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中医的不传之秘:不同中药的走向作用!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而每一味药都有它的归经和走向,有着自己的行走方式,有主升的、主降的,有走表的、走里的,有走脏的、走腑的,有走四肢的、走肌肉的.........但要想记住每味药的走向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可以知道大概的走向

凡是花一类的药,大多数具有上升的特性,比如玫瑰花、薄荷、茉莉花等等,是主升主散的。想一下花开时是不是会往外发散清香,叶子会往外发散大量的水分,所以它们具有升提、解郁的特性,不过也有例外,旋覆花就是主降的

而种子类的大多具有下沉的特性,比如桃仁、郁李仁、酸枣仁、柏子仁等等,想一下种子成熟之后是不是都会掉落在地上,然后才能生根发芽,所以它们具有下降的作用,而且种子类含有丰富的油脂,所以还可以润肠通便,当然也有例外,蔓荆子就是主升的

植物的四肢就如同人的四肢一样,因此它们大多数是走表走四肢的,比如桂枝、桑枝等等,若四肢出现问题,比如麻木不仁、发痒、毛孔堵塞等,就可以用它们当引经药 梗又叫主茎,植物吸收的养料就是通过梗来输送的,所以说梗就有了沟通上下、传递营养,能升能降的特性,比如紫苏梗、藿香梗常用来调畅气机

植物的根是最重要的,只要根还存活着,就算把上面的全砍掉,也能长出新的,所以根能沟通全身的经络,往上能输送营养(治上焦病),往下能扎根(治下焦病),中间能守中(治中焦病),比如当归,当归头能引血上行、当归身能补血养血、当归尾能破血活血

有的药擅长走窜、游走,是走而不守的,有的就比较保守,是守而不走的,比如生姜、干姜都是姜,但生姜就是走而不守,但干姜是守而不走的;再比如肉桂、附子,附子通行全身十二条经络,无处不到,所以擅长走窜,是走而不守的,肉桂补火助阳,擅长补命门之火,所以是守而不走的

除了这些,还有比如植物的节走人体的关节、皮走体表、心入心经、络入络脉、藤则上行、刺则穿破;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比如知了无血,所以蝉蜕走气分,而蛇有血,所以蛇蜕走血分,不过也有例外,三七外表不是红色,也没血,但是走血分

文中涉及药物,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哇.中医好历害的讲明白。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