水尿就多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泌尿系统的炎症,例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都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因子会持续刺激膀胱壁,从而使人不断地产生尿意。

肾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肾虚,先说肾阳虚,这个时候肾阳气虚、膀胱虚寒,水液不能够完全汽化,所以会出现一喝水就尿多的情况,实际上这里的尿多指的是上厕所比较频繁,也就是尿频的症状很明显,而每次小便的量是很少的。

而如果是肾阴虚,那么在尿频的同时尿量也会增加,此外,还会出现小便短赤的现象,畏寒,乏力,腰膝酸软等全身症状也很明显。

尿液作为人的排泄物,如果在小便的时候多加注意,实际上可以向人们传达很多“健康信号”,而在临床上更是有很多疾病是依据小便的化验结果即尿常规来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的,例如以下这些情况。

尿液出现这几种情况,当心是肾脏出问题

不知道大家在解小便的时候是不是有观察过自己的小便,其实很多时候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小便的变化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如果在日常上厕所的时候能够留个心眼,大致观察自己的尿液,有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被提前发现的,这样在后期的治疗上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血尿

血尿分两种情况,一是肉眼血尿,二是镜下血尿。前者是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就可以观察到的,后者是血药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在这里我们着重讲肉眼血尿。

假如出现肉眼血尿,同时解小便时伴有疼痛感以及尿道口烧灼感,那么这很明显就是炎症的表现,可能会得了膀胱炎或者是尿道炎;如果出现无痛性的肉眼血尿,这个时候就要更加注意了,有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的前兆,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尿液出现泡沫:蛋白尿

很多人有时候会发现自己排出的小便中带有泡泡,犹如泡沫一般,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蛋白尿,蛋白尿的形成有生理性的原因和病理性的原因。

生理性的蛋白尿主要是体位的变化等诱因导致的,如果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是脊柱长时间处于前凸状态,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蛋白尿,不过这一般都是轻度、暂时性的,在诱因去除之后卧床休息一小时后左右基本可消失,这多出现在体型偏瘦的青壮年身上。

另外就是病理性的蛋白尿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体位改变等诱因无关,在对尿液进行检验后会有蛋白含量异常升高,这多于肾脏的器质性病变有关,如各种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疾病等,除蛋白尿的出现外,还可能会有血压升高、水肿等症状出现。

白色尿液

在临床上,白色尿液是一个总称,包括脓性尿、乳糜尿以及盐类尿,对于患有肾盂肾炎、尿道炎、肾脓肿以及严重肾结核的病人易出现这种情况。其中如果出现了形状似牛奶的乳糜尿,那么一定要考虑是否得了丝虫病,丝虫病的典型症状就包括这个。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上厕所的时候要适当留意,这可以及时发现一些身体上的病变。

延伸阅读:喝水也要适量,小心出现“水中毒”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十分疑惑:难道喝水多了也不好,“水中毒”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知道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这样的代名词,可是“水中毒”估计除了与医学相关的人员外很少有人听说过,实际上,确实有这么一个说法。

所谓水中毒,医学上解释为是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显著超过排出水量,以至于水分在体内大量潴留,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因此,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

出现水中毒,程度较轻者在停止水分摄入且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严重者可引起神经细胞永久性损伤或死亡,对神经系统的共功能有很大的损伤。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及时治疗,预后通常都较好。

所以说,每天喝水时必不可少的,但是也要控制饮水量,建议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左右,这样才更能促进身体健康。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这样有利于清洁肠道。

参考资料:

[1]吕沛宛.尿频尿急夜尿过多,脾肾需要一起补[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6):1.

[2]佳一.要想肾脏好,日常牢记这几个"三字诀"[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20(4):1.

[3]李世军.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肾炎[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2, 021(003):260-267.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