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大量抢走“饭碗”,我们最终能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六欲七情 2025-02-21 16:33:10

人工智能的更新迭代速度太快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来越智能。任正非6年前接受采访时谈AI说道:“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我们的生产线,20秒钟一部手机,从无到有,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未来我们几百条上千条的生产线,完全是自动化的,人的文化素质不够高的话连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虽然残酷,但是现实正在一步步地上演。深圳首批70名“AI公务员”正式上岗,处理文件、审核材料、分派任务,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总之人工智能就是干得快、错得少、还懂得多!

最先被AI淘汰的工作有哪些?当某券商总部连夜撤掉30个分析师工位换成三台DeepSeek主机时,人工智能对中低产的猎杀已经开始了。首先是从事重复性劳动的低技能岗位:制造业工人、运输与配送人员、客服与电话推销员等;第二个是依赖标准化流程的中低端脑力劳动者:文员与数据录入员(四大会计事务所已裁减30%基础审核岗位)、简单翻译与文案工作者;第三是可被算法替代的专业技术岗位:底层程序员、影像科医生、传统律师与行政人员;第四个缺乏适应能力与创造力的人群:模板化广告设计、旅游攻略;最后就是特定行业:医生、教师、银行柜员、基础公务员、主持人...总之可能对整个社会都是颠覆性的,这必然会迎来一波失业潮。不要和趋势对抗,要和趋势恋爱。面对AI浪潮,焦虑是本能,但成长是选择。与其恐惧被替代,不如专注提升三种能力:AI难以复制的创造力,洞察人性的共情力,整合资源的决策力。我认为人类将转向更高价值的决策环节,短期内可能引发岗位调整,长期看将推动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协作型”转型。如果说5%的人没有工作叫失业,那么95%的人没有工作或许就叫做共产主义!GDP不会下降,物产不会下降,只剩下了分配这一条,能如愿以偿吗???早在2017年,刘强东就曾经畅想:“通过这两三年我们的技术布局,我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因为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做了,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政府可以分配给所有人,没有穷人和富人。”

马斯克也有类似的观点:“未来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机器人能够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多,我们如何面对今后的大规模失业,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挑战。我认为最终我们将不得不实行某种形式的全民基础收入。”(这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吗?)

小声哔哔:共产主义可能是理想国,我是没有大佬们那么乐观、想的长远。现在AI技术(算力)都攥在几个大公司手里,得把这些"生产工具"变成大家共有的,才能真正公平分配,用屁股想也知道很难;最终的一点就是人性是自私和贪婪的,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人的弱点也是万恶之源!不过准“共产主义”还是有可能的,每周上3天4天班/干15~20个小时活,看病上学不要钱,全民每月发基础生活费...你问我啥时候能成?等现在这帮天天刷短视频的哥哥姐姐们当上爷爷奶奶,估计能在养老院里搓麻将时看到这条新闻。

0 阅读:3

六欲七情

简介:有态度、有温度、爱吃瓜的潦草创作者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