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林
9月17日,“世界骑行日”。这个节日是8月29日由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国际组织,以及新华社、新京报等国内权威媒体,携手摩拜单车共同倡议发起的,倡导的是"骑行改变城市"理念。这也是首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这两天,摩拜单车邀请了很多明星为之代言,在微博等媒体上大力造势。
同时,ofo小黄车则联合人民网、中国自行车协会、支付宝等发起了全国首个“917国民骑行日”,共同倡导全民在9月17日当天选择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让骑行再次流行!近日也是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这个节日。
很显然,小黄车命名“国民骑行日”是为了区别于“世界骑行日”,但选择的日子却是同一天。不管是冠以“国民”,还是冠以“世界”,反正都是“骑行日”——“917”,“就要骑”,眼看着一个人工节日又要造出来了!
毋庸置疑,“骑行日”倡导的理念都是健康的,这个节日的宣扬对社会是有益的。但,显而易见的是,摩拜和小黄车制造这个节日,也是为了借势为自己的产品作宣传。反过来,这个新节日能否深入人心并传承下去,也取决于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衰——共享单车兴盛,则“骑行日”有可能真正成为节日;共享单车衰败,则“骑行日”必将如烟云过眼,昙花一现!
然而,就在共享单车行业的两大巨头为“骑行日”全力造势的时候,共享单车的麻烦却接踵而来。这不,今天仅澎湃新闻就发布了两条关于共享单车的负面新闻——
9月13日,西安市碑林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以未按指定位置停放非机动车辆为由,据《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ofo”运营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改正并罚款3000元,这也是西安城管部门针对共享单车运营商开出的首张罚单。
9月15日,国内首起12岁以下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死亡索赔案在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正式开庭审理。2017年3月26日,11岁的高童(化名)与其他三个小伙伴,分别将已锁上但密码未打乱的ofo共享单车成功开锁,并骑行上路。当日13时37分许,四人骑行至天潼路、曲阜路、浙江北路路口时,高童与司机王某驾驶的号牌为沪D57982大型客车相撞,致使高童倒地并从该大型客车前侧进入车底遭受挤压、碾轧,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2017年7月,高童的父母将ofo小黄车公司连同肇事方、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索赔866万余元。
这两起案件虽然都是发生在小黄车的身上,但是共享单车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ofo”西安运营负责人现场缴纳了城管局的罚款,并表示立即加大投入,加派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可是,维护得了吗?西安那么大,共享单车那么多。即使是管理人员像城管一样遍布大街小巷,也难以避免乱停乱放。人们使用共享单车,图的就是方便,随时骑,随地放,哪管停的是不是地方!况且,相对于数量庞大的共享单车来说,规定的停放地点也太少了,根本停不了那么多的共享单车。罚款的先例一开,以后随时可能收到这样的罚单,共享单车企业如何承受得了?!
西安的文件要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且不说这些措施能不能推行得开,即使推行开了,也会大大影响用户的体验,从而导致用户的大量减少,这也是共享单车企业难以承受的。
那些意外的伤害事件,更是企业难以把控的。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用户或者家属可能就会找共享单车的麻烦。
由于国民整体素质偏低,共享单车的丢失、损毁更是时有发生,而且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有些市民一不高兴,就向路边的共享单车踹一脚,有些人以破坏共享单车为乐,甚至直接将共享单车扔到河里!扛回家、加私锁,损坏、盗卖……一直是共享单车企业的梦魇。3Vbike创始人巫盛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倒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量共享单车被盗。按照他的说法,投入的1000多辆车中,只找回了几十辆,接近100%的单车消失。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也曾表示,在重庆投放了1200辆共享单车,最后找到的只有10%左右。
更要命的是,共享单车仍然没有找到赢利的模式。押金的运作,效益很有限,初期用户增长快还好,用户停止增长之后,红利就没了。骑行收费的收入也不乐观。总靠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烧钱支持,终不是长久之计。虽说掌握了海量的用户信息“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但一直停留在“想象”的阶段,而“想象”是不能当饭吃的!
悟空单车活了5个月,3Vbike共享单车活了4个月,町町单车活了8个月。现在,除了摩拜和ofo,其他小规模的共享单车都已归于沉寂,宣告死亡可能已进入读秒。真正的问题是:摩拜和ofo就能活下去吗?
现在,我每天都要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远程坐地铁也需要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确实方便。所以,我也希望共享单车能够一直走下去。但共享单车的命运,不以任何人的美好愿望为转移,最终还是要由市场规律说了算。
自共享单车诞生那天起,我就觉得它没有前途,至今仍然没有改变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