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说全员降薪20%,不接受就走人。我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结果老板跑过来,说只是试探下大家的忠诚度,实际上只有绩效低的才会降薪!
现在的市场大环境没原来那么好,很多公司都在搞“降本增效”,公司收支是不是能保持平衡这点咱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公司大概率会给员工降薪。
咱就是说,降本增效的这个“本”,就是降在员工头上了是吧。

最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帖子,一位网友说自己公司突然召集大家开会,本来以为是公司搞裁员,结果是领导把大家聚在一起通知“全员降薪20%”的决定。
虽然没有直接丢工作,但是降薪也不是什么好受的事,况且还降这么多,不如直接离职找别的工作,还能维持原来的收入水平。
网友的同事们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会议室直接炸开锅,甚至有人直接开始现场联系猎头找下家了,此时公司的领导却突然说:“这只是对大家进行的一次突击忠诚度测试,大家不要急,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降薪,只有绩效低的同仁要降。”
咱就是说: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公司这么搞一次,员工们团结的心必然涣散。

有一说一,现在的一些公司,对雇员的要求真的很苛刻,既希望他们要价便宜,又希望他们能够按照公司要求出活儿。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这些员工到了35岁左右自动离职就更好了,公司就又能以低价招一群年轻人进来,再重复上面的要求。
翻译一下,上面这些“既要…又要”,就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所谓的“忠诚度测验”,都是对员工底线的考察。
这种做法其实是“博弈”的一种:公司本就打算缩减员工开支,但是不好开口,所以开会直接和大家通知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全员降薪。此时,就相当于将大家的期望值拉到了最低,之后再说出公司确定好的真实意图,大家肯定都能接受。
因为相较于全员降薪,只有绩效低或者完不成绩效的人才降薪这件事已经把降薪范围缩减很多了,同时此举还能push大家更努力的工作。
要不然怎么说玩儿心理战的人的心都脏呢,这种操作站在公司层面上看,真就是一举多得。

企业想要降薪,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法律上对于这点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和员工必须协商一致才能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薪资。
换句话说,如果包括你在内的大部分同事不同意,企业是不能单方面降低员工的薪水的。如果要降低,就得先通过工会或者员工大会的通过。
如果你在工作中不幸遇到公司不经过你的同意就无缘由降低你薪水时,不用怀疑,公司肯定不合法。此时,就需要你自己积极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需要做的是: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所有相关文件。然后,可以先向公司提出异议,如果对方不予理会,那就可以考虑寻求法律帮助,进行劳动仲裁或诉讼。其中,向公司提出异议这一点很关键,要以书面形式提出,方便自己留下证据。

特别的,可能会有小伙伴质疑因为绩效而导致的降薪的问题:有些公司最开始和员工签合同的时候没有绩效考核的问题,现在却因为公司对员工工作有了新要求,有了绩效考核,最后两名的,会被公司扣钱。这种情况下的变相降薪,算公司违法吗?
怎么说呢,绩效这个东西不太好评,尤其是没有写在合同里的,以及决定的是额外奖金而不是基本工资的。即使公司用绩效拿捏员工,后续走劳动仲裁流程时也很难申诉。
换句话说,能走劳动仲裁流程的违法降薪,基本只有合同里包含的基本工资,像其他的奖金啊、绩效工资啊等等,都属于公司经营范畴内的调整,公司自己决定。

真的太难了,现在职场人挣点钱容易吗?在公司上班累死累活,到头来人还要扣你钱,所以钱到底是谁在赚啊!
话又说回来,假如真的很不幸,遇到了这种情况,还是要早早做好跳槽的准备,等着被公司辞退拿赔偿金的同时,积极找寻下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全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