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善景
来源:文友圈
一棵有身份的树
它是一棵树,却与众不同,无论是待遇,还是造型,都独一无二。
它的周围,有护栏,是石柱和石板组成的隔栏。它的身躯,向东北方向倾斜着,若不是水泥柱的支撑,怕是早已倒塌。它的主干,三分之二裸露着,还有宽窄、深浅不一的裂口,让人一眼能看到“五脏六腑”。这般丑树,世上怕是没有第二棵。
丑树叫柘(zhè)桑,是灌木长期生长而形成的乔木,生长极其缓慢。树龄超过500年,就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木。这棵柘桑,有2800年的树龄,是被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树。
见过它的人,不一定知道它叫柘桑,但大多知道它叫酒树。它坐落在杜康造酒遗址公园的杜康河西岸,它的护栏石板上刻有《空桑志》:古人杜康,幼时牧羊,有饭不尽,倾注空桑。适逢天水,偶得琼浆,尝而甘美,味亦芳香。康悟其理,遂成酿方,秫酒问世,铭记柘桑。
空桑涧是杜康河的源头。那里故事很多,密密匝匝,难以数清,而且,每个故事里,都有酒的醇香。讲这些故事,须先从酒树说起。
数千年前,空桑涧山高,岭大,水秀,树茂。最多最粗的树,是柘桑。
有一天,一个叫杜康的人赶着一群羊到那儿放牧,把没吃完的饭团丢进了一棵柘桑树洞。之后数日,接连阴雨,天晴后他放羊途经那儿时,一股异香自树洞飘出,“尝而甘美”,悟出酿造之法,一种叫作“酒”的琼浆自此问世。
“杜康,黄帝时人,始创秫酒。”《世本》《说文解字》《酒箴》《本草纲目》等文献都有记载。秦汉以后,历代帝王尊杜康为“酒仙”“酒圣”,民间更是将其奉为造酒的祖师爷,后人世代尊之为“酒祖”,杜康也成为中国白酒的代名词。
发表于2019年12月6日《洛阳日报·洛浦》
杜康造出的酒叫杜康酒,杜康造酒的村叫杜康村。后世子孙传承酿造之法,一代代在此酿酒。1988年,杜康村人建房时发现一处古酒窖,经专家鉴定为东汉建安时期所造。
杜康村附近有几个村子,分别叫妙黍、铁炉、常曲、曲营、陶营、蔡店。这些村子,古时就有,如今,有的村名虽然已与古时的叫法音同字不同,但其当年与杜康造酒密不可分。妙黍是杜康造酒所用高粱的产地,铁炉是制造酿酒配套蒸锅的地方,常曲和曲营是制造曲种与存放酒曲的地方,陶营是专制盛酒陶器的地方,蔡店是集市,有“酒肆连爿(pán),酒旗招风”的记载,是卖酒的地方。
故事最多的地方,在杜康河的源头空桑涧,这段流域,景最美,水最秀,是块风水宝地。河东山头不大,被叫作龙山;河西岭虽不高,被称为凤岭。龙凤交汇,围成一个簸箕形,杜康墓正好位于凤岭之下的簸箕根部。北边是建于汉、兴于唐的杜康祠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祠院以龙山为影壁,以凤岭为背,门前潺潺溪流,两山环抱,一溪独流,如此幽境,自然是块宝地了。
“杜康河,五大怪:两脚一跺泉出来,鸳鸯虾,抱一块儿,鸭生双黄蛋,人生龙凤胎,柳树的肚子扭了一个结。”这是当地流传的老歌谣,每一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杜康河是汝阳海拔最低的地方,泉水旺,素有“一里百泉”之称,河边一跺脚,泉水就涌出。河里有一种虾,一对对,团团相抱,传说,他们是天宫里的金童玉女,只因违犯天条,王母把金童变成了虾,把玉女变成吃虾的鸭,让他们相互厮杀。鸭子吃了虾,下的是双黄蛋,人吃了双黄蛋,又生出了双胞胎……虽然只是传说,但杜康河里的五彩鸳鸯虾却是真的,鸭子下的双黄蛋也是真的,且蛋黄色红,与其他地方的双黄蛋不太一样。更巧的是,杜康村的双胞胎出生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三,远远高于全国百分之七的平均概率。到杜康河畔游玩,一不留神,就能碰上一对双胞胎……
酒树对岸是酒泉。杜康当年造酒,就在那里汲水。酒树已越千年,酒泉和杜康河水也一样流淌了千年,它们共同见证着杜康造酒,护佑着杜康造酒遗址,诉说着一个个造酒的故事。那些故事,虽然古老,但传颂的是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史,涵养的是中国酒文化的根。
时值隆冬,万物萧条,却是酿酒的最佳时节。我来到杜康,站在杜康河畔的酒树下,摸着躯干沧桑的千年酒树,遐思迩想。这是一棵有身份的树,这是一条古老的溪流,它们承载的,绝非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传说。
2019年12月6日《洛阳日报·洛浦》
作者简介
徐善景,曾用名徐进良,笔名竹影、豫西调、憨三哥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生活随性,没心没肺,喜欢跑步、打球,爱好唱歌、钓鱼。历年来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散文、杂文、故事、小小说数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