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目的是为了啥

七陆书法 2025-04-14 11:44:39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回答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如果学习书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传承,那么是否意味着书法已经病入膏肓,只能勉强维持其存在。

“传承”是一个相对保守,或者被动的方式,将前人的东西拿过来,不要丢,仅此而已,不管它与时代文化是否契合,只要没丢那么今人就不辱使命。

从这一点来看,“传承”似乎还略有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是无法支持书法永远存在下去的,供在庙堂的遗迹最终的归宿就是被毁灭,无法再生。

所以对待书法学习的目的要更为长远,那就是必须发展,必须创新,这不仅仅是对于书法,而是对于各行各业、各种艺术门类都要重视发展,并且发展、创新的重要性要远大于传承。

很遗憾的是在当今文化进步、思想开放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拒绝传统文化的创新,其中甚至有很多号称书法家的人,他们满足于写的像古人,并且以写的像古人为荣。

这些人对任何不同于古人的迹象都极为排斥,更坚决反对打破传统束缚,这些人就像困在笼中的鸟,在笼中自诩为王,看着外边的天空却心生畏惧,即便有人打开了笼门,他们也不敢飞出去。看着那些飞出去的鸟艰难的尝试自由翱翔,他们心目中充满了讥讽和批判。

如今的书坛多么像封建氏族,族人捧着祖先的牌位,守着祖先定下的规矩,既封闭着自己,也管控着别人。

就是在这种封闭中,逐渐与时代脱节,但是这些人却自甘于落后,并将这种落后当成对祖宗敬畏的荣耀,排斥所有新生事物。

更悲哀的是只有传承没有发展的理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弃了,只有少数公认的普遍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源于大家都可以用简单的思维去理解传统文化,让传承更为简单方便。

所以当今人看到崔寒柏先生颇显韵致的书法时,完全看不懂,只关注其结字形体是否与欧颜柳赵相似,没有相似那就被判为丑书,将当今书坛唯一坚守实用性书法的崔寒柏先生也定为丑书行列,这简直是无知荒唐至极。

书法发展离不开传承,但是一味只追求传承,那只能守着书法病入膏肓,古人将书法发展创新了几千年,到今天社会如此进步,今人却要将书法钉在棺材里,如此今人将如何面对后人。

书法发展的意义要远大于传承,发展、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意识,从学书法的那一刻起,就要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要在继承中不断尝试创新,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崔寒柏先生早年跟随王学仲先生学习书法,王学仲先生给予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求他每日临帖以后要进行自由书写,正是这种要求锻炼了崔寒柏先生自主创作的习惯,也造就了崔寒柏先生书法的巨大成就。

自由书写就是要加入更多的个人理解,不仅能加深对传统书法的理解,更是创新的初级锻炼,正是因为保持了这样的习惯,才推动了崔寒柏先生塑造个人风格。

对于任何一门艺术,传承固然重要,否则就是无根之木,但是只要传承不要发展,不去创新,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么也只能日渐衰退。

这不仅仅是书法遇到的问题,也是京剧等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共同的问题,国人的封闭思想正在推动这些优秀艺术走向灭亡,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美德。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 2025-04-14 12:38

    书法指汉字书写的技法,首先是写字,字写对是前提;再就是能辩识 ,文字是交流的工具,写的字要合规范,人家认得懂;在以上基础上才谈得上美观或艺术。那种一味求怪和变的创新实际是对中国汉字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