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都在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无可厚非。但就怕千挑万选,进了一个看似安稳实则暗藏变数的岗位,那可就亏大了。在职业选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绕不开的热门选项,公务员相关内容我讲过很多,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事业单位。

先亮明观点:要是单纯为了追求稳定,事业单位其实比公务员更值得推荐。我所在单位下面有不少事业单位,每年去考核的时候,我可太羡慕他们了,工作相对清闲,懂得都懂。不过,事业单位类型多样,像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还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的,到底该怎么选呢?

很多人担心选了事业单位,进去后过段时间变成企业。其实,只要选的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未来20年基本不会转企。原因有三:一是国家不会取消公益性质的职能,而这恰恰是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二是事业单位正在剥离政府职能,但像公积金管理、疾控、地震局等行政工作还离不开事业单位,如果取消,这部分工作很可能划到公务员或其他部门;三是体制内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领导一般不会干砸人饭碗的事。就算所在全额事业单位未来可能变为差额,现有人员大概率仍保留全额身份,新招人员才按差额算。总之,改革一般不会影响个人,记住选全额拨款、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基本不会面临转企风险。
再讲讲为什么图安稳就选事业单位。公务员真的太累,和事业单位比起来,公务员单位责任目标严格,类似企业的KPI,任务必须完成没得商量。而事业单位,尤其是政府下属的,相对轻松些。像一些有自身收入来源的研究所等另当别论。公务员收入没比事业单位高多少,虽说有机会当领导,但今时不同往日,况且很多人也不想当领导。同级别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级别和收入相差不大,有时事业单位走职称快,收入还会超过公务员,何必为难自己呢?现在不少公务员都想去事业单位,当不了领导还忙得晕头转向,不如去事业单位,工资不少拿,压力还小。

有人说自己在事业单位也很忙,晋升也难。但事业单位岗位多啊,相比公务员,竞争小、好上岸,先上岸再说,以后的问题总有解决办法。要是追求安稳,又不是老师、医生、研究员这类职业,之前工作没安全感想进体制,那就选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绝对比公务员更舒服。要是还想有点晋升空间,就选大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人多,未来有转身份的可能,虽然难度大,但有希望。要是只想拿份稳定工资,选像档案馆、图书馆这类边缘公益性质的单位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