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接连跳楼,金融成了“高危行业”

轶睿聊商业 2024-07-13 05:18:55

这两天券商行业突然传来了两起跳楼自杀的消息。

首先是7月3日网传中金公司一名30岁女员工跳楼自杀。

但很快中金公司就出来辟谣。

他们承认确实有一名员工不幸离世,但跟网传的因为降薪等原因跳楼自杀是“无稽之谈”。

至于这名女员工去世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但在这起事件之前,确实有一名券商的员工选择跳楼轻生。

前几天网传中国银河证券一名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因为被“双开”后不满而跳楼。

据说这名分析师在跳楼之前还留下了一封举报信叙述着自己所受到的种种不公。

至于这个举报信所说的内容是否属实,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出来证实,所以我们也不好推断。

但短时间内接连有两名券商的金融精英去世,金融行业俨然已经成为了“高危行业”,这不得不让大家对金融这个高高在上的行业重新进行审视。

01

提到券商从业者,他们可是金融精英当中的精英。

从他们进入券商行业的那天开始,他们注定就比别人的门槛更高。

从券商的招聘门槛来看,很多岗位都要求名校本科以上,很多岗位甚至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

此外还要求懂各种技术,有各种证书,普通人想进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券商之所以能够高门槛招聘,也有他们自己的底气,最大的底气就是收入高。

相对于目前我国的平均工资来说,券商的平均工资不是一般高,而是非常高,就连普通的员工月薪都轻轻松松好几万。

比如在2022年7月份就有一个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当时有一名女孩在网上贴出了她老公在中金公司的收入证明。

从这个证明来看,其有一名员工的月薪达到82,500元。

而这名员工是93年出生的,在2022年的时候才29岁,年纪轻轻就轻松年薪百万,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其实在券商行业这个收入只能说普普通通。

前几年很多券商的平均薪酬都达到80万以上。

如2021年,中金公司平均薪酬98.3万,中信证券平均薪酬89.37万,广发证券平均薪酬82.97万。。。

这些证券公司的员工一年的收入就可能超过很多工薪族几年的收入。

有个别基金经理年收入甚至可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尤其是那些资金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他们就算啥也不做,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高额的收入。

比如在2023年初,市场就传出2022年度幻方量化共计向慈善机构捐赠2.2138亿元;另外,其中一名员工以个人名义向慈善机构捐赠了1.38亿元。

如果没有高昂的收入做支撑,哪来的底气捐赠上亿元的资金呢?

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高收入往往是伴随着高风险的。

02

对于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高收入和高风险同时并存。

表面看这些金融精英平时光鲜亮丽,收入高高在上,走路都自带风扇。

但其实他们真实的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其实金融行业的工作强度很大。

在大家认识当中,好像这些金融精英平时都出入高档的办公场所,在豪华的办公场所里面吹着空调挥舞着键盘,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赚个几千万几个亿。

谈话之间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几个亿的项目,几百万那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大家所看到的这些只不过是电视里面的场景,真实的金融行业远比大家看到的更加残酷。

金融行业的收入高这是不假,无论是基金还是银行收入确实高高在上。

但是他们的工作强度同样很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券商员工每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可能达到12小时以上。

尤其是对于投行等一些部门的员工,他们一年365天,有可能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

有时候为了一个项目他们可能需要在两个城市间不断的来回跑几十次,尽调完之后还要熬夜写各种报告。

另外平时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应酬,生活工作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规律。

结果导致很多金融精英身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

之前中国医师协会HMO、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曾联合发布过一份《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白皮书》,其中就提到,肠胃病几乎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病,患者比例超过9成。

当然对身体上的健康问题,这些高收入人群完全有能力去治好,真正惧怕的是心理亚健康问题。

在金融行业压力大是公开的事实,很多从业者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之前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大连五个城市中6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机构)的303名从业人员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金融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躯体化(心理问题生理化,产生身体病痛)、强迫症、抑郁、焦虑和偏执维度上。

在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的共同作用之下,很多金融精英年纪轻轻就不幸去世,甚至选择轻生。

最近几年,年纪轻轻就去世的金融精英可不在少数。

2020年2月6日,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吴江因病离世,年仅38岁。

2020年8月20日,广发证券战略投行部副总经理张京因病去世,年仅35岁。

2020年11月29日,财通基金旗下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徐益鋆因病去世,年仅37岁。

2021年11月1日,华夏基金原高级管理人员蔡向阳因病逝世,年仅41岁。

2023年6月15日,泊通投资总经理卢洋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1岁。

2024年1月31日,因个人心理健康原因,天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中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欣去世,年仅34岁。

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这些金融精英来说,虽然他们的收入很高,但很多钱无疑是火中取栗,一分收入伴随着一分风险。

而且未来他们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03

过去几十年,背靠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金融行业一直迅猛发展。

我国金融行业从业者更是成为过去几十年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一类群体之一。

但目前金融行业已经来到了一个拐点,未来大家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大幅增加。

一方面是来自行业的不确定性。

未来金融行业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过去几十年,我国金融行业一直在不断加杠杆,积蓄的风险已经很大。

只不过这种风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还能够覆盖掉,不至于暴露出来。

但未来随着经济放缓,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行业会面临什么样的不确定性,谁也无法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降杠杆,处理不良率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无法避免的一个主题。

另一方面是来自监管的不确定性。

过去几十年,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很多业务的发展已经超过监管的步伐,所以导致很多牛鬼蛇神的出现。

但最近两年我国的金融监管趋严,无论是法律法规都开始越来越完善,很多漏洞都会慢慢被补上。

就拿IPO来说,以前每年IPO数量都比较庞大,但进入2024年以来,IPO步伐明显放缓。

据有关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A股总共只有44只新股上市,合计募集资金324.93亿元。

而在2023年上半年,总共有173只新股上市,总募集资金达到2096.73亿元。

另外2024年上半年还有287家企业IPO终止。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IPO数量被大幅压缩,很多带病上市的企业直接被拒之门外;这会让很多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减少。

除此之外,目前券商的佣金也在不断变革。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已经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

在佣金新规实施后,被动型基金和主动型基金的交易佣金将分别降至“万二”、“万五”的水平。

按照这个佣金水平,很多人预测公募基金交易佣金成本整体将会下降约30%,这又会进一步压缩券商的利润空间。

这还不是让券商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市场持续低迷。

这几年股市一直维持在3000点左右,股民赚不到钱,但券商却旱涝保收,这让很多人感到不满。

如今大家似乎已经看淡了,不再盲目交易了。

最近两天,A股成交额已经持连续两天不足6,000亿。

在这种环境之下,券商的业绩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从2023年开始,有部分券商的营收和利润都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了。

比如2023年中信证券营收同比下降7.74%,中信建投同比下降15.68%,中金公司同比下降7.87%等等。

在利润上面,2023年中信证券同比下降7.49%,国泰君安同比下降18.55%,中金公司同比下降18.97%,广发证券同比下降12%等等。

在利润持续下滑的背景之下,最近两年时间券商的平均薪酬已持续下降。

以前有不少券商平均薪酬可以接近100万,但最近两年已经大幅下降,比如中信证券平均薪酬从2021年的89.37万下降到2023年79.73万,两年降幅10.78%。

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更是从2021年的98.3万下降到2023年69.72万,两年时间降幅接近30%。

在薪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要说这些券商的员工没压力,那肯定是假的。

毕竟前几年在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之下,他们可能都是没有规划的花钱,很多人房贷都达到上千万,车贷也达到几十万,可能还有其他债务。

在收入下降之后,他们这些债务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来自工作当中的各种业绩压力,要说没有焦虑绝对是假的。

甚至很多人都可能因此而得抑郁症,然后选择轻生。

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羡慕这些金融精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过好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0

轶睿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