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内部,德国是排行前三的农业生产国粮食谷物的产量更是仅次于法国。数据显示,德国的可耕地面积接近1.8亿亩,其中有一半的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另一半土地用于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德国以不足3%的人口数量,不仅养活了8300多万人口,部分农产品还出口到国外。
在过去的2024年,德国粮食播种面积8850万亩,粮食总产量3940万吨,相比往年减少了近400万吨。从德国粮食种植面积看,与安徽的耕地面积比较接近。安徽耕地面积8345万亩,粮食种植一年粮食,去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在1.1亿亩,对比之下,谁的粮食总产量更高呢?
德国粮食种植情况
小麦是德国最种植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以冬季小麦为主,常年的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由于德国冬季温和,这意味着不太需要重新种植其他受冻害的粮食作物,春小麦的种植面积约450万亩。大麦排在第二位,种植面积1900万亩,主要用作畜牧饲料,也可用来酿造啤酒。黑麦种植面积900万亩,常用来制作面包。
玉米种植面积为630万亩,青贮玉米的播种超过了3000万亩,这种玉米主要用于农场使用或生产沼气。大豆与水稻的种植情况在德国几可忽略不计,合计加起来不到一百万亩,是欧洲主要农业生产国中,这两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
2024年成为德国农业的"多雨之年",夏季持续降雨导致冬小麦收割屡次中断,收割窗口期被压缩至极限。小麦产量较2023年下降12.7%,仅为1880万吨,蛋白质含量因光照不足同比降低15%,直接影响面粉加工品质。即便相对耐涝的玉米实现产量增长,也难以抵消主要作物的整体颓势。
另外,欧盟"绿色新政"要求成员国预留4%农田用于生态保护,这直接导致德国2024年谷物种植面积首次跌破600万公顷大关。不过德国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精准的施肥技术使得玉米的单产量每公顷超过11吨,相比较五年前增长了8%。
跟中国小麦主产区华北相比,德国的大麦、小麦的成熟时节全部集中在了7月底8月初。每年可收获小麦1900万吨,黑麦300多万吨,大麦1100万吨,是全球主要的大麦生产国,位居前三,仅次于俄罗斯、法国。
安徽粮食产量超4000万吨
作为中国华东腹地的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国土面积虽然只有13.7万平方公里,不到德国的4成,但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今年2月,安徽省耕地面积约8393万亩,较2023年增加了48万亩。境内的光热与水源相对充足,粮食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
淮河、长江两条大河横穿安徽,淮河以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以南地区则以水稻为主,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种植特色。具体看,淮北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水稻、玉米作物。并由此形成了北面食,南大米的饮食习惯。
这几年,安徽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优质专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4年,全省优质专用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100万亩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持续提高。2010年以来,安徽粮食年产量持续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特别是201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突破800亿斤。
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36.9亿斤,折合4184万吨,位居全国第五位。常年销往省外的粮食达1300万吨左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跟德国的粮食种植业相比,虽然安徽单产稍逊色于德国,但是在粮食总产量方面却是远胜过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