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未来五年至2030年危险废物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与关键措施。作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配套文件,《意见》提出以信息化监管、填埋量管控、风险防控为核心抓手,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治理能力。以下为政策要点解读:
一、目标蓝图:分阶段实现全过程管控
《意见》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2027年:所有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2030年: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 10%以内,环境风险全面受控,信息化监管体系完善。
二、重点任务:严控填埋、优化处置、强化风险防控
1. 严控填埋处置,推动源头减量
2. 医疗废物“平急两用”体系
3. 小微企业危废“应收尽收”
三、创新举措:技术驱动与制度优化
四、保障机制:执法联动与社会共治
五、专家解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指出,《意见》通过优化处置结构、强化技术支撑,将促进危废处置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型。例如,区域性特殊类别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有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企业,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结语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危险废物治理进入精细化、智能化新阶段。从源头减量到末端管控,从技术升级到全民共治,这一系列举措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