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以“智慧田园+生态文旅”为主线,将科技赋能农业、生态激活文旅的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的和美乡村。

科技赋能农业,智慧田园提质增效。安徽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智慧农业大棚坐落于杨安村,占地面积273亩,主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绿色无公害番茄,实现产品零农残、零激素、零重金属。春日里走进大棚,阳光透过智能玻璃顶洒下,映照在一排排整齐的番茄架上。翠绿的藤蔓间,一串串红彤彤的小番茄如灯笼般悬挂,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目前该产业园的番茄主要销往长三角、大湾区,与国内知名生鲜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今年预计销售番茄4500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200多人,带动村集体增收12万元。此外,杨安村依托产业园辐射效益,建成4800亩富锌香米基地,108亩瓜蒌基地,打造“文都杨安”品牌,富锌香米、菜籽油、瓜蒌籽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达400万元,实现产业规模化和全链条提质增效。

生态筑基塑形,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杨安村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全域41个村民组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及改厕工作,大力开展“五清一改”行动,建立“门前三包”制度,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截至目前已整修当家塘30口,拆危拆旧180余处,完成农户改厕905户。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改善绿化、亮化、墙绘老化等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当前各中心村域内共新增硬化面积达37000平方米,增设路灯780余盏,补栽绿植24000平方米,粉刷墙绘160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8600余米。同时,大力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创建市、镇、村三级“美丽庭院”215户,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文旅融合引流,乡土文化焕发新生机。依托农耕文化和生态资源,杨安村打造“可看、可玩、可忆”的文旅体验链。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官塘水资源建设大官塘旅游观光点,打造环塘步道及亲水栈道、水上运动中心、亲子采摘园等特色水上旅游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业体验及拾趣项目、农耕文化展示项目、民宿项目等推出“四季主题游”,打造春季艺术稻田、夏季荷湾拾趣、秋季农耕研学、冬季民俗村晚,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文旅格局。目前各项文旅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试运营后,将形成“水陆联动、四季畅游”的文旅新场景,年接待游客量有望突破12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