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古玉未来能否一飞冲天?

玉见沈华文评 2025-02-22 21:20:42

在浩如烟海的收藏领域之中,古玉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始终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吸引着无数收藏爱好者的目光。那么,在未来的岁月里,古玉能否成为一飞冲天的藏品呢?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充满魅力的探讨话题。

2015年,我就曾经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发表过文章,对未来玉器市场品种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我个人觉得,高古玉一定是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后起之秀,一匹黑马。

古玉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首先,它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块古玉,都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细腻地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沧桑变迁。其精美的工艺,无论是巧夺天工的雕琢技法,还是独具匠心的图案设计,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们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与精湛技艺。例如,良渚文化的玉琮,那神秘而庄重的纹饰,仿佛在向我们揭示着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再看独特的造型,有的形如龙飞凤舞,有的宛如花鸟虫鱼,生动地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近年来各大权威拍卖会上的成交数据来看,古玉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这无疑是其价值备受认可的有力佐证。

然而,对于古玉的未来发展,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态度。一部分人对此保持着谨慎和观望。他们认为,古玉市场存在着诸多难以掌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拿鉴定来说,古玉的鉴定绝非易事,它需要收藏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毕竟,古玉历经岁月的洗礼,其材质、工艺、风格等方面的特征都极为复杂。而且,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赝品泛滥成灾,那些以假乱真的仿制品充斥其中,稍有不慎,收藏者就可能陷入误购赝品的陷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是事实,也是目前古玩市场难以回避的问题,但是任何一个古玩品种似乎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与它们相比,我个人觉得,玉器,特别是高古玉器未来一定会看好,就是跟青铜器、陶瓷、字画相比,玉器的文化背景更加深厚,而且从未被人所重视,这是一件十方尴尬的现状,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上网搜寻一下玉文化介绍,都是一些玉器雕刻大师、玉器矿物鉴定,或者玉器鉴定老师的推送,真正能够研究玉器文化的专家和书籍,少之又少。

有人说:“文化、文化;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简称文化!

研究玉文化,首先要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要空喊什么“文化自信”,连玉文化的概念现在还都是一团浆糊,你指望他们能研究出什么专业的结论?有些不切实际,现在的市场只是商品经济环境下投资题材的选择和炒作,距离众人追慕的高玄溟月,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玉文化真正的普及和大众认可的阶段。

所以,对于目前市场上玉器市场忽冷忽热的反常表现,这是现状,也是机遇!

我从2012年开始做玉器培训工作,后来将自己的工作方向定位在玉文化的宣传和弘扬,这十几年来,写了大约150万字,一千多篇文章(因微博被封,很多文章都无法查询),在今日头条上连续写作了三年,全部文章都是以宣传玉文化、传播玉文化为主题的免费文章。

虽然人微言轻,但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于看到市场开始重视玉器的文化基因,央视和各主要媒体也开始挖掘和弘扬玉器文化的背景和渊源。打开网页,关于玉文化的宣传文章也越来越多,虽然有时终能看出自己原来的创作影子,但是很多后起之秀已经借助网络发展的红利,走上了名利双收的成功页面。

对于困扰多年的真赝问题,我觉得也不必灰心,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市场多年缺少正面的宣传所导致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爱好者的增加,对鉴定的细节分析以及大数据的归纳,将来困惑和疑虑也会逐渐清晰。

众多业内专家纷纷指出,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规范和完善,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在鉴定领域的广泛应用,古玉的鉴定将更加科学、准确。同时,随着人们对古玉研究的不断深入,古玉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会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挖掘和阐释,从而使其价值能够得到更精准的评估和广泛的认可。

古玉,恰似一位深藏不露的绝世佳人,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静静地等待着有缘人来揭开,一窥其绝世风采。未来,或许古玉会在收藏的广阔舞台上光芒万丈、一飞冲天,成为众人竞相追逐的宠儿;或许它的发展之路会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无论如何,古玉那独特而永恒的魅力都将永远熠熠生辉,始终是收藏世界里一颗无可替代的璀璨明珠。

亲爱的藏友们,面对古玉的未来,您究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和期待呢?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